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我军城市攻坚战新论(上)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人口的聚集地,更是财富的集散场、物资转运的枢纽、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切,使得城市具有强大的军事属性。城市攻坚战,往往会成为王朝崛起的标志,帝国兴衰的见证者,人类发展道路上的转折点。隋唐交替之际,李世民率军攻克洛阳,为大唐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迫使欧洲走上寻觅新大陆之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力克柏林,彻底终结了法西斯的迷梦。
  城市,拥有与生俱来的防御体系,庞大的人口资源,雄厚的物质基础,优越的地理条件。城市攻坚战因此成为难度最大的作战样式,回顾古今中外战争史,折戟于坚城之下的名将劲旅不计其数。宋蒙战争期间,强大的蒙古军队曾长年止步襄阳,其大汗蒙哥更是丧命于钓鱼城下;苏德战争中,德军先后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等城市攻坚战中败北,之后不可避免地走上了灭亡之路;苏军进攻柏林时,以占绝对优势之兵力兵器,进攻强弩之末的德军,仍不免遭受重大伤亡。
莫斯科保卫战使德军止步于该城之下,极大鼓舞了苏军士气

  解放军自建立之日起,就长期处于以小搏大、以弱击强的地位,武器简陋,火力贫弱,实施城市攻坚战一直是个难题。解放战争中,粟裕曾在给军委的一次电报中指出:“依二次大战经验,似攻一防线均可攻破,惟依据大城市所设之防御,则很难攻破”。林彪也曾向毛泽东提议,要推动战争发展,就必须设法提高打“大据点”和“大增援”的能力。
  出于对理想的执着和对胜利的追求,在血火交织的逐鹿战争中,广大将士以无与伦比的决心、勇气和智慧,克服种种难以想像的困难,不断摸索方法、改进战术,逐步提升攻坚能力,成功地实施了一系列伟大的城市攻坚战。这些城市攻堅战,与同时代的其它战例一起,共同谱写了逐鹿神州的宏伟诗篇,演绎了血染征袍的千古悲壮,勾绘了人类战争史上的雄伟画卷。

摸索前进、挫而愈勇


  1946年6月~1947年6月,是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1947年7~11月,是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的前半段。以上两个阶段,就城市攻坚战而言,都属于摸索前进阶段。
  解放战争爆发之初,解放军面对重兵坚城时,每每显得攻坚乏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一时期,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大同攻坚战。此役晋绥和晋察冀两大战略力量联合出击,罗瑞卿、张宗逊、杨成武等高级将领先后登场,率领优势兵力四面围攻,耗时长达一个半月,最终仍然铩羽而归。
  大同攻坚战的失利,一来是由于解放军硬件落后,二来也是因为当时很多部队正处于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的过程中,部队战术素养还有待提升。以炸药爆破为例,这项战术本来是攻坚作战的有效战术,当时大同矿区也有充足的炸药,但由于参战部队缺乏炸药爆破经验,白白地浪费了这一有利条件。
  在此前后,解放军不断成长进步,打运动战的能力日益提高,野战条件下成师、成旅地歼灭敌人逐渐成为常态,但在面对坚固设防的城市时,却仍然难免马失前蹄、饮恨沙场。在整个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这种情况在各个战场均有体现。如华东战场取得苏中、苏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一系列堪称辉煌的胜利,却在小小的泗县城前翻了船。东北民主联军的夏季攻势规模宏大,攻势凌厉,战果丰硕,震动一时,却以喋血四平(即三战四平)而告结束,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
  战争进入第二年后,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在解放战争中,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在此之前,解放军总体处于防御地位,但在此之后,解放军不但以三路大军深入国统区,而且在内线各个战场都发起大规模反攻,战争自此进入全新的战略进攻阶段。
  但就在这一历史阶段,解放军在城市攻坚战领域依旧步履艰难。当年7月,华东野战军在藤县、汶上、济宁、邹县等一系列攻坚作战中接连受挫,特别是南麻、临朐攻坚战失利后,兵力损失极为严重,战场形势一度十分被动。不久之后,晋冀鲁豫军区8纵进攻运城,又遭遇失利。当年8月和11月,西北野战军两次进攻榆林,均告失败。
  纵观解放战争爆发至1947年11月的战局变化,可以发现,解放军在攻坚战领域的成长进步,明显滞后于战争的整体形势。对国民党军据守城市(包括小县城)屡攻不下,不但极大地影响了部队士气,而且还给广大官兵留下长期痛苦的记忆,严重拖了战争进程的后腿。
  但是,解放军终归是一支善于学习的军队。在一次次的攻坚失利中,各部队挫而愈勇,从鲜血中汲取教训,从失败中寻找出路,咬紧牙关苦练战术,日复一日地提高攻坚能力。终于,在1947年行将结束之际,华北战场传来了好消息。
解放军部队在石家庄朝阳大街上与国民党军交战

