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过关清单”的研制与使用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iche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架构阅读单元,还创造性地设置了阅读策略单元,让阅读教学的内容编排更为科学、系统。阅读教学引入“过关清单”,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明晰阅读教学内容,传递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得有方向,学得有方法,学得有效率,学得更轻松。
  关键词:“过关清单”;阅读教学;普通阅读单元;阅读策略单元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架构阅读单元,还创造性地设置了四个阅读策略单元,让阅读教学的内容编排更为科学、系统。阅读教学要“削枝减叶”,在明确阅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明晰阅读教学内容,优化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得有方向,学得有方法,学得有效率,学得更轻松。引入“过关清单”,可以使阅读教学目标更聚焦、教学内容更清晰、教学方式更具体。
  一、以“过关清单”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存在两种不同的教学取向:意义取向和能力取向。这两种取向主要讨论的是,阅读教学究竟是教阅读的意义还是教阅读的技能。意义取向的阅读教学注重阅读材料所蕴含的主要意思、思想主题、情感意蕴方面的理解、体验及熏陶。教学主要指向“字、词、句、段、语、修、逻、文的‘八字宪法’”“课文讲述的内容、表达的主题”“人文熏陶与思想感悟,如文中的爱国主义、人性光辉、人生哲理、美好情感”等,将阅读教学视为教阅读材料本身,更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能力取向的阅读教学注重阅读行为所需要的各项能力,如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等。教学主要关注阅读不同文体时所使用的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浏览、泛读等;强调预测、提问、概括、有目的的阅读等不同阅读策略的传递,更重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
  阅读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教学应在兼顾二者共通点的同时,凸显两类阅读材料的个性,即不同的阅读教学取向。阅读教学的取向不同,核心目标自然不同。“过关清单”在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会明确列出与阅读素材相关的语文要素,并据此提取核心知识与能力,列出本课教学的关键学习目标。随后,立足目标和核心知识与能力,提出总体评估建议,用于考量本课教学的实际效果。三层目标层层分解细化,形成一个整体,能够帮助教师明确目标所包含的教学指令、教学条件、操作要领,以及所能取得的效果。
  普通阅读单元的课文更注重意义取向,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相机传递阅读方法和策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架构单元内容的编排特点,又决定了教学单篇课文的前提是观照单元整体目标。“过关清单”每课教学目标的锁定就以此为前提。以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过关清单”的教学目标确定,参考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语文要素“阅读时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提出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将单元目标设定为“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并对单元中的每篇课文做了分析,确定了不同的核心知识与能力以及总体评估建议,启发师生从不同角度“想开去”。《草原》一课设定的核心知识与能力为“结合自身相似的生活经验想开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总体评估建议为“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草原的场景,背诵第1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及自身的生活经验,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所表达的情感”“能了解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式,初步体会这样写的表达效果”。《丁香结》一课设定的核心知识与能力为“体会由具体事物引发联想的方法,领悟作者的人生思考”,总体评估建议为“能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品味文章优美语言的味道,展开想象”“能体会由具体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能结合生活体验,领悟作者的人生思考”。《古诗三首》设定的核心知识与能力为“通过朗读古诗,想象畫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总体评估建议为“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借助多种方法理解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悟诗情,体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花之歌》一课设定的核心知识与能力为“通过朗读想象画面,借助文中奇特的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总体评估建议为“能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能感受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张清单看下来就能发现,整个单元的四篇课文,无论是结合自身相似生活经验的“想开去”,还是从具体事物引发的“想开去”,或是结合奇特的想象处“想开去”,都是为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方法、阅读技能的指导,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以意义取向为主的教学重点显而易见。
