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大地的历史复活与今昔对话——梁平《深呼吸》侧论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88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家的写作总是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这一文学地理学的视角是我们理解诗人梁平的思想和写作的一把钥匙。从2005年出版的诗集《巴与蜀:两个二重奏》开始,梁平的诗歌具有的地域文化色彩便集中显现出来。重庆与四川、巴与蜀,这两个地方以各自的方式融入了诗人梁平的文化血液,成为他诗意栖居的双重家园,这在《深呼吸》中表现明显。在对巴蜀大地进行诗性书写时,《深呼吸》将历史景观、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密集地呈现在诗歌文本中,这种呈现绝不是巴蜀历史的机械出土和简单复述,而是敏感多思的诗人个体面对冰冷历史存在和多面历
其他文献
大数据的本质及其法律性质的界定是大数据产业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目前学界对大数据的法律性质尚未形成共识,主要存在技术本体论、数据本体论、工具论、社会关系论和信息资
网络时代,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获得了新的场域,环境风险信息通过网络实现放大,产生涟漪效应,并导致严重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次级后果。其生成的主要原因是网络规制立法相对滞后、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