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quan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模式下,中学数学教育过程急需要转变自身原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在传统数学教师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开辟新的教育教学路径,以此来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体现,更好的体现出数学学科自身的教育价值。数学知识点在实际理解的过程中抽象性较强,对于当前正处于思维建设与智力发展的中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为此,中学教师就需要积极引入探究性的学习模式,并以此来激发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习效果的体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4-0099-02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探究性学习在近些年来的教育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尤其随着近年来课程改革要求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路径分析,以求得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探究性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当前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来看,教师可以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并深度探索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关联性,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并通过逐步引导学生在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实现对于学科理论知识的举一反三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切实提升中学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1.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分析
  探究性学习具有显著的特征,具体体现在:探究性学习是以學生为中心构建的学习模式,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开展自主学习和持续探索,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会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调动身心,提高学习成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应用探究性学习模式,教师需要做好引导,为学生提前设定相应的关联性比较强的问题,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意识,进而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活动之中。
  2.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分析
  (1)加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升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课堂知识内容来开展有效性教学,以此来为学生创设出更加丰富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在结合文本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参与的过程中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化场景,以此来不断在场景丰富的过程中加强数学规律和相关技巧的总结和实质性归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开展。在当前信息技术的辅助性发展下,多媒体技术手段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也得到了凸显。教师还可以在结合信息技术的角度上加强良好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结合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促进学生课堂教育主体地位的提升,加强教师的实际引导教育的效率。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互动性和积极性,以此来积极进行数学知识内容的收集,加强学生对数学背景知识的掌握,从而能够全方位的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2)加强思维发散,促进教学课堂内容的延伸
  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行培养,积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尤其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而言,需要学生以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数学知识进行辨析和思考,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创新发展的探究思维和科学精神,使得学生也能够在主观性思考的过程中实现主动提问,并积极提升课堂的良好互动模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能够及时了解数学的相关概念性问题,并对于数学公式的推动过程和定义原理等内容进行细化的分析与总结。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在中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入问题环节,引导学生在环环相扣的问题解决和攻克过程中,不断加强思维的发散性,在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的同时,有效激发并带动学生在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融入感和参与度。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设定过程更加开放性的基础上促进数学题目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和学习水平,从而要求学生在新旧知识内容的沟通和联系过程中不断探索“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解题措施,在分享和互动的过程中促进课堂知识的延伸。
  (3)实现数学学科知识与其余学科的有机融合,深层次的促进学生发展
  数学学科自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综合性,其与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也较为密切。尤其对于中学学科的学习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学生理论知识能力的掌握水平和质量,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在中学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以紧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对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进一步增强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为此,教师就需要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数学知识内容和其余学科之间的有效整合与综合性分析,建立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关联性,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比如,数学知识中有很多的问题和物理方面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关联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入相应的物理实验或者视频教学等方式,将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行授课,这样可以将抽象的难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直观的教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也更容易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增强探究总结归纳,有效树立数学学科体系知识
  在中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注重学生对于知识梳理能力和学科体系构建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于数学基础知识内容进行练习和训练,有效增强并深化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知识概念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在引导学生对于数学概念进行探究和验证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设置与学生发展趋势和学习情况相适应的例题,有效启发并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知识概念进行梳理和运用。尤其对于中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而言,不仅要关注对于理论知识的教授,更应注重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导和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设置立体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变式,引导学生能够充分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对其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和解答,在充分揣摩命题人意向的同时,对于思想方法和解题步骤进行类比归纳,切实增强中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总结归纳力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对于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和小结,并通过在后续数学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创设丰富的课堂学习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将自主总结归纳知识内容应用在数学学科的深入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在有效加深学生对于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解和巩固情况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内容内化为自身数学学科知识体系,切实增强自身数学核心素养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体现,还能够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为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来进行教材资源内容的合理应用,加强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发展,以此来提升教学的开放性和综合互动性内容的体现。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教师才能够加强自身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志文.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2004(05):23-25
  [2]季健.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04)
  [3]杨志文.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J].数学通报,2001(11):11-13
其他文献
摘 要: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蕴含着古人丰富的精神文明财富和文化素养,对培养当代初中生优秀的解读和鉴赏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占据主要地位,是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环境下,普遍存在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不高现象,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文言文兴趣,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兴趣;策略  【中图分
摘 要:当前我们需要了解对于初中物理的分层教学其主要就是从教学的方式中,来进行了解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所有级别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并展示自己的风格。他们在老师的认可和同学的肯定上取得了成功,他们成功地向前迈进。因此在本篇文章当中,我们主要探讨了当前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使用,希望能够提供给相关从事者一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分层教学;物理;策略研究;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从柳枝稷根茎中分离根际促生菌,评价这些促生菌对柳枝稷种子在NaCl盐胁迫下的萌发促生作用。本研究通过对以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为唯一氮源的柳枝稷根茎中的促生菌进行分离和筛选,利用16SrDNA进行鉴定,共分离出2株促生菌,分别为Pseudomonas sp.(P),Rhizobiumsp.(R)。并测定分离菌株的ACC脱氨酶和生长素(IAA)活性,P菌的ACC脱氨酶和IAA活性分别为8
摘 要:伴随新课改的大力推进,众多先进的教学模式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学当中,其中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高效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需要全方面分析当前教学的形式,明确教学的目标与方向,同时需要将微时代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帮助。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微时代背景下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要求,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微时代;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创新  【
摘 要:在当前教育教学中,微课是一种较为创新和有效的教学方式;所以,微课被广泛应用于课程教学之中,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为此,本文以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为例,探寻微课的应用价值,以期借助微课教学方式来优化高中语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课;应用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2-0093-01  伴随科学技术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理念在教学领域中的广泛运用,各个学科的教学方式都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历史学科的教学方式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本篇文章结合当代历史学科的教学方式以及核心素养的核心概念,列举了相应的历史教学更改对策,旨在帮助初中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吸取有助于自身发展的宝贵经验。教师也应该勇于创新,更改自己原有的教学手段,
摘要:化学是初中基础学科,化学的概念、现象、定律和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学过的实验技能的系统方法与策略要掌握好,同时还要培养非常好的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成长中的学生在今后自然科学方面的学习影响深远。  关键词:措施;实验;课堂;化学  【中图分类号】G 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3-0109-01  初中生在刚接触化学实验
摘 要:角色游戏是一种能够促进幼儿自我意识形成的形式,也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使用角色游戏来培养社会情感,提高社会认知和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角色游戏;社会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5-0065-01      社会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游戏是幼儿最为喜欢和接受
选择产蛋率和体重相近的26周龄余干乌鸡120只,随机分成6个处理,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0.4%、0.3%、0.2%、0.1%的芦笋秸秆提取物,研究芦笋提取物对
摘 要:在新课标改革发展的条件下,素质教育成为了教育学中重点追求的目标,在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随之产生了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充分利用,有利于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均衡的发展,引导学生查缺补漏,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本文从班级学生的分层、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过程的分层以及评价体系的分层多个方面论述了分层教学的突出地位,推动课堂教学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