栽一片思想的绿色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编选“学者散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学者散文”怎么界定?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在学界却众说纷纭,并未取得共识。
  我从作者及作品形态的结合上,将入选学者的标准定为:学有专攻,在相应的学术专业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而在散文写作中又有一定的成就。以人文科学为主,也包括自然科学学者。至于“散文”的内涵,我也取较为宽泛意义上的理解,即包括通常的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及随笔、杂文、书评书话等散文体式。
  学者散文家梁锡华在《学者的散文》一文中说:“散文作品即使不出自学者之手,但造诣相当而且特色大致相同的,也包括在内。另一方面,有些人虽身为学者,但文字技巧拙劣(文理不通或文采全无),他们的散文也不算是这里所称的‘学者的散文’。”我的选择标准与梁先生的主张相近。这样的选本也比较适合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二
  
  有论者在谈及“学者散文”时说:“20世纪90年代初期,余秋雨在《收获》上开辟‘文化苦旅’专栏,这似乎是一个标志。在这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之余,撰写一些关于学问人生、自然人文、世道人心的感悟和记叙的文字。这样的文字被冠以‘学者散文’的称谓。”
  这是一种不确当的表述。这一判断也不符合20世纪中国散文发展的史实。实际上,当五四文化革命开始突破古文规范、白话语体创立、现代散文诞生之时,学者散文就已经出现。20世纪30年代,学者散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49年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大陆的学者散文沉沦异化,至“文革”时更是一派荒芜。而在香港、澳门,尤其是海峡彼岸的台湾,却兴起了散文热潮,学者散文名家辈出,风云际会。1977年,结束了十年浩劫的一场恶梦,学者散文在大陆得到复苏。老一代的学者经过几十年“炼狱”的磨炼,阅历学养积累丰厚,学术智慧化为笔底波澜。中、青年学者以锐气、学识和才情,给学者散文注入了新鲜的创造活力。大陆的学者散文与台、港、澳的得到沟通与整合,进而波起浪涌,蔚为大观。
  这只是对学者散文发展的一个极为简单的勾勒。而“学者散文”这一概念最迟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出现,提出这一概念的是著名学者散文家余光中先生。
  因此,这套书编选的时限上起1918年,下迄2003年书目最后确定之日。
  
  三
  
  作家柯灵说,散文寸牍片纸,却足以熔铸感性的浓度,知性的密度,思想的深度,哲学的亮度。一卷在手,随性浏览,如清风扑面,明月当头,良朋在座,灯火照人。学者散文,更有着令人心仪的风采。
  编选者对记叙文史掌故、人生体验,尤其是融合情趣、智慧和学问的散文,自然要选,因为“它反映一个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心灵”(余光中语)。而对追求个性自由、提倡民主科学、重视文化批判、充溢现代理性精神的佳作更为重视。人是会思想的芦苇。我以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学者散文应是思想者的散文。集中收入不少这样内容的篇章,这里有对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悟,有对历史的解剖与批判,有对未来的前瞻性思考,有对灵魂的鞭挞和拷问。正是不断的追问、质询、反思,才促进了一个民族思想的更新,精神的提升。
  今天,当商业文化全面繁荣、精英文化贬值、闲适成为时髦、历史成为戏说的时候,我们多么需要精神的浩然正气和成熟文化的从容!纯情的眷恋,理想的救赎,促使编者执意栽一片思想的绿色。这,就是这套学者散文编选的初衷。
其他文献
她把讲义夹放在讲台上,随后,打开点名册,用深情的目光看了看坐满教室的女学生。她的脸色憔悴而苍白,往日红润的双颊挂满了愁容。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们用带有稚气的目光望着老师。她轻轻地摇了摇头,父亲的话还在耳边回响:“孩子,女人一辈子只能出两次家门:第一次出娘家门进丈夫家门;第二次出丈夫家门进坟墓!”她叹了口气,心里默默地说:“……啊,我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上?……但愿我还没投生……”她使劲忍住两眶汪汪欲
期刊
四川、吉林、黑龙江、云南等地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
期刊
江苏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期刊
200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了四份高考语文试题,这种作法是前所未有的。从测试学的角度,人们有权要求这四份试题是“等值”试题,应当具有同等的效度、信度以及合理的区分度。在全国12个地区自主命题的形势下,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命题必须接受与各地命题的比较,并且在这种比较中经受广大师生及语文工作者的审查与评价。以推动高考命题改革为着眼点,认真评析全国卷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笔者以逐题评析的形式,对甲卷试题的命
期刊
重庆作文试题  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他感觉体力不支,停了下来。后来当他讲到这段经历时,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咬紧一下牙关,再攀一点高度!“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他说。  在这则材料中,登山队员对自我的认识与“大家”对他的期望是不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一致
期刊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①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坂,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  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逆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②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
期刊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冷峻幽深,风格独特,尤其是他在贬官永州期间创作的作品更具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内心十分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
期刊
一条有力的河流过卡迪夏河谷,两条小溪在这里碰面,便聊起天来。  一条小溪说:“朋友,近来好吗?你的河道还畅通吧?”  另一条小溪回答:“我的河道很挤。磨坊的转轮坏了,以前把我引去灌溉植物的农夫又死了。我带着一大堆污秽的东西,奋力往下游。这些脏东西都是那些无所事事、只坐着晒太阳的人留下来的。那你的河道怎么样呢,老兄?”  第一条小溪回答:“我的河道和你不一样。我从山上流下来,穿越芬芳的花朵与害羞的杨
期刊
冬季的河流是萧瑟的。  几丛干苇,一汪冷水,船搁在干泥窝中。渔人也上岸到牛棚里烤火去了。  火堆旁是呛得咳嗽的沙爷。  我们几个孩子不停地把捡到的薄雪地上的干柴送到牛棚去。忽然,头顶上有“嘎嘎”的叫声。望去,是一群大鸟,拍着巨翅朝南飞,队伍整齐,如出操的士兵。我们把沙爷请来看,他说是候鸟,叫鸿鸭。  沙爷说的鸿鸭就是鸿雁。  天又冷又阴,饥饿会使它们迷失方向。  沙爷看了看天色,他断定这群鸟会在河
期刊
作者简介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中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他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暴风集》(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