石家庄攻坚战结束,解放军进入石家庄市区

指挥了石家庄攻坚战的杨得志上将

迅速成长,四面开花

  从1947年11月~1948年7月,是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的后半段,就城市攻坚战而言,是迅速成长阶段。
  1947年11月12日,晋察冀野战军攻克军事要地石家庄。这是战争爆发以来,解放军攻克的第一个较大城市,在解放军攻坚作战的历史上具有重要起始意义。蒋介石称此战为“重要都市第一次的失陷”,朱德则称之为“夺取大城市之创例”,并总结说:“这次胜利,缴获很多,但最大的收获是我们提高了战术,学会了攻坚,学会了打大城市”。
  果不其然,历史进入1948年后,内线各大战场均开始在城市攻坚战领域取得重要进步。
  东北战场上,3月13日,解放军攻克四平,历时3个月的冬季攻势画上圆满句号。四平这座历经四次大战洗礼的城市,从此归于宁静。国民党军东北三大据点之一长春,就此陷入解放军包围之中。
临汾攻坚战中,徐向前(前排左一)与指战员在敌人施放过毒气的前沿阵地上
临汾攻坚战中,解放军攻城突击队从缺口突入城内

  山东战场上,4月27日,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攻克潍县,一举拔除国民党军的“鲁中堡垒”,形成威逼济南之势。在此战中立下大功的9纵27师79团,被华东野战军授予“潍县团”光荣称号。
四平攻坚战攻城部队的爆破英雄李广正

  华北战场上,晋冀鲁豫军区部队连克运城、临汾两大坚城,其中临汾攻坚战尤其艰难惨烈、锻炼极大。临汾古称卧牛城,据传历史上从来没有被攻破过。时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亲自指挥作战,历时72天,付出了3倍于守军的巨大伤亡,最终于5月17日攻克临汾。晋冀鲁豫军区8纵23旅,在此战中居功至伟,战后经中央军委批准,被授予“临汾旅”光荣称号。战后不久,徐向前率领华北军区第1兵团(1948年5月20日,晋察冀和晋冀鲁豫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原晋冀鲁豫军区前方指挥所改为华北军区第1兵团部)横扫晋中,直逼太原。
  除内线战场屡有斩获外,出击外线的部队也颇有建树,中原战场连续取得洛阳、开封、襄阳等攻坚战的胜利。特别是在襄阳攻坚战中,中原野战军打破攻襄阳必先攻山的惯例,撇山攻城,刀劈三关,一举攻入城池,活捉守将康泽。朱德总司令对此战赞赏有加,称其为“小型模范战役”。战功赫赫的6纵17旅49团,被中原军区授予“襄阳特功团”光荣称号。
  在上述约9个月时间里,解放军在城市攻坚战领域四面开花,进步不可谓不大,但相对于战争全局发展的一日千里之势,仍有些许滞后。具体而言,在上述所有城市攻坚战中,解放军始终未能攻破一座10万以上国民党军重兵设防的大城市。中央军委对这一问题洞若观火,于是便有了九月会议的“两关”论。
解放军炮兵开赴潍县前线

