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fory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是新时代人才的核心素养体现。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所以,要想创新,首先应该具备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意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也是新时代教师的职责。文章就分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性,探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重点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创新,达成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目标。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创新意识;实践
  一、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思想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格,是增强学生道德意识、法治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更是贯彻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所以,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立足于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结合新课程改革方向以及学生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造能力,让学生成为具有主动思考、自主思考的学习主体。
  二、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性
  (一)课程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从学科特点而言,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开设较晚,学科设置最初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道德水平以及法治意识,且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程地位相对边缘化,并不受广大教师的重视。但随着素质教育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学生道德品行的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更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例如《改革与创新》《文明与发展》《和谐与梦想》《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素材。所以,依托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二)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课程标准是广大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紧密围绕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科学设置课程任务,创造性地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探索课程教学方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对于课程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定做出了明确界定:要求广大教师通过课程教学,要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崇尚科学、自主自立、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也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学生发展需要创新意识
  初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心理发展不成熟,好动易怒,情绪不稳定,尚未建立起成熟的价值观,但却拥有强烈的自主、独立、自由、创新思维。而新课改明确要求广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心理特点,结合学生发展需要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所以,必须直面学生特点,尽可能将学生突出的特点转化为教学活动的助推剂,顺应学生生理特征规律,放大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把创新意识扎根于心,帮助学生从学生时代开始树立创新、创造的想法,建立起更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帮助学生度过青春迷茫期,也为未来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现状
  尽管越来越多的教师看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性,也在课堂教学中着力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但现实与理论目标的设定是存在一定距离的,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行动仍然需要改进。
  (一)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仍然存在,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密不可分。只有教師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问,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促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显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仍然有部分教师未能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走出来,靠死记硬背学习,脱离生活实践的理论知识灌输,影响了学生思维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清晰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虽然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但也需要激活潜力的动力以及展现潜力的空间。换句话说,在课堂上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造性潜力,首先需要给予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创造,而教师需要“放手”,信任学生,把探索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权利给学生。但构造这种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显然需要广大教师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显然,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还没有完全实现这一目标,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清晰地界定和明确体现。
  四、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毋庸置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基于这一要求,笔者认为广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可重点从如下方面着手,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活动,加快教学改革。
  (一)革新思想,构建以生为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正如上文所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需要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主动思考、探索、体验,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质疑,提出不同的看法和建议,能够对课程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解读。所以,构建以生为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尤为必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保障。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必须革新思想,重塑师生课堂角色和地位,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目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揭开情绪的面纱》时,可以重点增设如下教学活动。
  第一是情绪初体验活动。首先可以让学生聆听歌曲《好心情》,初步体验快乐的情绪;其次引导学生开展情绪模仿秀,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分别模仿喜、怒、哀、惧四种情绪,小组成员互相模仿,共同记录下各种情绪的面部表情、肢体反应以及生理变化,让学生深入体验各种情绪。   第二是情绪调试初步感知活动。通过给学生讲故事,明道理,展示周瑜、范进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悟出其中的道理。
  第三是情绪调试方法探究活动。请学生思考《王大伯的故事》,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改变认知(转换角度看问题)?如何给自己换一个好心情?怎样用实际行动来调试自己的心情。让学生先小组探讨,然后在班内交流分享,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体、体验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成为主动学习的人,在活动中激活思维、打开思绪、畅所欲言,不断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合理掌握课堂的收与放、宏观把控教学框架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发言、学习的机会。
