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体特长生素质发展测评方法的思考

来源 :当代经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987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丰富校园和活跃校园文化,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都会招收一些文体特长生,这些特长生一般情况下均不会单独分班,许多学生都是分别插到各个学院的各班级之中。由于这些特长生在入校之前,花费大量的时间练就个人问题方面的特长,文化课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为了促进这些学生在大学全面发展,同时为了保护这些学生的积极性,保证整个学校的测评相对公平、公正,文章通过这些年对学生测评的实践,对高校文体特长生的考评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文体特长生 素质发展 测评方法
  
  一、指导思想
  
  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发扬学生“合格+特长”的观念的培养,促进学生从德、智、体、能四个方面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各项素质测评,鼓励个性张扬,鼓励大胆创新。
  
  二、目前我校对文体特长生的测评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院校在录取学生时,都是以高考分数为惟一的杠杆,也就是说,无论哪所学校,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基本上都是处于重要的地位,而且大多数学校也十分关注学生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成绩,并且将这些成绩在学生的素质测评中加大权重来体现。这样的测评讲究标准化与划一性,忽略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的鼓励,获奖的学生往往是千人一面,而有其他特长的学生即使表现得再出色,也与优秀学生的称号无缘。
  2002年,以校党委书记朱正亮教授为首的湖北工业大学的专家们,对传统的测平方法提出了挑战,在全国首次提出“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应的,对学生的测评也不再拘泥于原来的“三好”——即将原来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习成绩、身体文化素质,通过潜心研究将原来德、智、体三种素质拓展为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信息素质、创新素质、管理文学素质、身心素质等六项素质,各项素质在测评时的权重相等。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摒弃传统的“大而全”的教育,要“因材施教”,培养“术业有专攻”的“一专多能”的人才,而不是“两脚书橱”“书呆子”。这种对传统的评价体系做出的挑战,就是让人们看到,“出色的”不一定是“全面的”,这个体系是一个更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个性,施展个人才华的评价体系,对于我们这个有2万多名学生的学校来说,我们学校的测评体系率先在全国做出了一个表率。而且,对于所有的统招学生来说,相对公平。
  然而,对于文体特长生来说,还存在很多问题:
  1、特殊加分制度的建立
  文体特长生进入学校时,针对他们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为鼓励他们在积极参与各类型的比赛及演出,学校在学籍管理上基本都会给特长生在文化课上加分,只要获得省一级的奖,即使最低奖,每学期的每门功课至少可以加25分。对此,学校的体育课部并没有告诉学生,这类加分仅限于学籍管理之中。
  2、非单独测评体系
  学校的测评方法没有对特长生进行单独的测评,将他们统一于普通学生里,因此,特长生很自然地将他们可以加分的权利应用到素质发展测评之中,这样,每个特长生的最低文化成绩经过加分后几乎都可以达到本班的最高分,再加上其参与比赛所得的分数,几乎每年都可以得到本班的最高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且让学生产生一种想法,不学习也可以得到学校的最高表彰,应该说,学习好也是学生的一种特长,并不是每个学生学习都十分出色,但由于对特长生的加分方法,似乎体现不了“合格+特长”的初衷。
  3、基本文化知识的忽略
  特长生来到学校,目的是为了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转成既具有特长,又拥有专业文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如果测评体系对于他们的特长过分的照顾,可能会导致他们忽视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其他诸如创新能力的培养、管理素质的发展,由于有些文体特长生之前就是国家级的运动员,个人的竞技水平、表演水平很高,导致这些学生不用训练或轻松训练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因此甚至完全凭着老本,躺在个人特长的功劳本上,混到毕业。
  4、具体执行上的疏漏
  由于学校对特长生的测评没有一个具体的指导意见,所以在各个基层单位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很可能按照各学院的实际,这样有可能损害特长生的利益,打击许多特长生的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违背学校招收特长生的初衷。
  虽然测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也鼓励学生的专长发展,但对特长生来说,一个测评体系,是对他们在学校发展的一个导向、认可、评价方法,他们很可能根据学校的评价方法来规划自己的大学素质发展。因此,对特长生给予一个社会科学的测评方法相当重要。
  
