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汤”“蹚将”及其他:近代豫西土匪名号考证

来源 :民国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070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四荒,水旱蝗汤"是抗战时期描绘河南惨状的流行民谣,长期以来,其中的"汤"字被理解为国民党将领汤恩伯。其实,"汤"原本指的是"匪"(蹚将),由"匪"演变为指称汤恩伯是有一个过程的。从中原方言来讲,"老汤"是"老蹚"的谐音,"老汤"的"汤"字应还原为"蹚"。所谓"蹚匠",最初主要由豫西宝丰、鲁山等地农闲时从事修筑沟渠、开垦梯田的石匠、木匠、泥水匠、铁匠等活的农民构成。后来,"蹚匠"逐渐演化为"蹚将",投身"蹚将"者多因生活所困而沦为土匪。中原民众"蹚"土匪的结果,不是被消灭,便是被招安,反反复复,清晰地折射出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原地区的社会政治生态。
其他文献
<正>小儿肺炎中由病毒引起者较多,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在我国婴幼儿病毒性肺炎中居第1位,其次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感染。两种病毒可以混合感染,病毒性肺炎可继
近年来,中国高校的规模迅速扩大,规模化教育容易制造标准化产品。同一个专业的技术人才就如从同一道生产线上复制出来的批量产品,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雷同,缺乏个性化与创新性
张志和的《渔歌子》,画面清新格调明朗,妙造自然。作者寄情于景,以渔翁形象自见其恬淡、洒脱的胸襟。仅用二十七个字,却描绘出了如此美丽的画面,写出了如此丰富的内容,作者在
明末清初的许多小说都在不同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八股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并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制度对士子灵魂的深深毒害;在写作技巧上,一些作品也能较好地运用讽刺艺术去
对精神病性抑郁症的临床诊断和处理进行归纳总结。
肖培东老师用拟宣传词的语言活动结构起《神的一滴》这篇散文的教学,通过指向明确的言语活动,带动具有层递性的阅读活动,其教学过程符合散文教学从"外在言说对象"转向"个人化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综合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使大量的"再用医疗器械"从地下流向了中小医疗机构以及西部
著作权延伸集体管理制度是一种将会员权利人与集体管理组织间的信托协议内容延伸至非会员权利人的权利模式。依规模经济原理,著作权延伸集体管理在前期可达到使作品管理成本
<正>1背景简介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每个建筑施工现场都投入大量的人力,随之而来的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人员管理的各种问题:如无法实时知悉施工人员的分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