  (二)注重实践,构建生活化道德与法治课堂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目标,任何一门课程学习都不例外,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在生活实践中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也是为了让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能够创造性改变,创造性服务于生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也是如此,需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鉴于此,必须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构造一個生活化道德与法治课堂。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尝试了案例教学,通过引入生活现象、生活案例,拉近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距离,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让学生真正意识到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体现和价值。例如,教学《创新驱动发展》这一内容时,可以进行如下教学尝试。
  第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创新来源于生活。材料呈现创新案例:湖南省益阳市第39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剥莲子的“锤莲籽套环”、多功能家用侍花器、环保扫把、简易乡村山泉来水管疏通器;雨天夜行不方便,在伞上装上LED灯,通过红外感应原理控制灯的照明;人工模拟雌黄脊竹蝗的声音,诱使雄蝗达到指定区域灭杀……请学生思考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哪里?第二是让学生感受创新驱动发展。引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案例,请学生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第三是引导学生分析改革创新。引入深圳改革的案例,请学生谈一谈“深圳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案例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通过生活案例构建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感受创新改变生活,从而自觉树立创新创造意识。
  (三)延伸课堂,开展实践化道德与法治教学
  教学从来都不是停留在课堂上的活动,社会实践同样可以成为教学的场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也需要教师突破时间、地点限制,将知识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平。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教学《公平正义的守护》这一章节内容后,可以设置一个“校园霸凌”调查活动。请学生自主调查访问周边其他中学学生,结合调查结果撰写一份“校园霸凌”调查报告,或者发起“构建和谐校园,拒绝校园霸凌”倡议书,还可以撰写主题征文。重点引导学生从道德和法治两个维度进行调查总结。借助这类主题活动,既深化了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同时也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解放思想、打开思维,学会辩证地、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并从中吸取教训,主动反思自身行为,自觉约束自身言行。
  五、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严谨、生活化的、人性化的综合新学科。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需要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利于学科特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活动,给予学生更多思考、体验、探索的机会,允许学生质疑,提出不同看法和建议,如此方可真正让学生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仲米霞.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放性教学的有效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
  [2]李桃.浅析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融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7):145-146.
  [3]陈屹,陈立萍.道德与法治生命教学构建路径探索[J].中学课程资源,2019(2):10-11.
  [4]童绍珍.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的信息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5):34-35.
  作者简介:黄秋京,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高登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收集和分析数学信息,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深入掌握数学知识所需要具备的一项关键性能力。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正处在思维培养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所以更要注重学生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能力培养,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现阶段的数学学习,更影响着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阶段;信息收集;信息分析  一、 引言  数学课本上的内容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其多种多样且图文并茂,而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体系当中,阅读教学的内容占比几乎达到了整体教学内容的三分之二,甚至可以说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从其内容的比例就已经表达得非常明显了.然而部
本文对2016年习近平“4·19”讲话的价值意义作了全面总结和分析,指出讲话定位了网络舆论工作的重要地位,明确了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的 目的宗旨,阐释了网络安全与发展的辩证关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且有效地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方式,有效地在数学课堂中对小学生进行提问,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
摘 要:伴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小学时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始广泛运用游戏教学法。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让课堂更加出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为学生后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点打下基础。  关键词:游戏;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 引言  数学知识综合性较强,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要熟练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点,还需要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所蕴含的内涵。从而让学生在课下时间运用自己的智慧将新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有效性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开高效的阅读指导,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如今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于学生各
摘 要:伴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对初中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是英语知识学习与累积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对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英语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初中的英语学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因素,所以初中的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英语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互动式教
博古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但对他新闻生涯与新闻宣传活动背后的理念追求的研究较为缺乏。考察他的革命生涯可以发现,他的一生始终与新闻宣传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新闻宣传工作始终是他各个时期革命工作的重要关注点与着力点。其一生中,既存在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参与、利用、重视、支持和兼职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之情况,也存在基于革命工作的需要而主动请缨、专职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为党的新闻事业和新闻思想的成熟作出开拓性贡献之情况。其革命生涯与新闻宣传之间相互依存、彼此统一的紧密关联和其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情缘向人们
考察中国共产党“以正面宣传为主”观念的历史脉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这一原则,从而增进理论的热值并对实践提供更加丰富的历史经验。本文从文学领域的“写光明为主”到思想政治工作中“以表扬为主”,再到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历史脉络进行了历史考察,从而描绘出中国共产党“以正面宣传为主”的观念史进路。
摘 要: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观念养成的主要时期,这一阶段部分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世界观,所以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后期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主要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该采用何种方式提高初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分析,期望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创新思维能力;初中  一、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