  三、测评方法
  
  1、原则
  每个学生都应得到赏识,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应该得到充分的挖掘。对于特长生来说,学校既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学校争光,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同时也鼓励学生正确处理个人特长和学习的关系,充分挖掘自身其他方面的特长,保证学生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坚持学校的测评体系,在对待本科生的原则上,有区别地进行。
  2、具体的操作方法
  第一,如果特长生统一编在一个班级里,完全可以按普通学生的测评方法进行,不存在问题,这样说来,即使特长学生不是编在一个集体内,如果学校将所有的特长生全部抽出来,统一进行测评,那么也可以避免很多问题,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
  第二,特长生不在一个班级里,在整个学校素质发展测评体系的大环境下,可以从如下方法来进行:
  (1)思想道德素质
  对于任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应该有所区别,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思想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对于哪一个人来说的,而是一个全社会都需要关心的问题,所以在测评中要体现学校对特长生的关心,思想道德素质是不可偏废的,要使学生走上社会后,是社会的有用人才,道德是起码的素质。
  (2)专业素质
  学校在招特长生时,多数是凭着特长生的特长录用的,特长生且部分特招生的录取分比普通生录取分数线低得多,文化课的基础相对较差,加上进入大学后频繁的赛事、繁重的训练,根据特长生的实际情况,在涉及到学生的文化基础的课程上,包括学位的授予上,都应该降低要求,高等数学、线形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英语、计算机课程及与之关系密切的部分专业课是他们的难关,这显然是中学基础差,所以不应该一视同仁,那是不是说学校对特长生的学籍管理方面的加分原则可以无原则的使用到学生的素质测评上呢?绝对不是!
  对于特长生来说,降低对其文化专业要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学籍管理中的要求可以换一种方法,应用到测评体系之中,学籍管理中对于普通学生来说,60分算及格,没有达到的专业素质中的60分就没有及格,对于特长生来说,根据在学籍管理中每门课程加上对应的分数,如:省一等奖加45分,二等奖加30分,三等奖加15分以保证学生完成学业。
  根据《湖北工业大学素质测评方法》,普通的学生,不及格一门,测评分数要扣掉相应的分数,例如重修一门,扣6分,两门扣12分,三门扣18分,依次例推。
  对于特长生的测评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其当年体育或文艺方面获得的成绩,降低其几个线,如以45分,或30分为其及格线,不及格的照样扣分。这样就不是将学籍管理中加分的方法如数的搬到测评体系中来,那样,所有的特长生的文化成绩都能够经过合理的处理,不存在通过加分处理,比普通学生分数更高的不合理现象。特长生的文化成绩应该而且只应该以原始分数求和,一个人体力上的优秀不可能弥补文化上的落后,那么反过来说,文化上的先进是否也可以弥补我体育上的不足呢?答案显然十分荒谬。这是严重的不合理之处。
  而对于特长学生来说,涉及到思想道德素质的课程如:《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邓小平理论》、《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不应该有两重标准,应该要求学生努力学好,以学校的统一标准,60分为及格线,不及格就不及格,应该补考。
  对于那些以特招生的名义招进学校,既不好好学习,又不好好训练,更不能为学校做贡献的特长生来说,应该完全与本科生一样的严格要求。
  (3)身心素质
  体育特长生的强项所在,既然权重都是1,那么,应该承认他们体育上的特长,该加分的要认真加分,当然,有些人提出疑问,如果他(她)的特长在篮球,他们在学校的体育课上如何界定他们体育成绩分数呢?很简单,体育不也是按前十名排名吗?那么按他们所获奖级别的高低,在全班统一排名。这样,既可以发挥所有学生发挥各项素质的积极性,也利于特长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这项上获得诸多加分机会。
  (4)加分制度的改革
  在获嘉奖加分的问题上,如果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全部符合他在作为学校运动员期间的要求,应该而且完全可以根据学校的加分原则来加分,但是对于那些许多课程都需要学校照顾才可以与别的学生平起平坐的特长生来说,似乎要特别突出才行。他们重复的项目也最好只加一项最高分才合理。
  (5)重视文化知识教育
  对于任何文体特长生来说,既然选择了一般学校,就表示他们选择了与他们特长不太一样的专业,也选择了与他们特长不一般的前途,那么,其特长仅为特长而已,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信息、管理、文学、创新等方面的素质,充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不再能够利用自己的文体特长为校争光时,可以散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创造机会。因此,在其他素质方面,都应该与思想道德素质一样一视同仁。
  当然,对学生的测评本身就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传统的三好学生评选过于强调终极评价,缺乏渐进性和延伸性,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新生的测评方法也过于笼统,对于特长生不区别对待。对于特长生,该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特点,强调过程评价,强调目标教育。教育是让每一个人都成功,而不是只有少数被挑选出来的人成功。因此,笔者认为,普遍的测评办法已经逐渐不适应素质教育,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悖教育的初衷。特别是对于特长生的教育,不存在推动作用,反而存在倒退的消极的因素。当一项评价机制并不能很好地“促进”反而“促退”工作时,我们就应毫不迟疑地修改、完善甚至摈弃。
  对于特长生来说,各大高校可以让其“特进”,但不能够过分的让其“特出”,如何让其在进校时因为自己的特长而与众不同,4年的大学教育之后合格毕业,也是高校应该重视的。毕竟当特“进”的他们“出”校门的时候,要面对的人才市场里没有特聘。测评是一种信号,一种导向,那么学校的测评体系应该对特长生做出正确的引导。
其他文献
网络银行作为21世纪一种新兴的金融业,其低廉的成本和广阔的前景,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刚刚起步,面临种种困难,我国在发展网络银行应采取如下对策:营
人才测评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广泛运用,为企业人才选拔提供了参考依据。然而,其效度和信度一直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本文将用数量分析方法解来检验企业测评的信度和效度,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通过阅读来进行信息的搜集与处理、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了解世界和拓展思维等。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需要人们不断开阔视野、开发心智、创新思维,因
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在论述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与意象美及其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从重视学生体验审美移情;指导学生进行色彩归类;引导学生利用情景语境三个方面提出了发现作
应用体外产气法模拟瘤胃发酵,通过测定72 h体外累计产气量、细菌氮含量和pH,评定添加不同水平香蕉叶对黑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用香蕉叶代替部分
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全球共发起反倾销案件3427起,其中针对或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件排全球第一位,高达677起,占比20%,比排名第二位的韩国多425起,世界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无论从绝
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说明递进循环式教学的主要作用和意义,并从教学实践入手对此教学策略的应用进行说明,分析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给出相关策略,希望本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会融入课堂教学中来。在教学中,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就能够优化课堂教学,体现
为了描述周期时间序列中的偏倚和多峰现象,结合有限混合模型方法,将周期自回归滑动平均(Periodical Autoregression Moving Average——PARMA)模型推广,提出混合周期自回归滑动平
在梳理湖北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等级测评报告反映主要问题和整改建议,按照构建安全体系结构的研究思路,采用包括加固线上安全产品防护策略、新增冗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