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来遵义的种子是在读初中时就种下的,那一年我十三岁。那时的历史教科书上写着“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我对这座“转折之城,会议之都”的无限向往无疑是始于这段描述的。
在我三十八岁的时候,机会终于来了。省里的一次培训任务安排在了遵义干部学院。此时北国的小兴安岭正是隆冬时节,白雪皑皑,寒风刺骨,不知道位于祖国南疆的贵州遵义温度几何,山川风物又是何种姿态?身未动,心已远,这次从绿色伊春去往红色遵义的旅程实在是太让人期待了,这应该是一次地地道道的对革命圣地的朝圣之旅,也是一次进一步增強信仰的寻根之旅。
飞机上午九时许从冰城哈尔滨的太平机场起飞了,中间在合肥的新桥机场经停了大概一个小时,飞机补充了该补充的一切,就忙不迭地向着贵阳振翅飞来,到达龙洞堡机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走出机场时,天空正飘着蒙蒙的细雨,街市上的树木绿意葱茏,如同北国的盛夏;去往遵义的路上,透过车窗偶尔会闪现出几棵有着殷红叶子的树,几棵满是焦黄叶子的树,红的那么灿烂,黄的那么晶莹,这与两个月前小兴安岭的“五花山”倒有几分相似。我的季节感彻底有些凌乱了。我从北走到南,从白走到黑,似乎是沿着时间的河流逆流而上,我从冬邂逅了夏,又与秋不期而遇。偶然看见的一株盛开的花,让我觉得春天好像也并没有走远。我头脑中跳出唐代诗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的句子——“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到此中来”,北国已然逝去的春夏秋,正在此地明目张胆地约会。而我,像是一只在季节里迷路的小鸟突然就闯进了这座美丽的城市。从国外回来的人经常挂在嘴上的话是“我时差还没倒过来”,而我却是彻底沦陷在了“季节差”里,这让我多少有一点蒙头转向。
更让我感到有些头晕的是,这儿的山特别得多。车子从贵阳奔向遵义的路简直是在如林的山中穿行,车子忽高忽低,忽左忽右,一会钻涵洞过隧道,一会转山过岭而来,一会又爬坡登桥而过。视域里的山摩肩接踵,眼帘里的山纷至沓来,这儿的山多得让我感到惊诧。按说我就是土生土长山沟里的孩子,自小生长在黑龙江的山区,对山一点儿也不陌生,工作以后来到小兴安岭,这更是一个山连着山岭挨着岭山岭相接的地方,对山我熟悉得都有些厌倦了。但这儿的山还是让我惊讶了,这的山太密集了,密集到几乎找不到一块开阔平坦的地方用来建城市,所有的楼宇房屋皆依山势之形而建,让人觉得那些建筑都是散落在山间的。贵阳如此,自贵阳至遵义的路上所见也是如此,遵义也不例外,密集的山让人们的居所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多少还有一点儿杂乱无章。此处的山与东北的山相比,虽然密集高峻了许多,但本质上却是柔婉妩媚的,一座座如同高挑的闺阁女子亭亭玉立。东北的山像威武的东北老爷们,站起来顶破天,坐下去压塌地,敦实厚重;贵州的山像是温柔的少数民族女孩儿,说话软语轻声,姿态文文静静。我所见时,那些杳渺旖旎的山峦正被绵绵的细雨和轻轻的雾气笼罩着,又像是着了面纱的“异域”女子,在氤氲朦胧中不仅显得更加柔媚,且多出了些许神秘的色彩。回想东北山之威武、江浙山之灵秀、云贵山之柔媚,我辈亦生伟人“江山如此多娇”之慨叹。噫吁嚱!祖国江山阔,风景各异殊。北域到南疆,犹是看不足。
车子载着我们从贵阳到遵义,与其说是生命赐予我们的一段愉快和惊喜相互掺杂的行程,莫不如说是让我们在一幅黔北的山水长卷里畅快地游走。车子行驶了两个多小时,抵达遵义的时候,夜色已经悄然降临,小城灯火辉煌却依然无法逼退群山掩映的暗色。黄昏的时间节点、旅途的鞍马劳顿,加上此地奇崛的山形地貌和浓重的雾霭流岚,这座城市赋予我的第一印象是迷离徜仿,讳莫如深的。
遵义是著名的红色革命圣地,伊春是著名的绿色森林之城。她们都是祖国母亲宠爱的孩子,在新近颁布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中都榜上有名,只不过她们一个在黔北,一个在东北,一个鲜红,一个淡绿。

