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胡同 新生态”

来源 :北京支部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tryer7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日午后,阳光正好,穿行在东四六条:胡同变宽了,整洁有序;间隔不远,摆放着长方形大花坛,月季花枝随风摇曳;最别致的是每家门楼上方的国旗杆插座,都是清一色灰色长方形扣盒,上面写着古香古色的4个字“国风静巷”。
  “‘国风静巷’设计得太美了,是咱们街道的胡同logo吗?”在东四街道会议室里,记者采访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国忠,忍不住先问了赶来时路上所见。张国忠笑着说:“算是吧。这是去年我们请专门设计团队打造的,倡导‘静胡同,新生态’。有天晚饭后我和女儿走在胡同里,女儿说好安静啊。我自豪地对她说,这些年,爸爸和同事们做的事情就是为了让居民安安静静在这里生活下去。作为全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东四街道致力于打造‘国风静巷’,就是要传播历史文化,为居民打造一个安静和谐宜居的环境”。
  “大扫除”育出
  “精品院落”
  “2018年4月28日,市委书记蔡奇和市委机关部分同志在这里参加了社区‘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实地走访的第一站在东四六条42号院,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乔焕伟一进院落就和记者介绍。
  院子很宽敞,中间是L形的花圃和木制条凳,上方是葡萄藤架,曲折中透着一番古韵。乔焕伟说:“之前,院子里堆满私搭乱建,门道只能一个人通过,非常拥挤。”如今,这个院落是东四街道工委重点打造的10个“精品院落”之一。这得益于2016年街道工委开展的“周末卫生大打扫”活动。
  东四街道胡同存在“四多”:“小巷多,平房院落多、老旧楼房多、私搭乱建多”。2016年6月,东四街道工委直面问题,提出动议,决定开展“周末卫生大打扫”活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说干就干,街道社区几百名党员干部马上沉入一线,从清理环境卫生入手,积极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活动开展前,街道党员干部通过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征集居民群意见建议,合理确定“大扫除”所要清理的区域和内容,避免“好心办坏事”。
  “这个活动安排在每个周六上午,雷打不动。我们不想搞形式,就是想踏踏实实按照计划为老百姓干点实事。”张国忠说。现在,28个社区报到党组织以及回社区报到在职党员干部1300余人次也参与到“大扫除”活动中来。活动开展至今,经过连续126个周末的不懈努力,共清理院落259个,楼房单元241个,拆除煤棚110个,清运废弃物、垃圾等1200余吨,发动近1.58万人次,解决了不少历史遗留下来的“无人清”“不敢清”“清不了”的痼疾顽症。
  东四四条83号是全市现存的唯一的清朝造币厂——宝泉局东作厂。这个院子占地9.1亩,共有96户,堆积物占用公共空间、堵塞消防通道。东四街道社区专员高洋到任后,及时将这一情况向街道工委作了汇报。街道工委立即启动“吹哨”程序,请产权单位负责人、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社区党委书记坐在一起,讨论解决方案。经过多次协调和实地查看,做通了居民工作,于去年8月利用“大扫除”活动进行了集中清理。下一步,街道将请来设计师为清理出的空地设计“小院花园”。
  如今,东四街道的城市治理从街巷路面深入到院落楼道,环境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花友会”实践
  “共治共享”
  “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实地走访的第二站,乔焕伟带领记者来到了位于铁营南巷的露天“会议室”,墙壁上刻着社区“五民工作法”。“这里本来是一处十几年的违章建筑,2017年拆除后,六条社区胡同花园花友会会长李健、花友们成员主动找到房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在无执法部门参与情况下完成了‘拆违’。拆除后这里经过民意征询,建起了‘口袋公园’,如今不仅可以供居民休闲,还是社区议事协商的地方。”乔焕伟介绍。
  在这个过程中,“花友会”起到了政府和居民有效沟通的桥梁作用。说起成立“花友会”的初衷,张国忠介绍:“胡同院落的违章拆除后,空地用来种花种草、改善环境。为发挥居民积极性,街道工委鼓励居民认养。在这个过程中,‘花友会’由街道指导、社区推动、居民志愿成立,2017年4月第一家花友会就这样应运而生。”
  如今,“花友会”自治组织影响力越来越大,从最初成立的1个发展到7个,成员从几十人发展到500多人。“‘花友会’定期评选最美庭院、最美家庭,挖掘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发挥群众身边榜样力量,2018年六条社区胡同花园花友会获得‘北京市第四届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品牌’金奖。”街道工委党群办副主任曹立新介绍。
  街道工委积极引导“花友会”和社区居民,按照“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垂直拓绿、科学护绿”理念,开展公共环境绿化美化,补种花苗2000余株,形成了藤蔓组合、福禄巷、月季苑等54处胡同“微景观”。
  “花团锦簇,古意盎然”,走进东四街道“花友會创意空间”,仿佛来到一个春暖花开的仙境。这个空间是街道利用东四六条43号“疏解整治促提升”腾退出的160余平方米公共用房建成的。创意空间内的陈设全部利用“大扫除”活动清理出来的旧砖、门、窗、瓦、门墩等废旧物料进行布展,重现“天蓬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的老北京四合院民居生活场景。
