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自我淹没在友谊中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888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在人群中,同学们三五成群,边走边聊八卦、讨论功课,气氛热闹得很,我却不知为何感觉好像被人群隔开了似的。我极力想参与到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似乎没有人想听,我好沮丧。
  我不是一个特别活泼的人,人缘不好也不坏。但我喜欢交朋友,爱听他们在耳边喋喋不休地说这说那,虽然他们聊的话题我未必喜欢;同时,我也渴望表达自己,渴望被关注,而不是一味地听从与附和别人。然而,我又很担心,如果我不迎合他们的观点,不和他们做一样的事情,他们是不是就会不喜欢我了?会不会觉得我孤傲、标新立异?会不会觉得我的想法可笑而愚蠢?
  我没有勇气做个形单影只的独行侠,于是,我渐渐变得越来越没有自己的想法,朋友们也越来越习惯于我的顺从,我像是一个没有思想的小木偶,“随便”、“都可以啊”、“我没意见”、“你们决定就好”……这些话成了我的口头禅,附和着我不那么认同的观点,牵着我去做不那么热衷的事情。
  可是,我讨厌自己的顺从和沉默。我多么羡慕有些人,他们高声一呼,就有很多人围绕、认可,他们大概从来不必担心自己说的话会被人否定,也无须担心会没有人和他们做朋友吧,他们就像明星一样闪耀。
  会有人和我一样,用放弃自我的代价来换得友谊吗?那天,像往常一样,放学铃声响过,我们像放出笼子的小鸟一样,雀跃地飞出教室。
  “明天就周末了,终于可以放松放松了,一会儿我们去‘淘淘巷’逛逛吧。”小A提议说。
  “好呀好呀,那里有家店的冰激凌特别好吃,听说又有出新口味儿了!”小B积极地回应着。
  “正好我也想去剪个刘海,头发长得太快啦,好烦哦。”小C也很合时宜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说完后扭头看着我说:“你呢,要不要一起去啊?”
  “我……” 我顿时紧张起来,其实我正想去街角那家书店看看最新一期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到了没有。她们的目光都聚集在我的身上,等着我的回答,我紧张得手心都沁出了汗。最后我听到自己的声音:“我还没想好要干嘛,不过我可以陪你们去啊。”
  长嘘一口气,整个人都仿佛放松了下来,我安慰自己:“先陪她们去逛街,杂志可以回头抽空再买。”但同时心里也冒出另一个声音:“可是去逛街我也没什么可买的啊,我又不吃冰激凌也不剪刘海,跟着去好无聊哦。”
  果不其然,很无聊,小A逛了好久也没有买到喜欢的T恤;大家和小B一起品尝了新口味的冰激凌,可是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小C剪刘海的时候,我在一旁陪着,而小A和小B去商场看新手机了。我看着剪发镜中的自己,苦笑了一下,如果不是陪她们来逛街,这时我应该正在家里开心地看杂志吧。
  有时我会想,有朋友难道不是一件开心的事吗?可以一起上学放学,可以一起做功课、聊八卦、说心事、去篮球场看男生打篮球、讨论时下最热门的电视电影……其实大多数时候还是开心的,只有小部分时间里身,处人群中反而会觉得比一个人独处时更孤单。
  “时间还早唉,我们再想想去哪儿逛逛吧?”刚走出商场门口,小A又提议道。
  “好啊,可是去哪儿呢?”小B,小C有些犹豫地附和着。
  “不然去书店吧,我想买本小说看看。”小A建议道。
  “好啊好啊,太好了。”小A话刚落,我就迫切地回应道,一脸的兴奋。小B和小C并没有觉出什么异样,只有小A狐疑地看了看我。
  到了书店,我迫不及待地冲到杂志区,新一期的杂志果然到了,我高兴得两眼放光。回家的路上,小A她们都在讨论新买的小说,以及小说的作者,热衷青春文学的小B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偶尔引得我们阵阵大笑。
  “我觉得你这会儿比刚才开心多了,你很喜欢《中国国家地理》吗?”小A忽然转头问我。
  忽然被人看穿心事,弄得我有些不知所措,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有吗?嗯,我很喜欢这个杂志,里面有个专栏我每期都追着看。”
  “哇,难怪你的地理知识那么丰富。所以,刚放学那会儿,你是不是就想来书店买杂志了?”小C和小B流露出钦佩的眼神。
  像是忽然卸下所有的防备和武装,我低声说:“嗯,你们都想去逛街,我就不好意思提议去书店,我怕你们觉得书店无聊,怕你们嘲笑我是书呆子,放学了还只顾着往书店跑……”
  “可是如果不能直话直说,我们之间还算朋友吗?况且,你凭什么断定我们不想逛书店呢?你害怕表达真实的自己,是因为你不自信,你不相信我们会喜欢一个真实的你。如果因为你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反而疏远你,那只能说明我们的兴趣爱好不同,并不适合做好朋友。”小A一脸认真地看着我。
  我恍然大悟,原来困扰我的矛盾心理完全是我在自寻烦恼。我不敢说出心声,是因为我害怕真实的自己不被他人喜爱。我的层层顾虑,切断了他人了解我的渠道。人际交往重在分享,因为分享才会有更多的交流,这样关系才会愈加紧密。一个主动放弃“自我”,躲在他人言行下的木偶,本就没有自我可言,剩下的可不就只有顺从与依附吗?