山东兵团向潍县城头进攻

指揮了潍县攻坚战和济南攻坚战的许世友上将

跨越突破,决胜神州


  1948年8月~1949年1月,是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就城市攻坚战而言,是跨越突破阶段。
  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西柏坡中央机关小食堂举行,史称“九月会议”。“九月会议”明确提出,“五年左右(从1946年7月算起)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会议要求部队必须闯过两关第一关是一次战役消灭国民党军两、三个兵团,第二关就是攻克国民党军10万人以上部队守备的大城市。
  从后来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来看,跨越“两关”的过程,就是整个大决战的过程。解放军正是在跨越两关的过程中,彻底战胜了国民党军,决定了神州大地的归属。可以认为,“两关”论既是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深刻把握战争规律,提前谋划战争、预测战争、指导战争的产物,是共产党人在军事领域的一大杰作。
  本文主要围绕第二关,即如何攻克国民党军10万人以上部队守备的大城市做简要阐述。
  经过前一阶段的成长进步,特别是经过四平、潍县、临汾等三城四次重要攻坚战的锻炼,解放军事实上形成了三个长于攻坚的重兵集团。一是东北野战军,以1、2、3、6、7、8、9等纵队为代表,其中7纵是唯一一支参加了四平、锦州和天津等全部三城四次攻坚战的部队;二是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以7纵、9纵和13纵为代表;三是华北军区第1兵团,以8纵和13纵为代表。这三大重兵集团,在各自战场上连续攻坚克难,分别包围了3个10万以上国民党军重兵守备的大城市,即长春、济南和太原。如果攻克这三座城市中的任何一座,大城市攻坚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然而,创造历史的道路,必定是艰难、曲折和布满荆棘的。
济南市政府在济南战役中城垣首个突破口处修建的解放阁

  在上述三个大城市中,进攻长春的条件原本要好一些。当时东北解放军总数达到惊人的103万,其中仅野战军就有70万,攻城急需的重炮也有多达660余门。但或许是之前三战四平失利,对林彪造成的心理影响太大,林彪对强攻长春犹豫不决,最终把这一创造历史的机会拱手让人。
  与东北解放军不同,山东的许世友和谭震林(许世友时任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司令员。谭震林时任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山东兵团政治委员)对进攻济南态度一直十分积极。1948年7月14日,即山东兵团攻克兖州后的第二天,毛泽东就提出了准备进攻济南的要求。仅仅三天后,即7月17日,许世友和谭震林联名致电军委,拿出了攻打济南的初步方案。之后,在毛泽东、栗裕等人的共同策划下,著名的“攻济打援”方案正式形成。
  9月16日午夜,济南攻坚战打响。华东野战军14万攻城部队连续猛攻,经8天8夜激战,不但成功解放济南,而且俘虏了国民党军第2绥靖区司令长官王耀武。这是解放战争中,解放军第一次俘虏历史级别的国民党军名将。此外,济南攻坚战还造就了著名的“济南双星”:9纵25师73团和13纵37师109团。这两个团,分别为军委授予“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光荣称号。
  济南攻坚战胜利后,日本《朝日新闻》发表评论,做了一个无比准确的预言:“济南被人民解放军攻下后,中国的内战进入了一个极重要的新阶段”。以今天的目光来看,这个“新阶段”就是战略决战阶段。关于解放战争的几乎所有论著,也都把济南战役作为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开始的标志。
  济南攻坚战获胜后,解放军实施攻坚作战的信心获得整体提升。此后不久,东北野战军对10万国民党军重兵守备的锦州发起攻坚作战,仅用31个小时即获得胜利。经过这一战,东北野战军完全获得辽沈战役的主动权,继而转兵辽西,围歼廖耀湘兵团,进军沈阳,彻底解放大东北。
  辽沈决胜后,东北野战军又挥师入关,强攻津门,29小时即获得大胜。在此之前,共产党和傅作义的谈判代表正在就北平问题进行和谈,因种种原因,迟迟不能取得进展。但就在攻克天津的第二天,即1949年1月16日,双方代表就北平守军出城时间、改编原则等一系列重要事项达成一致,和谈取得重大突破。事实再一次证明,大炮是和谈的最有力武器,谈判桌不过是战场的缩影,其结果几乎完全取决于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
太原环城铁道边星罗棋布的碉堡
解放军攻破太原城墙
解放军攻进太原城内

  回顾本段历史可以发现,正是从济南攻坚战开始,解放战争攻坚战的进程,终于赶上了整体战争进度。在此之后,解放军连续发起大城市攻坚战,在极短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影响历史走向的重要战果,决胜神州,睥睨天下。但是,国共两军在城市攻防领域的较量并没有完全结束,在个别城市仍将出现极为激烈的争夺。
兰州市民举行庆祝解放游行

