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脆李采后糖积累及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ingli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分析青脆李果实采摘后在贮藏过程中的糖分组成变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研究青脆李采后6种糖的积累情况和14种糖代谢相关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青脆李成熟果实中果胶质量分数最高;其次是蔗糖,两种糖质量分数超过总糖质量分数的60%;淀粉和果糖质量分数接近,各占总糖的12.81% 和13.31%;葡萄糖质量分数稍低,占8.89%;质量分数最低的可溶性糖为山梨醇,仅占0.58%.果胶酶中对果胶起主要分解作用的是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对可溶性糖的积累转化起主要作用的是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 S-Ⅰ)和α-淀粉酶,同时还与中性转化酶(N I)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岩土勘察贯彻整个工程从施工设计到竣工整个过程.本文结合实例以观音阁普天同庆庄园项目展开深入分析,通过对岩土工程地质特征进行研究,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研究了一类具有凹凸非线性项的Klein-Gordon-Maxwell系统解的多重性.当凸项在无穷远处满足更弱的超线性增长条件且在位势函数是变号的情形下,利用变分方法获得了系统解的多重性结果.推广和完善了相关问题的已有结果.
Schr?dinger-Poisson系统起源于半导体理论和量子力学模型.本文研究了一类带有临界指数的Schr?dinger-Poisson系统,克服了临界指数项导致空间紧性缺失的困难.首先,运用变分方法和山路引理获得了Schr?dinger方程对应的能量泛函的正临界点;然后,结合解的定义证明了系统正解的存在性.该结果补充并改进了近期相关文献的结论.
为提高湖南省飞机人工增雨预报技术,统计总结了湖南省多年飞机增雨作业个例,得到适合湖南省飞机人工增雨的天气分型、天气指标和云模式云宏观作业指标.为验证云模式的可靠性,采用TS评分标准定量评估模式模拟降水结果,并定性对比分析模式预报的云宏、微观场.将有利于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系统归纳为5种类型:热带低压型、副高边缘型、东风带系统型、高空低槽型和中低层切变型,并初步建立了湖南省飞机人工增雨的作业指标.利用总结的天气分型和作业指标,设计飞机作业方案,作业后对作业效果进行评估,并检验模式预报结果.发现应用总结的天
按照《人体测量方法》,调查伊犁地区锡伯族677例健康成人(男327例,女350例)10项身体遗传性状特征的表达情况,探讨其性别差异及各遗传性状间的关系,积累少数民族体质基础数据.结果显示:①尖舌、卷舌、翻舌及叠舌率分别为81.98%,70.31%,36.93%,6.06%,右利手率、右扣手率、右交叉臂率分别为94.83%,53.32%,52.88%,拇指直型率为80.95%,门齿铲形率为97.34%,暗黄肤色率为55.24%;②翻舌、利手、肤色出现率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利手与其他不对称行为不相关外,其
本文研究了3阶B-样条小波的希尔伯特变换的消失矩.首先计算了3阶B-样条小波的分段函数形式的表达式,并且给出了其图像.3阶B-样条小波具有紧支撑性、反对称性以及良好的光滑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希尔伯特变换的定义计算了3阶B-样条小波的希尔伯特变换,给出了其图像.3阶B-样条小波经过希尔伯特变换后不再具有紧支撑性,反对称性也变为对称性,但保持了良好的光滑性.最后利用消失矩的定义计算了3阶B-样条小波的希尔伯特变换的消失矩.结果表明,3阶B-样条小波的希尔伯特变换虽然不再是一个有限支撑的函数,但它比3阶B-样条
本文基于ArcGIS平台和Geoda空间计量软件,综合运用空间设计网络分析(sDNA)、道路度量值加权核密度法和空间自相关法,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公路交通网络的空间结构以及空间关联性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成渝双城经济圈公路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在不同尺度下具有显著差异性,在全局尺度上呈现“一轴三带”、局部尺度上呈现“两核心多节点”的空间结构;公路交通网络的sDNA度量值在各尺度下皆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且各类聚类区规模仅随搜索半径的变化而变化;研究区域可理解度整体水平较高,但区域内部可理解度差异较大,区域内公路交通网络
城市绿地在雨水滞蓄、净化、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雨水径流量,缓解洪涝灾害.以重庆市北碚区城市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测试和模拟计算探究绿地原生土壤的雨水滞蓄能力.结果表明:重庆市城市绿地由于受人们活动的影响,土壤容重偏大,压实度偏高,可改良和提升的空间很大;不同类型绿地土壤稳渗率相差不大,入渗性能良好,评级达中等及以上的占83.6%;绿地渗蓄雨水效果与稳渗率和下凹深度呈正相关;绿地的蓄水能力较弱,对于1年一遇1h降雨条件下产生的降雨量仅能容纳52.38%.因此,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时,
本文采用陶粒、活性炭颗粒、硅藻土3种多孔材料作为微生物载体,从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方面对带裂缝的微生物混凝土的自修复进行了研究并筛选出性能更好的载体.结果表明:陶粒提高混凝土性能最有效,抗压与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9.14%,17.19%,活性炭对混凝土性能提升一般,抗压与抗折强度分别提升了5.3%,9.43%,而硅藻土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较小,抗压与抗折强度分别提升了4.22%,5.47%;3种载体均降低了混凝土的吸水率,均提高了混凝土耐久性,同时固菌载体使得混凝土吸水率大幅度降低;3种载体中陶粒修复性能最佳,
本文通过对软硬夹层工程地质勘察的描述,详细介绍了勘查中建设方案的选择,包括如何选择基础类型,进行基坑支护与降水,结合野外实际施工工艺,提出一些看法,以及在基础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的设计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