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世界的是人的胸怀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s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天,有位母亲给我发了一则短信,告知她与儿子之间的一场对话。起因是母亲又如从前一般地念叨孩子,孩子便开始诵读:
  我的缺点与不足不是我的自愿,那是因为我是从有缺点和不足的爸爸妈妈而来……我想对爸爸妈妈说,我愿意从今天开始,不再用完美要求你们,也请你们不再用完美苛求于我……让我们一起改变,用爱让家里充满温暖,以影响世界……
  这位母亲说她突然有一种发呆的感觉。
  我们环城小学的校训是“世界因我多温暖”,这个孩子诵读的,正是我前不久撰写的校训文。很多学校都有校训,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凝练为几个字的校训往往比较艰涩,难以理解。很久之前,我就琢磨着要写一篇校训文,把我们想讲给孩子的写进文章里。这就是这篇校训文的由来。
  借由这篇校训文,我主要是想告诉孩子们三件事:
  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而来,生活不仅有顺境,也有辛苦挫折,但是这能让我们成长。
  我们的优缺点来自父母,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人,生活中不应有太多指责、抱怨,只有家庭温暖才能温暖世界。
  一个人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多少知识,而是有一个温暖和柔软的灵魂。
  很多年以来,我们大家一直信奉“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但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便捷,知识不再是左右人命运最重要的维度。那么,除了知识,现今社会能对人的命运产生影响力的因素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胸怀。
  每一个孩子的胸怀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孩子,胸怀有多大,成就就会有多大。
  因着各自的条件,学校的责任以帮助孩子掌握知识为主,而家长的重任则是要帮助孩子宽厚胸怀。宽厚胸怀的目的,是要给这个世界以关怀、以温暖。这也正切合了我们环城小学校训“世界因我多温暖”的精神实质:锤炼孩子们的胸怀。
  身为老师和家长,让孩子有胸怀的前提是我们一定要有胸怀,要有温暖的力量。
  在小学六年里,我们学校期望通过“信念”和“习惯”两方面的培养,将这一理念根植于孩子心中。当然,我们也非常希望家长们能够配合学校教育将“世界因我多温暖”的观念贯彻落实于日常的教育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家长时刻反思:在要求孩子做出改变之前,我们自己是否已经做出了改变?我们能否包容孩子的不足,与孩子成为一个进步的共同体,一起改变?
  比如,当孩子放学回来告诉家长,这次考试成绩不好,我们是否马上黑了脸想要去责罚他?当孩子提出要去社区做服务,我们是否会认为这样做浪费时间而加以拒绝?但孩子在外受了委屈,我们是否首先想到的是找对方讲理或者索赔?
  每年开学,我都会分年级亲自开一次家长会。家长会上,除了对老师担出要求,我会建议家长以身作则,通过日常小事来对孩子施以潜移默化的教育。因为,教育靠的不是说教,而是熏陶。
  只有家长和学校形成共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才能说是成功的。今天,我们在一起讨论关于校训的话题,校长、老师和家长这三个角色都有共同的任务,那就是,让孩子感受到我们一起给予他们的温暖,只有这样,他们长大了才具有温暖的力量。
  世界因我多温暖。
其他文献
编者:上世纪90年代初,《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曾轰动全国,中日青少年体质方面的差距,引发社会诸多的思考和质疑。20年后,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怎么样呢?2011年10月的足球场上,北京两所小学学生气喘吁吁地输给了俄罗斯少年,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体质问题刻不容缓。本刊以提高孩子体质为宗旨,特约营养师、医生、兒童问题研究学者等专家为家长们出谋划策,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体质下降为哪般  
怎样培养孩子有始有终    我儿子都上初中了,做什么事情总是有头无尾的,请问我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做事情有始有终呢?  专家解答:  家长要解决这一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做孩子的表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模仿和学习。有句俗话“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想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必须以身作则,无论处理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圆满地完成,做孩子的表率。从严要求。坏的
Q 前不久开家长会时老师说我儿子偏科问题比较严重,语文成绩很好,数学却总在70分左右。孩子才四年级,现在就开始偏科,将来的学习会很吃力。我该怎么帮他纠正这个的问题?  A 每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有不同偏好和更擅长的方面,家长不能强求每一科成绩都很好,这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但小学阶段学的都是最基础的知识,明显偏科还是应该采取一些措施纠正。家长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在此给您几点建议:  1 向孩
【摘 要】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语文教学和初中阶段古诗文学习提出的要求,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模式进行古诗文教学,通过“设置预习导引,在诵读积累中夯实基础”“找准切入口,在课堂探究中深入主题”“巧设拓展延伸,在文本阅读中领悟真谛”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和研究,以期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模式;初中语文;古诗文;主题学习  导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健康公平研究中心从1953年开始,对当年出生的1.4万名瑞典孩子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这些孩子中,12岁至13岁时在学校里有很多伙伴、受同学欢迎的孩子,在成年后到医院就诊的频率较那些不受欢迎、经常独处的孩子要低很多。  并且,1973年至2003年的瑞典医院病人记录-也显示,儿时孤独的孩子长大后患病风险是那些受欢迎孩子的4倍。多项研究表明,孤独的孩子比受欢迎的孩子更容
摘 要:小学音乐对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具有重要意义。竖笛作为一种轻巧易上手的乐器,在音乐课堂上受到教师跟学生的青睐。竖笛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展竖笛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文章主要探讨了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竖笛教学的有效对策以提高竖笛教学的
主持人:踏 雪  参与者:金砚(北京家长,儿子14岁,读初三)  谢 军(北京家长,女儿9岁,读小学四年级)  嘉 宾(张雅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很多家长心疼孩子学习太苦、太累了;孩子自己也抱怨没有自由。家长说是社会造成的,但在社会大背景下,我们家长真的只能任由社会牵着前进吗?请看本期话题:    家长的尴尬    踏雪:赞成给孩子自由吗?  金砚:赞成,但不是完全撒
奇奇(10岁,男孩):我最希望老师和爸爸妈妈给我自由的空间,让我自己安排寒假生活。我想在既有快乐。又有知识的书海里自由自在地邀游,而不是只看老师要求看的书。另外,每天早上可以睡到自然醒,白天可以有一定的时间上网打打游戏或者和同学聊聊天。可能这些想法爸爸妈妈无法接受,但是我能够在这样完全的自由中得到彻底放松。  庄健怡(12岁,女孩):我通常这样安排我的寒假生活:上午复习、做作业和看书,下午上网1小
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享受生命、热爱生命,这是一个漫长、点滴渗透甚至贯穿一个人一生的过程。孩子们缺少大人那样的由岁月积淀而来的广阔视野和多维视角,因而,面对悲喜愁苦,他们也就少了一份豁达、从容的态度。从频发的中小学生自杀事件来看,几乎所有事由都是那么“微不足道”,但对于年少单纯的孩子来说,却是那样地不堪重负!  作家叶倾城曾撰文痛彻心扉地悼念她的一位中学同学,她说:“那时,以为死亡就可以把
一天,我女儿露西的朋友梅尔菲森特得意地给她讲了个故事:她和另外几个孩子整个一下午站在马路旁,朝过往的汽车扔雪球。一个被砸中的司机吓了一跳,他的车失了控,撞到了路边的一棵树上。“战斗”结束后,十岁的梅尔菲森特和这几个孩子没去看司机出没出事,而是跑开了。“太好玩儿了!”她告诉露西。  梅尔菲森特说得也许夸张了些,但她们的行为还是让我感到非常震惊。露西还小,听了这个故事不知道应该怎样应对。朝司机扔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