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时代价值解析——以筷子为例

来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nhai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筷子是中国传统器具,看似简洁的构造形式却蕴含着我国传统造物思想与文化内涵。而且,筷子从古到今却从未缺席中国餐桌,也间接诠释了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本文将从筷子的前世今生、时代价值以及未来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且着重分析筷子的时代价值,分别从寓意吉祥的象征符号,寓教于乐的教化功能和寓意深远的设计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以此达到对中国传统器具---筷子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传统器具、筷子、时代价值、象征符号、教化功能、设计文化

一、筷子的前世今生

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筷子的出现迅速成为中国人不可或缺的餐具。筷子又称“箸”,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声。”而夹从木 。北方多木,南方多竹,我们的祖先就地取材 ,故竹木成为我国最原始的筷箸原料是可能的,大约到了汉代以后,才普遍使用筷子 。后来, “箸”又演变为“筷” , 这与我国古代江南地区水乡民俗讳言有关。明人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说 :“民间俗讳 … …。行舟讳言住, 住箸同音 , 故谓箸为筷儿。”从字音上听 、称“筷” ,是希望船快的意思忌讳语变成了吉祥语,从此“箸”改称“筷” ,但还有少数地区至今仍叫“箸” 。1在汉代发现“箸”的出现,但之前也存在筷子的身影,只是名称不同。筷子的出现,与另一种饮食器具也有直接相关性,那便是陶鬲。陶鬲腹深,人们无法直接食用饭食,只能用手去捞食之,这或许与“食指”的来源有关。当陶鬲持续加热,原始先祖依旧用手指捞食物是无法完成的。遇到困境时,原始先祖需要寻找一种东西来代替手指,那便是树枝。一开始拿一根树枝去捞食物,但食物有时会从树枝上溜走,便再增加一根树枝,双手全部使用,协助树枝去夹、捞食物,也可以用来搅拌流食,慢慢地人们渐渐掌握了使用技巧,也越来越完善筷子的构造。

二、筷子的时代价值

一双简单的筷子具有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人饮食文化的缩影,连接古今,也并不是其他餐具像刀叉能够替代的,筷子的不可替代性,是餐桌上的文化英雄,具有极大的时代价值,主要从寓意吉祥的象征符号,寓教于乐的教化功能、寓意深远的设计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寓意吉祥的象征符号。

中国传统思想从崇拜神权到崇拜王权再到回归人性经历了长期的演变。纵观中国设计发展史,虽然汉代正式确立了中国的寓意吉祥的象征符号,但在之前虽未正式提出,却也有其意味。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象征、修辞、隐喻等方式赋予特定物品寓意吉祥的意味。

前文中提到,“箸”之所以改成“筷子”,就是因为“筷”同“快”,使行船快快前进,是人们所希望的,这也是筷子的象征的含义。筷子的吉祥寓意因地方风俗不同,其意也不尽相同。有地方嫁娶风俗中,女方长辈会把筷子当作嫁妆,将筷子扔到婚床上,伴随着“筷子筷子,快生贵子;筷子飞扬,子孙满堂;筷子落地,状元及第”的祝福语,用筷子传达出对新人的早生贵子、儿孙满堂、状元及第的美好祝福。对于筷子的吉祥寓意,有的地方也认为十双筷子寓意十全十美,团团圆圆,幸福美满的美好愿景,八双筷子寓意八八大发,大吉大发的幸福愿望。

除了吉祥意外,筷子在朋友之间也代表了团结就是力量,或者是朋友之间一起全心协力做一件事,这就是所谓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筷子在古代时象征着其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唐宋时期国家的君王、皇亲贵胄都使用金筷以来展现自己的地位。在宴请客人来家做客时,餐桌上一般使用象牙筷或玉筷以此来彰显主人家富贵。即使到了现在,在一些嫁娶风俗中也有把金筷金碗当做女子的嫁妆。而到清朝使用银筷蔚然成风,这是因为吐蕃喜用银筷,而国人认为这样可以使身体长寿,而且银筷也有试毒之功效,一般都是皇亲贵胄使用,间接显现其身份地位。一双小小的筷子,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其吉祥寓意也不尽相同,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筷子中所蕴含的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寓教于乐的教化功能。

当小孩儿呱呱落地后,随着时间增长,要学习的基本技能有很多,但大部分孩子都是从学习说话、走路、使用筷子开始的,因为这三项技能几乎占据了人生的全部。

据研究表明,筷子的使用原理中蕴藏着大智慧。筷子的基本功能包括插、挑、夹、扒、搅、摆、捞等,仅用食指、中指和大拇指之间的相互配合,在加以小指和无名指的辅助即可完成一系列夹菜的动作,且夹菜过程中,除了牵动人的手指外,还涉及手掌、 手腕、手臂、肩胛等 30 多个关节和 50 多块肌肉,因此儿童较早使用筷子将有利于提前开发智力,既思维敏捷又对人体健康有益。物理学家李政道说过: “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精妙绝伦地应用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2有调查表明,使用筷子的过程中可以促进眼部的发育,幼儿出生后身体的肌肉器官还未发育成熟,当看到感兴趣的东西时下意识的反应就是用手去抓,但是餐桌上父母会教导孩子学会使用筷子,看似简单的使用筷子的技能,实则经历了一个过程。首先,孩子听从父母的指挥使用筷子;然后,选择自己的喜欢的事物作为操作目标;其次運用筷子去实施;最后达到目的,这一过程同时锻炼了眼睛、肢体的协调能力,中间还掺杂着肌肉运动。可见,学习筷子的使用对幼儿的意义深远。华夏民族之所以“心灵手巧”,起码有部分原因,应该归结为中国人一生之中每日三餐都要使用的筷子。

(三)寓意深远的设计文化内涵

虽然我们经常看到筷子是两根长短相同的筷子,但细细看去便会发现,筷子的设计并非只是表面那样简单。筷子总长26厘米左右,用另一种程度测量方式表示是七寸六,代表了人的七情六欲,只要活着的人都有七情六欲,体会世间百态。在餐桌上品尝酸甜苦辣的味道,和朋友一起吃饭,和亲人一起吃饭,和恋人一起吃饭等等,不都囊括在人的七情六欲中吗?

