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硬性混凝土配合比及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安徽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sadfs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设计出抗压强度为C25的干硬性混凝土配合比,文章用石子、石粉、天然砂、水泥等材料研究了砂率、水灰比、养护条件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宜的砂率可提高干硬性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砂率为25%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大。干硬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水灰比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干硬性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实验振动压力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振动压力较大时,能够改变混凝土内部的密实度,提高抗压强度。养护条件的变化能够影响抗压强度,标准养护条件比湿养和室内养护对干硬性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更明显。
其他文献
文章以庐江S316巢庐路上跨G3高速钢结构系杆拱桥工程为依托,结合现场实际施工经验,从施工全过程对钢结构桥梁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进行了优化处理。同时,在实践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钢结构系杆拱桥的施工控制要点。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后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可为今后同类型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路基填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总体性能。由于部分道路地下水丰富,采用常规素土、灰土填筑,施工难度大,不仅影响工期,同时造成耕地浪费。填石路堤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丘陵地区。但由于缺少相关技术标准,填筑材料筛选、现场施工工艺控制等环节控制不到位会显著影响路基压实质量,从而减少道路使用寿命,因而填筑质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从原材料检测、现场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控制要点,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借鉴。
数字时代的兴起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突破和机遇,生成式设计作为数字时代的一种新型设计方法催生出了大量优秀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而平面布局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过程,其设计的合理性决定了建筑在使用上的优劣。建筑平面布局的自动生成,作为生成设计的类别之一,可以帮助建筑师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能够激发设计更多的可能性。文章回顾了近几年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并对研究中使用的表现方式和生成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类,探讨了这些方式方法在建筑平面布局生成中的发展潜力,同时也指出了这一领域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发
文章以某一跨简支钢桁架结构人行天桥为背景,简单介绍了竖向自振频率测试的意义和方法,给出了该桥连续五年一阶竖向自振频率的测试结果,并对结果偏差进行了分析,为其他桥梁的测试分析和管养决策提供参考。
寒地装配式现代木结构建筑建设与BIM技术相结合,加入运营前置及多专业协同设计思维等,能够提高建造效率以及减少设计过程中会出现的错误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文章通过对BIM技术参与寒地装配式木结构建筑部分运作的过程进行分析,详细解释了运作过程以及BIM参与的好处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企业高度重视党建工作,落实党建责任制,完善组织建设,与生产经营工作同向发力、互融互促,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文章结合某建筑工程企业现状,对党建与生产经营互融互促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安全管理是保障老旧电力科研试验场所技改修理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文章以G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为例,总结分析了老旧电力科研试验场所技改修理的难点及不安全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文章以改良后的高炉渣混合料作为试样,创新性地用大型直剪仪进行了大型压缩试验,得到了高炉渣混合土的压缩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因细颗粒不足以填充粗颗粒之间的孔隙,含水量对混合料的力学指标影响少,填料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首次加载的压缩量主要是由于高炉渣颗粒重新排列和破碎而产生大量塑性变形导致;为获得高炉渣混合料的最佳力学性能,应改良掺加细料使其细颗粒含量达到30%;对高填方工程的压缩模量取值应取室内压缩试验的二次加载时的压缩模量。
合徐北高速公路通车运营10年后,部分路段(尤其是填石路基段)由于边坡表面滑塌、下沉,坡脚向外侧滑移变形,致使路面结构受拉断裂,导致行车道与应急车道纵向宽大裂缝病害严重。针对填石路基段纵向宽大裂缝病害,2018年于徐州方向K771+524~K771+023段,采用“水泥注浆+沥青面层及水稳碎石上基层铣刨修复+边坡防护”技术进行综合处治,经过两年多通车运营检验,处治效果良好,纵向裂缝病害未再复发。
随着道路交通的飞速发展,道路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其中下穿框架桥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欢迎。文章基于泉州海湾大道下穿框架桥,介绍了其结构形式及地质、水文条件。该框架桥底板直接与地基接触,对于地质水文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进行抗浮验算。同时地下水具有腐蚀性,底板的防水构造设计也十分重要。该框架桥为下穿式通道,底板具有一定的坡度,在底板施工时将会出现混凝土向下坡的累计现象,文章对此介绍了其解决办法。该框架桥横向宽度较大,其顶板的施工浇筑也是一大难题。文章阐述了框架桥的底板、腹板和顶板的分布施工过程,详细说明了其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