  “从一开始居民的观望,到现在主动找到我们,要求也改改自己的院子。”“我们的居民真是太可爱了,自从认养了花草,家里的水费从十几块到小三百,但也乐此不疲。”……乔焕伟历数居民这两年的可喜变化。实践证明,要想解决基层治理中的难题,党员干部要带好头,引导居民群众一起参与,实现“多元参与、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张国忠说:“下一步,我们要在原来工作基础上进行精细化提升,比如电线清理,着手安装照明灯,让门道都亮起来等等。”东四,这个具有700多年的历史文化街区将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宜居。
其他文献
2017年4月,北京市东城区龙潭街道公开招募“小巷管家”参与街巷治理和环境建设,这在北京还是第一次。龙潭街道居民梁萍主动报名,成为第一批“小巷管家”,负责夕照寺西里主线区域。  小巷管家有个“巡、访、做、报、记、刷”的六字工作经,其中的“巡”,就是一天3次到小巷巡查,而梁萍一天要巡视4次,甚至5次。每次巡视,她都穿戴整齐小巷管家的专属制服,斜挎上装满卫生纸、塑料袋、手电、铲子、抹布、速效救心丸、手
期刊
纵然失去双腿,谁能阻挡他42年攀登珠峰的梦?!  1975年,夏伯渝是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的主力队员,登珠峰时因帮助丢失睡袋的队友,把自己的睡袋让给别人导致自己冻伤小腿截肢。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自己登頂珠峰的梦想。42年间,他历经截肢、癌症、多次大手术等磨难,却始终用独有的坚强、乐观与执着对抗着人生骤变和世事沧桑。42年后,尽管已不再年轻,但是为了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他屡次挑战自我,不断克服常人难以
期刊
2018年6月15日上午10时50分,朝阳区西坝河南路附近,女车主陈某在等人时将副驾驶门打开透气。突然,一名男子持刀闯进副驾驶室,对陈某进行威胁并索要现金。在争斗过程中,陈某下车避险,该男子将车内手机抢走后逃窜。  “有人抢劫了!”陈某大声呼喊。正巧从此路过的蔡文岁听到呼救,立即向前追了过去。这时,前面已经有人在追赶歹徒,他叫张少康,是附近一家美容美发店的员工。张少康追到过街天桥,从后面将歹徒一脚
期刊
出镜时总爱穿一身漂亮的充满朝气的红色衣服,走路时一蹦一跳的,像一团红色的“火苗”,人们爱把这抹红叫“金蕾红”。2018年7月,38岁的金蕾,因患胃癌永远地倒下了。  2002年,北京电视台新闻栏目《特别关注》刚开播,金蕾就来实习了。她學写稿、学出镜、学制作,像一只轻盈的蝴蝶,在办公室、机房、演播室间飞来飞去,有了线索又一刻不停地飞向新闻现场。节日清晨,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升起时,有她在旗杆下忙碌的身
期刊
板寸短发、说话干净利落,这是宋玺给人的第一印象。2012年,她考入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入学后,她加入了北大学生合唱团,成了领唱。  在宋玺的心里,一直深埋着从军的种子。大一、大二,宋玺尝试去从军,但由于父母不同意都没成功。到了大四,她“先斩后奏”,完成报名、体检后才将消息告诉家人。2015年9月23日,宋玺正式入伍,前往南海舰队某新兵训练基地。  为了能如愿分配到自己向往的海军陆战队,宋玺
期刊
“在太平桥住了大半辈子,这附近第一次有了书店;咱们辖区的百姓第一次足不出户就能体验这么多文化活动;门口这条街第一次清清爽爽,豁然开朗。”窗外寒风凛冽,太平桥西路上的中華书局伯鸿书店里却是绿意绕墙,书香沁人心脾。西里居民程红军连说的3个“第一次”,让记者的心跟着他一同雀跃起来。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座“文化新地标”,一年前还是经营着小饭馆和个体服装店的8间出租门脸房,沿街叫卖声、扩音喇叭声不绝于耳
期刊
平整宽阔的柏油路,青砖灰瓦的古朴民居,随处可见的民俗景观……曾经衰败的京西“驼铃古道”又活起来了。  “过去的模式口大街,垃圾成山,交通不畅,违建丛生……”石景山區委金顶街街道工委书记佟纪光介绍,“作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试点街道,一年来,模式口利用党建平台,依托街道综合执法指挥中心,对模式口村开展全身检查、彻底根治,解决大小问题2000多个,再现了老舍笔下的‘驼铃古道’。”  住在模式口大街
期刊
延庆区张山营镇西大庄科村是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内唯一的村庄。2017年7月11日,郎恩鸽召集村里18名高水平业余滑雪爱好者,成立了志愿服务性质的海坨农民滑雪队,他担任了队长。一年来,郎恩鸽带领这支队伍以公益志愿服务为己任,义务为全区中小学生、志愿者以及青年农民进行滑雪培训,累计超过5000人次。他也因此成为一名参与冰雪运动的“新型农民”。  郎恩鸽是延庆区张山营镇田宋营村的一名普通农民,直到两
期刊
走出地铁6号线东夏园出口,就进入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潞源街道辖区。冬至刚过,这里街面整洁、秩序井然、绿植苍翠,环境清爽,让人眼前一亮。  “潞源街道是2018年7月31日挂牌成立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首个街道,有‘最年轻的街道’之称。”潞源街道首任工委书记倪德才告诉记者,“街道辖区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市四大班子的办公所在地,也是未来市级大多数机关公务人员的工作和居住地,对街道的城市治理水平提出了很高
期刊
2018年“十一”期间,家住王府井地区锡拉胡同的何莉芬和弟弟约好出去玩。当天,何莉芬站在胡同里,远远看见弟弟的车开过来,她招招手,然后上车离开。“我和亲戚朋友都说了,胡同禁停了,不让停车,大家事先约好上车时间和地点,别破坏了规矩。”何莉芬说。  “十一”期间,王府井周边15条禁停车胡同秩序良好。很多居民都像何莉芬一样,走亲访友的车辆或接人后马上离开,或临时停在周边停车场。  东城区东华门街道所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