蘭州攻坚战中抢占黄河铁桥

拔点收尾,制控天下


  1949年2月~1950年6月,是解放战争的战略追击阶段,就城市攻坚战而言,是拔点收尾阶段。
  早在1948年10月5日,徐向前率部发起太原攻坚战。攻坚战一开始,攻防双方即以东山四大要塞为目标,反复争夺,全力厮杀,爆破、夜袭等诸般战术并用,毒气弹、燃烧弹等武器纷纷登场,战后各主要阵地上焦土1米,手榴弹木柄在地面上铺满整整一层。经过惨烈血腥的争夺后,攻城部队控制了四大要塞,但减员多达2万余人,几乎丧失了继续攻城的能力,只好转为围城休整。
  平津战役结束后,解放军大举增兵,华北军区侣、19和20兵团齐集太原城下,参战部队达到32万余人,拥有各种火炮1150余门。经充分准备后,解放于1949年4月20日凌晨开始扫清外围,经两天激战后,终于迫近城垣。此时太原攻坚战已持续半年之久,守军的力量在外围作战中已然消耗殆尽。4月24日5时30分,攻城部队对太原城垣发起总攻,仅仅6个小时后,太原全城解放。
  在华东战场,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国民党军一触即溃。但在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国共双方却突然陷入持续惨烈的麈战之中。1949年5月12日,上海攻坚战开始,预定于5月14日攻占咽喉要地吴淞。不料战斗在杨行、月浦等多个地区陷入僵持,两军拼死厮杀,均遭遇重大伤亡。作战一直持续到5月27日下午,解放军以总计33685人的重大损失为代价,艰难地取得胜利。上海攻坚战是整个解放战争中,双方参战部队最多(解放军40万,国民党军22万,总计62万)、解放军人员损失最大的一次攻坚战。
上海攻坚战中解放军正在实施迂回作战

