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萘普生-芳基金属配合物的抗癌及抗炎性能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z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萘普生(NPX)为前体,分别与芳基钌(Ru)、 锇(Os)及铱(Ir)二聚体反应制备了3个单核配合物[Ru(η6-p-cymene)(NPX-bpy)Cl]Cl(1),[Os(η6-p-cymene)(NPX-bpy)Cl]Cl(2)和[Ir(η5-Cp?)·(NPX-bpy)Cl]Cl(3).利用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3个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细胞毒性.结果表明,3个配合物对几种肿瘤细胞株均无毒性(IC50>100μmol/L),仅配合物1对NB-4细胞有中等程度的毒性(IC50=45.2μmol/L),且毒性大于配合物2和3,这可能与配合物1在细胞核内具有更高的富集量有关.此外,3个配合物均可有效抑制COX-2的表达,保留了萘普生的抗炎性质,实现了金属配合物抗癌及抗炎的多功能化应用.
其他文献
聚二乙炔(Polydiacetylene,PDA)因具有独特的光学及电子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两亲性共轭二乙炔(Diacetylene,DA)单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组装成囊泡结构,紫外线辐射后,经1,4-加
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的铁氰化钴(Co3[Fe(CN)6]2)和Hummers法制备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共沉积修饰玻碳电极(GCE),制备了无酶型超氧阴离子(O·-2)电化学传感器(Co3[Fe(CN)6]2-R
黄酮类化合物花旗松素(TFL)、槲皮素(QCT)和桑色素(MH)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过敏、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但这些化合物水溶性差,口服利用率低,影响其药效的发挥.桥联β-环糊
蛋白质磷酸化是最常见、最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在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中起关键的调控作用.但是,磷酸化蛋白/肽具有低丰度和负电荷的特点,在生物质谱常规的
微电子技术依然是当今世界信息科学的主要支撑和核心技术,电子输运行为与机制是其发展的基石.但集成电路发展到今天,受摩尔定律的严重制约,传统电子学器件微缩可能即将面临终
期刊
期刊
以鲫鱼为代表性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别研究了3种农药(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对其体内代谢的影响.通过Masslynx软
制备了W元素掺杂的CeO2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W-CeO2-0.4催化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具有不规则片状形貌的W元素掺
以苯乙烯为单体、 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 片状纳米氢氧化镁(MH)为Pickering稳定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盔甲结构的聚苯烯@氢氧化镁(PS@MH)复合微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
具有显著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光电学性质在许多领域表现出了潜在的应用价值.结合纳米压印技术与自组装技术发展了一种高效的多元化纳米粒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