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下Py-FeO2、Py-FeOOH和ε-FeOOH晶体结构与弹性特征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高压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o16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y-FeO2、Py-FeOOH和ε-FeOOH是地幔及核幔边界的重要成分,其在高温高压下的物性演化特征对了解地幔物质组成和结构及动力学过程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 0~350 GPa条件下Py-FeO2和Py-FeOOH以及0~170 GPa条件下e-FeOOH的晶体结构与弹性性质.Py-FeO2和Py-FeOOH的晶格常数随压强的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而ε-FeOOH的晶格常数随压强增加而减小,其中c轴更容易被压缩.Py-FeO2、Py-FeOOH和ε-FeOOH的晶胞密度随压强增加而增大,按照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Py-FeO2、Py-FeOOH、ε-FeOOH.3相的体积模量随压强的增加线性增加,Py-FeO2和 Py-FeOOH的剪切模量随压强的增加线性增加.对比体积模量可知,Py-FeO2的体积模量最高,Py-FeOOH和ε-FeOOH的体积模量在高压下几乎一致;而Py-FeO2的剪切模量最大,ε-FeOOH的剪切模量最小.Py-FeO2、Py-FeOOH和ε-FeOOH的压缩波速随压强的增加而增加,Py-FeO2的剪切波速随压强的增加而增加.Py-FeOOH的剪切波速在0~2 000 km深度范围内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在2 000~6 000 km深度范围内变化较小(在5.8~6.0km/s之间);ε-FeOOH的剪切波速在33 GPa(约900 km深度)发生突变.3相中ε-FeOOH的波速最低,而Py-FeO2的波速最高.综合计算结果表明,Py-FeO2和Py-FeOOH具有高密度、低波速的特点,与地幔超低速区的性质一致.Py-FeO2和Py-FeOOH在形成之后可能富集下沉到核幔边界,成为超低速区的来源.ε-FeOOH在超过33 GPa压强条件下发生的氢键对称化给ε-FeOOH的结构带来显著变化,同时氢键对称化会影响原子间相互作用,进而影响ε-FeOOH的弹性性质以及地震波速.
其他文献
基于高校基础数学教学现状及MATLAB在基础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探讨了高校基础数学教学中MATLAB的具体应用,体现在极限运算、Fourier级数学习、画图、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挥MATLAB的教学辅助作用.
对基于混合教学的高职计算机教学创新路径进行探讨.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对高职计算机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发现了现阶段高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计算机混合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应用翻转课堂,合理分配传统课堂教学和互联网教学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作业考核,基于大数据背景进行混合式计算机课堂教学,以期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效率,使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
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本校72名2020级临床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妇产科临床课堂教学模式,观察组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一个阶段的妇产科临床课堂教学工作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进行测试,编制相应的教学效果评价表.结果显示,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操作技能,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观察组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给予了较高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
以探讨对分课堂下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为目的.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提升、考核方式这几方面分析对分课堂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的应用,发现了对分课堂的优势.对分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致力于课堂时间的有效划分,通过讲授知识—内化吸收—互动讨论的过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吸收消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均获得了良好的反馈.
以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对高职大中型PLC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要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将TIA博图编程软件应用于现有的西门子300PLC中,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日常教学,以期让学生适应就业环境,提升职业能力.
探究角色扮演法运用于内科护理实验课教学中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某校2020级78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样本,所有学生均开展内科护理实验课教学,以计算机表法将学生划分至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角色扮演法的实验组,每组学生39名,教学后对比学生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实验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内科护理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应用角色扮演法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且该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满意度较高.
热塑性纤维金属层合板作为具备优良抗冲击潜能的复合材料,在舰船防护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以热塑性纤维金属层合板为研究对象,基于封闭空间内爆炸载荷作用下层合板动态响应试验数据,以及通过代表体积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方法计算得到的纤维板材料参数,开展了热塑性纤维增强金属层合板的数值模拟研究.通过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分析了层合板的响应规律.所采用的热塑性纤维金属层合板舱内爆炸响应数值模拟方法对研究层合板抗冲击性能具有一定的借
利用旋转式金刚石对顶砧压机(RDAC)结合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和微区X射线衍射,研究了三水铝石(γ-Al(OH)3)在高压剪切作用下的结构稳定性.常温加压至1.5 GPa,旋转180°后,γ-Al(OH)3的结构开始转变.初始样品在高波数段的4个羟基伸缩振动峰(3 363、3 434、3 524和3 618 cm-1)相继消失,出现3 303和3 560 cm-1 2个新峰.低波数段拉曼谱强度明显减弱,无非晶态宽峰;Al-O-A1变形振动双峰(568、539 cm-1)和Al-O伸缩振动肩峰(321和307
贝壳作为典型的抗冲击生物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高韧等优异性能.通过构建仿贝壳砖泥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在落锤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堆叠层数、冲击速度及锤头类型对仿贝壳砖泥结构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类堆叠层数下的仿贝壳砖泥结构的比吸能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并且在所设计的5类堆叠层数结构中,3层仿贝壳砖泥结构具有最大的比吸能,其值较比吸能最小的单层结构提高了 10.8%;随着冲击速度的提升,结构载荷峰值及能量吸收均略有增大;相同锤径下,圆柱形锤头较半球形锤头更易穿透模型.
基于金属微观晶体结构,设计了 一种改进型面心立方(FCC)晶格材料.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体心立方(BCC)及FCC晶格材料进行了准静态与速度为10~100 m/s的动态加载数值模拟,定量分析了两种晶格材料的能量吸收性能,给出了动态加载下晶格材料压缩平台应力及塑性能量耗散的半经验公式.结果表明:在准静态压缩载荷下,相同相对密度的FCC晶格比BCC晶格具有更优异的能量吸收性能,当相对密度为10.5%~10.6%时,FCC晶格材料的归一化比吸能是BCC晶格材料的2.6倍.此外,与常见负泊松比材料及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