  当年8月,兰州又爆发了一次激烈的城市攻坚战。此战之中,马步芳以青马主力5万余人防守兰州,西北野战军则以5个主力军的强大兵力实施攻坚。8月21日,彭德怀首先以9个团的兵力,对兰州进行试攻,不料激战一整天,竟然没有取得丝毫进展。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十分郁闷地说:“一天打不下一个阵地,我们还从没有碰到过。”试攻失利后,彭德怀立即调整部署,于8月25日拂晓发起总攻。此次作战,解放军准备充分,兵力也占据压倒性优势,马家军很快支持不住,被迫弃城逃跑。8月26日中午,兰州获得解放。
  这一阶段的攻坚战中,解放军在兵力兵器、战术素养等方面均已占据明显优势,实际作战中却仍难免受阻。分析其中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第一,攻坚战不是野战,就算守军兵力不多、主力部队有限,但只要意志足够顽强,就能够给攻方造成较大困难;第二,战略追击阶段,国民党军野战中经常一触击溃,由此导致城市攻坚作战中解放军指战员大意轻敌,不能及时树立攻坚作战的决心和耐心;第三,这一阶段解放军虽然实力明显占优,但决策者的战役目的也随之提高,如上海攻坚战中,无论军委还是前线指挥员,均较多地考虑到了对工商业的保护,这样一来,作战中难免缚手缚脚,困难徒增。
  无论前方阻力多么巨大,无论国民党军如何不甘失败、负隅顽抗,历史的潮流终究是不可阻挡的。解放军凭着强大的实力,拔除了国民党在大陆地区的全部城市据点,进而以城市为中心,制控天下,勾画未来,建立起了新的政权。以此为标志,近代中国那个屈辱不堪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中华民族从此进入宫民图强的新时代。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2014年2月初,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首次对外披露了“战神”(ARES)计划,旨在为前线部队量身定制一种具有垂直起飞和着陆能力的飞行器,力求满足不同作战需求。从目前公布的一些想象图看,这种飞行器并非电影中“变形金刚”的现实版,而是采用更加独特的设计理念,具有异乎寻常的机动运输能力,有望替代当前执行各种军事任务的直升机。  实际上,“战神”计划并非一个全新研制项目,而是此前实施多年
近日,波音公司终于放出了其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未来武装侦察直升机”(FARA)方案,该方案命名方式也非常的简单粗暴——直接沿用美国陆军的项目代号冠名——所以该方案直接被波音叫做“Boeing FARA”。  至此,所有参与美国陆军FARA项目竞标的五家承包商都公布了各自的竞标方案。相比之下,其它四家承包商的方案早在去年就都已经放出,因此BoeingFARA可谓是姗姗来迟。而按照美国陆军最初公
在深化学校管理科学机制、创新学校德育文化范式的研究中,我校依托生态校园践行生态德育,以“还能更精彩”为校园精神,以“精致教育”为基本理念,从而建构“四园”式德育新范式。即建构四个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出发的助推被教育者素养提升的德育载体和中介,力求生态化无痕渗透式育人,精心打造人文童真、童趣同乐的阳光校园。  一、塑造“花园式”环境,“赏”在优雅深意中  环境教育论者认为,对青少年进行德育工作需利用积
亚洲多国的空中力量已开始装备隐身飞机,而越南早在十余年前就对此做好了准备,大量引进并仿制了先进的反隐身远程预警雷达,并在近期全面形成作战能力。越南引进的这些反隐身雷达性能究竟如何?将如何作战使用?这要从越南十余年前引进和仿制的“东方”E/ RV-02反隐身雷达谈起。引进仿制过程  越南根据越南战争的经验与教训,认为其未来最可能面临的威胁形势是空中打击。但是越南地域狭长,海上门户洞开,防御纵深短浅,
2017年,国外装甲透视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利用装甲透视系统成功完成沙漠环境封闭舱驾驶试验;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和乌克兰透明装甲公司分别推出“铁视”头盔系统和“环绕观察”系统,可使乘员在舱内实现对周围环境的360°态势感知。装甲透视技术是装甲装备态势感知技术发展的飞跃,将使装甲装备具备封闭舱作战能力,对提高装甲装备的生存力和智能化水平有重要影响,有望促进新一代装甲装备的新变革。
美国“供应”级快速战斗支援舰向航母编队提供补给。其左右两舷有6个横向干货补给站、5个横向燃油补给站,可容纳3架直升机的机库。作为航母编队的“一站式物流中心”,“供应”级快速战斗支援舰可为航母编队提供多种方式的补给  2021年1月12日,美国海军“约翰·刘易斯”号(T-AO 205)油料补给船在美国通用动力国家钢铁造船公司下水,该船是美海军新一代油料补给船“约翰·刘易斯”级首船,计划今年年底开展海
留白,是指绘画创作中留出一定空缺,予人以想象之余地,达到虚实相映,无画胜有画的艺术妙境。诚然,小学英语教学和绘画艺术不能完全等同,但它们确有诸多神似相通之处,我们不妨借鉴绘画的留白艺术并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由抽象、粗浅逐渐到具体、深入。新课改变革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改进了许多落后的教学行为。尽管在课堂形式上有了许多的改变和创新,
希腊陆航的AH-64A武装直升机希腊:囊中羞涩维持不易  为了汰换在舱门上安装机枪的贝尔UH-1直升机,希腊陆军在80年代开始寻求合适的换代方案,到了1995年6月,希腊陆军航空兵订购的20架AH-64A“阿帕奇”中的第一架抵达希腊,令希腊陆航的面貌开始焕然一新。2003年,希腊又订购了12架AH-64D“长弓阿帕奇”,实力进一步提升。  然而问题是,这些总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军购对于希腊来说确实
“圆锤”导弹试射出水瞬间  在2019年10月15日-17日,俄罗斯举行的“雷霆”2019战略核力量演习中,俄原计划在演习中试射“圆锤”导弹,但是最终没有实施,引发外界对该型导弹作战能力的高度关注。“圆锤”是装备俄第四代战略核潜艇“北风之神”级的潜射弹道导弹,因采用先进反导设备技术而具有较强的突防能力,但在其它战技性能方面存在较大争议,其战备水平和实战潜力也受到质疑。以发展通用型导弹为目标  20
斯洛廷得到的奖章。上方环绕的文字为“曼哈顿计划”,中间为字母“A”,下方为“炸弹”,底部为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离开洛斯·阿拉莫斯  因在“曼哈顿计划”中做出的贡献,路易斯·斯洛廷收到了两枚小小的圆的、由铅和银制成的纪念奖章。它们中间刻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大写的“A”,上下分别刻着“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和“炸弹”(BOMB)的文字。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斯洛廷终于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