每一根筷子的首端都是方的,末端是呈圆形,中间由方到圆过渡。这样的设计技巧并非只是为了美观,这与筷子“适人”设计有关。首端是方的,放筷时与桌子接触,有摩擦力,利于稳定,而末端是圆形,用筷子夹菜放入口中时,没有摩擦力易于口感和安全。方圆设计不仅仅为了使用方便,而且蕴含着中国传统思想。首端是方,代表上天,末端是圆,代表大地,天地之间是人们生存的地方,也有天人合一之意。天圆地方也是古人对宇宙的认知。

三、中国传统器具筷子对我国的意义

像筷子这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器具,它们代表了中国人传统造物精神与设计理念。在中国浩瀚的历史文物中,筷子只是民族器物的缩影,还有很多典型特色的器物值得我们去发现、了解和研究。所以作为设计师应学会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对传统造物思想进行深入、全面、细致的探究,从古代器具的外观、结构、工艺、装饰特征中借鉴并获取设计的灵感。2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有更多的宝贵财富需要设计师们去探寻,进而运用到我们现在的设计理念中。

参考文献:

[1]芦茂村.筷子古今谈[J].农业考古.2004.

[2]夏进军,邵彩萍.中国传统食具—筷子的设计之道[J].民族艺术研究. 2011.

[3]王琥.设计史鉴(思想篇)[M].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美育教育备受关注,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也随之得到了有效地提升,这为电脑绘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良性支持力量。但想要真正地实现美育教育的有效性,还需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力度。基于此,本文将对创新电脑绘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展开研究。【关键词】创新;电脑绘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策略前言:电脑绘画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较大的要求,而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活跃性又往往与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脱不开关系,所以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联想引导,以此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构建与稳步提升,
期刊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推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各个学科都在思考怎样响应政策的要求,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很多人已经发现,这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必由之路,否则家长很可能会寻找新的途径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生的负担仍然无法获得实质上的减轻。而小学数学作为帮助学生打下能力素养基础的重要学科,应该发挥出它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教学创新。本文将从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和优化作业布置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以供参考。【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一直以来,数学学科都是带给小学生学习压
期刊
研发团队工作重塑、创造性过程投入与创新绩效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老师不但是教育工作的实施者,也是班级各项事务的引导者与管理者,更是帮助学生与同学进行良好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在我看来,班主任工作中一些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教育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只有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得有艺术,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才能变得生动起来和美丽起来。【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艺术 有序管理一个有艺术的班主任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技巧;一个有艺术的班主任要学会走进学生世界;一个有艺术的班主任要懂得从学生的角度寻找教学方法;一个有艺术的班主任要不断地学习。班
期刊
【摘要】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把钥匙,小学语文的学习不仅直接关乎学生的语文水平,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学习其他学科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成为我国新课改的重点关注内容。但是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也存在很多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远落后于城市。尤其是一些处于山区等偏远地区的小学,受教育资源限制,当地语文教学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为了保障农村小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长期发展,全面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刻不容缓,本文对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究。【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
期刊
【摘要】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环节。提升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不仅是帮助他们取得良好高考成绩的重要保证,还是增强其英语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一直以来,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就非常重视阅读教学工作。但是,过去不少教师习惯于从考试的角度来思考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而脱离了语言工具的本质,忽视了学生对语境的认识和理解,造成学生无法完整深入地展开英语阅读。本文就从明确深度阅读阶段,强化阅读方法指导和丰富主题语境内涵三个方面展开相关讨论,供大家参考。【关键词】高中英语;主题语境;深度阅读;教学策略近些年的教育改革对于高中英语
期刊
【摘要】高中生物教学当中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关键的举措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必须为学生打造生动、形象的生物学习空间,让学生带着正确的学习认知,投入到生物学习活动之中。与此同时,将高中生物教学阵地有效规划,调整教学脚步的同时,为学生带来轻松的学习体验。学生在教师有效革新课堂教学步伐之下,能够产生强烈的欲望,随之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另外,教师还需关注现阶段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学生给予针对性教学体验,保证生物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关键词】高中生;生物学习;主动性;重要举措前言:学生拥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充分把握学科教学特色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进行灵活应用,以此打造出不一样的课堂效果,让初中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策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对广大教育学者有所帮助。【关键词】初中教学;信息化教学;数学教学引言: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这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改变。一方面在于信息技术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即相比过
期刊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来源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德育课程,它以学生实际生活作为课程素材和资源,以现实活动与探究为出发点,设置符合初中生道德生活成长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探究道法课堂的真实,即真实的课堂活动,具有生活本质的教学,在求真求实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 探求真知立足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为内涵的教育理念,是指培養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需的品格和关键能力[1
期刊
【摘要】做一个合格的学校,不仅仅应当教给学生们专业的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们的全方位综合素质教育,而在素质教育当中最重要的应当就是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要想让学生们真正拥有健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前提就是让学生们学会做人。这就要求学校應当从学生们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培养,最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师的教育,作为一名老师应当在向学生们讲解课堂知识的同时,还要让他们培养出健康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课下时要多多关注学生们的心理活动,体察他们的内心想法,同时还要以身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