在我三十八岁的时候,机会终于来了。省里的一次培训任务安排在了遵义干部学院。此时北国的小兴安岭正是隆冬时节,白雪皑皑,寒风刺骨,不知道位于祖国南疆的贵州遵义温度几何,山川风物又是何种姿态?身未动,心已远,这次从绿色伊春去往红色遵义的旅程实在是太让人期待了,这应该是一次地地道道的对革命圣地的朝圣之旅,也是一次进一步增強信仰的寻根之旅。
飞机上午九时许从冰城哈尔滨的太平机场起飞了,中间在合肥的新桥机场经停了大概一个小时,飞机补充了该补充的一切,就忙不迭地向着贵阳振翅飞来,到达龙洞堡机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走出机场时,天空正飘着蒙蒙的细雨,街市上的树木绿意葱茏,如同北国的盛夏;去往遵义的路上,透过车窗偶尔会闪现出几棵有着殷红叶子的树,几棵满是焦黄叶子的树,红的那么灿烂,黄的那么晶莹,这与两个月前小兴安岭的“五花山”倒有几分相似。我的季节感彻底有些凌乱了。我从北走到南,从白走到黑,似乎是沿着时间的河流逆流而上,我从冬邂逅了夏,又与秋不期而遇。偶然看见的一株盛开的花,让我觉得春天好像也并没有走远。我头脑中跳出唐代诗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的句子——“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到此中来”,北国已然逝去的春夏秋,正在此地明目张胆地约会。而我,像是一只在季节里迷路的小鸟突然就闯进了这座美丽的城市。从国外回来的人经常挂在嘴上的话是“我时差还没倒过来”,而我却是彻底沦陷在了“季节差”里,这让我多少有一点蒙头转向。
更让我感到有些头晕的是,这儿的山特别得多。车子从贵阳奔向遵义的路简直是在如林的山中穿行,车子忽高忽低,忽左忽右,一会钻涵洞过隧道,一会转山过岭而来,一会又爬坡登桥而过。视域里的山摩肩接踵,眼帘里的山纷至沓来,这儿的山多得让我感到惊诧。按说我就是土生土长山沟里的孩子,自小生长在黑龙江的山区,对山一点儿也不陌生,工作以后来到小兴安岭,这更是一个山连着山岭挨着岭山岭相接的地方,对山我熟悉得都有些厌倦了。但这儿的山还是让我惊讶了,这的山太密集了,密集到几乎找不到一块开阔平坦的地方用来建城市,所有的楼宇房屋皆依山势之形而建,让人觉得那些建筑都是散落在山间的。贵阳如此,自贵阳至遵义的路上所见也是如此,遵义也不例外,密集的山让人们的居所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多少还有一点儿杂乱无章。此处的山与东北的山相比,虽然密集高峻了许多,但本质上却是柔婉妩媚的,一座座如同高挑的闺阁女子亭亭玉立。东北的山像威武的东北老爷们,站起来顶破天,坐下去压塌地,敦实厚重;贵州的山像是温柔的少数民族女孩儿,说话软语轻声,姿态文文静静。我所见时,那些杳渺旖旎的山峦正被绵绵的细雨和轻轻的雾气笼罩着,又像是着了面纱的“异域”女子,在氤氲朦胧中不仅显得更加柔媚,且多出了些许神秘的色彩。回想东北山之威武、江浙山之灵秀、云贵山之柔媚,我辈亦生伟人“江山如此多娇”之慨叹。噫吁嚱!祖国江山阔,风景各异殊。北域到南疆,犹是看不足。
车子载着我们从贵阳到遵义,与其说是生命赐予我们的一段愉快和惊喜相互掺杂的行程,莫不如说是让我们在一幅黔北的山水长卷里畅快地游走。车子行驶了两个多小时,抵达遵义的时候,夜色已经悄然降临,小城灯火辉煌却依然无法逼退群山掩映的暗色。黄昏的时间节点、旅途的鞍马劳顿,加上此地奇崛的山形地貌和浓重的雾霭流岚,这座城市赋予我的第一印象是迷离徜仿,讳莫如深的。
遵义是著名的红色革命圣地,伊春是著名的绿色森林之城。她们都是祖国母亲宠爱的孩子,在新近颁布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中都榜上有名,只不过她们一个在黔北,一个在东北,一个鲜红,一个淡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