  阅读策略单元运用“过关清单”,以能力取向为主,将教学目标的确定指向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以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围绕单元目标“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过关清单”为单元的每篇课文设定了不同的核心知识与能力以及总体评估建议。《竹节人》一课设定的核心知识与能力为“根据阅读目的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相关内容,达到阅读目的”,总体评估建议为“能根据课前学习提示,明确本课三个阅读任务”“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阅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仔细阅读关联性强的内容,运用不同的方法阅读,达到阅读目的”“能回顾阅读过程,总结方法”。《宇宙生命之谜》一课设定的核心知识与能力为“常见的阅读方法包括寻找中心句、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总体评估建议为“能自读课前学习提示,明确阅读目的”“能根据阅读目的,选用适当的方法阅读并解决问题”“能关注旁批,梳理阅读方法”“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自主探究课后第2题中提出的问题”。《故宫博物院》一课设定的核心知识与能力为“根据阅读任务,选择阅读材料,提取并整合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总体评估建议为“能根据阅读目的,从相关的多篇材料中筛选合适的阅读材料”“能从各种相关的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完成故宫参观路线图的设计”“能对材料的中重要信息做整合,并搜集相关资料,游览时进行讲解”。我们发现,无论是单元目标、核心知识与能力,还是总体评估建议,都紧紧围绕阅读策略而设,统筹安排,分解细化,使得教学从一开始就有向而行。单元内各课形成合力实施阅读策略,精准施教,指向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以“过关清单”明晰阅读教学内容
  “过关清单”对教学内容的罗列集中指向教学目标,只选取针对目标、有助于抵达目标的有效教学内容,以最为合理的教学抵达目标。
  “过关清单”在普通阅读单元选择教学内容的思路,以上文提到的《丁香结》一课为例阐释。依据核心知识与能力、总体评估建议,该课的“过关清单”选取的内容有“默读、朗读课文,说出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意在让学生整体感知内容,区分出课文第1至第3自然段属于写实性文字,具体描写丁香,第4至第6自然段是由丁香引发的联想;“品读第1至第3自然段中描写丁香的重点句,展开联想,感受丁香之美”,意在让学生品读第1至第3自然段的重点语句,抓住写实部分的重点词句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丁香花素雅玲珑的美;“理解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 ,意在让学生品读第4至第6自然段,联系生活经历想开去,由丁香未开的状态领悟作者所展开的人生思考;“理解阅读链接中四句跟丁香结有关的诗句,理解古诗中‘丁香结’的文学意象”,意在让学生拓展诗文中丁香结的文学意象,感受古人借助“丁香结”意象喻愁绪之郁结的独特审美;“由此联想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并将其与自己的人生追求联系起来”,意在让学生尝试运用根据具体事物引发联想的方法。《丁香结》一课“过关清单”中选取的这些教学内容,都紧扣“体会由具体事物引发联想的方法,领悟作者的人生思考”这一教学核心目标,引导学生经历“区分实写和联想—在实写的关键语句中展开联想—发现作者由丁香结引发人生思考—在‘丁香结’文学意象中体悟由具体事物引发联想的方法—根据具体事物引发联想”的学习过程。可以说,这些教学内容集中明确,环环相扣,促使学生的认知在步步推进中向高阶发展,并体现了普通阅读单元的教学取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过关清单”在阅读策略单元选择教学内容的思路,以上文提到的《宇宙生命之谜》一课为例。依据本阅读策略单元的核心知识与能力、总体评估建议,设定的教学内容有:“自读学习提示,明确阅读目的”,意在让学生明确阅读任务;“明确阅读任务后,带着阅读目的浏览全文,寻找阅读材料,确定需要仔细阅读的内容”,意在让学生根据阅读任务选取阅读材料;“仔细阅读与阅读目的有关的第2至第9自然段,独立解决‘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的问题,并反思自己的阅读方法”,意在让学生根据阅读任务,有目的地阅读选取的重点阅读内容;“结合旁批及课后第一题的思考,梳理阅读方法”,意在让学生学习有目的地阅读重点部分的具体方法;“用本课学习的阅读方法,探究课后第二题中提出的问题”,意在让学生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策略独立练习阅读;“总结为了解决‘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文中运用了哪些阅读方法,体会这样阅读的好处”,意在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其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同样,这些教学内容都紧扣核心目标,该减则减,该增则增,促使学生认知的层层升级。
  三、以“过关清单”传递阅读教学方式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一书中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认为教学设计的科学流程应该是“设定目标—设定检测标准—评估目标是否能达到—设计工作流程—朝着目标进发”。“过关清单”中的“理解目标”“分项过关及评价”“学习效果自查”等板块的设置,暗合了以上教学理念。“理解目标”,告诉学生“去哪里”——精准设定教学目标;“分项过关及评价”提供了“怎么去”的思路——教学流程及具体的教学方法;“学习效果自查”提供了“如何证明去了”的方法——设定检测标准。“过关清单”清晰明确地围绕教学目标,向师生传递了适切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更轻松。
  教学普通阅读单元中的《丁香结》一课,“过关清单”围绕单元目标和本课的核心知识与能力,列出三种主要教学方式。一是提供“抓取关键语句→结合重点词联想和想象”的品析鉴赏步骤,让学生品读第1至第3自然段中描写丁香的重点句,通过联想和想象领会作者抓住丁香花特点想开去的方法。具体教学中,先让学生画出描写丁香花的语句,再抓住表现美的重点词展开联想和想象,品读鉴赏感受丁香之美。于是,从“积雪”“莹白”“透出”等词语中,学生看出了丁香花的洁白素雅和冰清玉洁;从“细雨迷蒙”“模糊”等词语中,学生体会到了雨中丁香的朦胧之美,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思之意。二是提供“先……再……然后……”的句式,帮助学生理清作者展开想象“想开去”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具体教学中,启发学生先看事物外形的“形似”,从丁香结的“结”字入手,联想丁香未开时的形状宛如女子衣服上的盘结;再看由事物引发的“神似”,从“结”的意蕴入手,品读文中的两句诗,感受作者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然后,联系生活领悟作者独特的人生思考——生活中不如意十有八九,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转变思路,以豁达的人生态度对待。如此,在一张清单的指导下,教师清晰地知道按什么步骤教、教到什么程度、如何评价,教得轻松有效。