  很多时候,过于放大他人的目光与评价,就会让自我缩小。沉默与顺从让我们看似隐藏了不完美的自己,但同时也使他人看不到我们身上的闪光点。好的一面需要被他人看到,从而获得自信与他人的认可;不好的一面也需要被他人发现,从而得到改进与成长,这才是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不断完善自我。
其他文献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个神奇的“钟”。它的产生和地球的运转有关,我们身体中大约10%的基因也都和它有关,它控制着我们每天的活动与行为,督促我们到点吃饭按时睡觉,还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像是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甚至癌症,都和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个神奇的“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钟”。听,你的身体里有没有这种“钟表”发出的滴答声,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南京师范大学刘畅教授将为我们讲述生物
电击数学学得快  得益于神经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造就“最强大脑”的美梦似乎就要成真了,科学家正在采用前所未有的技术,寻找提高我们大脑功能的方法。对数学一窍不通的人来说,将来有机会拥有一个“数学大脑”是令人兴奋的消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只有一个:你真的愿意生活在那样的世界里吗?  英国牛津大学神经科学家罗意·卡多绅带领一支研究小组,在一周的时间内,每天都对志愿者大脑顶叶进行30分钟的轻微电击刺
一个苹果引出的“宇宙级难题”  人类对于引力的理解,始于牛顿的那个苹果。在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中并没有时间因子,这意味着引力是一种瞬时传播的超距作用。根据牛顿的理论,如果某一天太阳突然消失,整个宇宙里面的所有物体都会立即觉察到,所有环绕太阳运行的行星都会沿着切线方向飞离原来的轨道。这种“鬼魅般的”超距作用的观念,一直困扰着很多科学家。1916年,爱因斯坦在所提出的广义相对论中摒弃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用数字建造一座花园  意大利的数学家斐波那契可以算的上是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科学家之一了,他用一个数列统治了整个世界,花鸟鱼虫,亭台楼阁,甚至是一场战场,他都能用他独特的“斐式情书”写给你看,算给你听。  他的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来解释花儿们的花瓣是如何生长的。梅花、李花是5片花瓣,鸢尾、百合看上去是6片,实际上是两套3片,即3片花瓣,许多翠雀属植物的花瓣是8片,万寿菊的花瓣有13片,紫菀属植物的花有
这个“杀手”很冷血  世界上自美国1954年研制出第一艘“鹦鹉螺号”核潜艇开始,核潜艇便成为各国军备争相追逐的对象。在所有军用舰艇中,核潜艇是最具隐蔽性和突然性的。作为军事竞强发展的重量级武器,发展60年来,核潜艇被喻为“神出鬼没的深海幽灵”,长期扮演着“深海杀手”的神秘角色。占地球面积70%以上的海洋为核潜艇作战、生存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环境。  核潜艇这个“深海杀手”之所以武艺超群,靠的是关键
本期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有趣的物理实验。借助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你不但能制作出形态逼真的发声模型,还可以将其中的原理与弦乐器相联系,探索悠扬旋律背后的奥秘。  【实验材料】  基本用具:一次性纸杯,缝衣针(可用锥子代替),剪刀,粗棉线,直尺,曲别针,纸巾  装饰材料:彩纸,胶水,活动眼睛,橡皮泥  注意:请在成年人的帮助下使用针和剪刀,以免发生意外。  【操作步骤】  【实验拓展】  改变实验中的物
这一年,舍卡奇已经十五岁了,对于海豹来说,这是正当身强力壮的中年时期。他浑身上下长着灰色的皮毛,两个肩头上还长满了又长又硬的鬃毛,两颗犬齿又粗又大,别的海豹一看见就禁不住害怕三分。有时候,当他用自己的前肢在沙滩上站立起来,他巨大的前半身就差不多有四尺多高。他的身体究竟有多重,谁也没有量过,如果谁有胆量把他抱到秤上去称一称,我敢说,他一定不会在七百斤以下。  舍卡奇浑身上下都布满了伤痕。从那些伤痕中
200多个创新项目亮相赛场rn经市县选拔推荐、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专家初评及公示,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省的186个学生创新项目、58个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参加决赛,还有33
“陆子悠,你就住在这间宿舍,你中途转学来,现在只有这一间宿舍有空床位了。其他同学现在正在教室上课,快到下课时间了,你先赶紧收拾一下床铺,吃过晚饭去上晚自习就好了,教学楼地点记住了吧?”  “好,都记住了,谢谢莫老师,莫老师再见。”  子悠送走了班主任莫老师后,重新回到寝室,打量起宿舍。小小的房间里塞着七张床和七套桌柜,其中六张床上都整齐地放着被子,只剩靠门边的一张床上堆着一些杂物,这就是子悠的床,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一年四季都难免会有睡思昏沉的时候。都已经感到觉不够睡了,却还得日日起个大早去敢早自习,实在不是件容易事。  你有留意过吗,不少人在起床后会莫名其妙地心情不好,尤其是在没有睡足的状态下。当有些人还睡眼惺忪的时候,若你与他们搭话,也许就会碰一鼻子灰,弄得你好不尴尬。这种起床后无故耍脾气的情况被称作“起床气”。那么,起床气究竟从何而来呢?  莹nono:  简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