  教学阅读策略单元中《宇宙生命之谜》一课,围绕单元目标、核心知识与能力以及总体评估建议,本课的“过关清单”以设置过关项目的方式开展教学。结合课后第2题,以问题“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和“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设置两个过关项目。第一项,在思考问题“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过程中总结“有目的阅读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明确阅读目的→根据目的浏览选择相关阅读内容→根据目的细读相关内容→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方法(找中心句、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等)获取相关信息→整合分析信息得出结論。第二项,在思考问题“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的过程中独立灵活迁移运用学习到的“有目的阅读策略”,内化技能。为了让学生自如运用有目的阅读的策略,“过关清单”又列出了阅读步骤,引领学生先运用浏览、跳读的阅读方法,定位到关联性最强的第7自然段,细读这一自然段,运用提取关键信息法,总结得出“火星水汽极少、火星大气稀薄、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没有臭氧层”的结论。同时运用补充资料法,查看人类关于火星的最新研究成果,知道没有新的证据证明生命存在。最后推断出“目前人类没有可能移居火星”的结论。
  “过关清单”清晰地呈现了轻松教学的教学方式,并将此细化为具体的方法,为具体操作提供了支持。而且,每种教学方式都辅以细化的评价参考建议,再现了与阅读策略相关的所有阅读步骤,尽可能地罗列了具体的阅读方法,填补了教材没有明示的方法,让教师更为整体地把握了教学思路,让学生更为清晰地了解了运用阅读策略的阅读步骤和方法。学生能够依据阅读目的灵活选择阅读方法,综合运用,及时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过关清单”的引入,让教师在明确阅读教学大方向的同时,清楚区分了普通阅读单元与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目标,精确定位了普通阅读单元与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过关清单”稳步推进,提高教学质量,夯实学生阅读能力,有待作出更为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荣维东.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 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其他文献
在WHO分类中,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是一类罕见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肿瘤主要由淋巴细胞组成,同时含有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或典型的浆细胞,有些病例与某些副蛋白相关,最常见的是IgM型[1]。
期刊
目的探讨HCT-CI评分系统预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化疗风险及在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16例年龄≥60岁AML患者的临床资料,116例患者均接受以阿糖胞苷为基础的诱导缓解化疗方案,包括DA、MA、IA、AA、CAG方案,后继以中大剂量阿糖胞苷或阿糖胞苷联合蒽环类的诱导缓解后化疗。①针对患者合并症情况进行HCT-CI评分,并比较不同分值患
目的 探讨重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VS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IST)前应用G-CSF治疗后的中性粒细胞反应(ANC反应)对于IST早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1年11月行IST的SAA/VSAA共125例患者资料,对IST前应用G-CSF治疗后的ANC反应与IST近期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G-CSF治疗后ANC增高程度(ΔANC)预测IST疗效的ROC
成体干细胞的研究目前以造血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为主,但取材困难,获得率低等不利因素使其临床应用受限.继BMSC之后,脂肪源干细胞(ADSC)成为当今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又一热点,美国的ZUK及日本的Mizu-no等研究小组对此做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期刊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将于2013年10月11—13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办,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承办。大会将采用特邀报告、大会发言和分会交流的形式,同时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就血栓与止血的最新进展进行广泛交流。征稿内容:血栓与止血机理研究,血栓性、出血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血管新生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中,可将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勾连,从单篇的“方塘”进入整本书的“大海”。《大雁归来》一课教学,以问题意识为“点”,以诗意的风景和难掩的忧伤为“线”,以对土地伦理的体察为“体”,厘清层次,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地沿着单篇课文与整本书之间的线索,引导学生读深读宽,探寻整本书阅读的星辰大海。  关键词:《大雁归来》;单篇阅读;整本书阅读;《沙乡年鉴》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大雁归
目的 探讨利用肽核酸夹提高孕妇血浆胎儿父源性β珠蛋白突变基因的检出率,为地中海贫血(地贫)无创性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妊娠7 ~ 20周的孕妇共38例,丈夫基因型为41-42M/N,而孕妇基因型正常或为其他β地贫基因突变.以羊水、脐带血或出生后婴儿外周血标本的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对照.用QIAamp DNA Blood Mini试剂盒提取孕妇血浆总游离DNA,再将总游离DNA经过10 g/L琼
目的 探讨SHP-1基因表达与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94例CM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HP-1基因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SHP-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K562细胞使SHP-1基因过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