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相关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ji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预设方案。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我校在起始年级开展了导学案模式教学,目的有三个:一是改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减负增效;三是增强校本研修实效,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这对我们语文学科的教学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相比以前的教学过程,又增加了导学案的设计、学生完成导学案情况反馈、根据学生情况二次备课等环节,而教学内容并没有减少,这就更加要求我们提高导学案模式教学下的课堂效率。一开始是有些不适应,总感觉手忙脚乱,时间不够用,尤其是在导学案的设计上,绞尽脑汁,一篇导学案有时要经过三改甚至四改才能定稿,但经过一年多的磨合,渐渐从中尝到了滋味,现以《〈指南录〉后序》一课的教学为例将个人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语文学科的“导学案”分成以下几大部分:一是学习目标,其中前面加了★的为重点目标;二是知识链接,包括文学常识、写作背景之类的内容;三是“测定性评价”,是关于课文学习的一些基础知识的准备,由学生预习后完成,并提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四是“形成性测试”,是针对导学案上暴露出的主要问题进行二次备课并授课后对学生学成情况的一个反馈。
  课前预习,很多学生不会预习,不知道预习方法,尤其是古文的预习。导学案给学生提供了本课的知识点及重点、难点、所要达成的目标,学生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目标,这样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有了方向,知道在这一课中自己要着重掌握些什么内容。在《〈指南录〉后序》一课的导学案中,除了文学常识、写作背景、字音的储备外,我着重选取了本文的几个关键词,如“以”、“间”、“而”、“之”,了解学生对这几个词的常用意的掌握情况;另外还有一项就是让学生试着分析文中的几个特殊句式,这也是我们学生平时学习古文时比较头疼的内容。通过导学案的完成情况,我发现大家对“以”和“而”这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比较模糊,容易混淆,另外对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这两种特殊句式也搞不清楚,这在“质疑问难”一栏中也有所体现。
  这样一来,我们就明确了课堂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逐个突破,效率相对来说也会高一些。就拿辨析宾语前置句和定语后置句来说,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宾语和定语的概念比较模糊,语法知识比较欠缺,所以我就从词性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及常见用法等方面对学生作了详细的讲解(只讲宾语和定语,其它的暂时不管,以免学生又跟别的内容混淆)。表面看来,这节课的内容可能单调了一些,但我觉得这是值得的,最起码课上学生掌握了实实在在的内容,这从“形成性测试”的完成情况也可以反应出来。
  “形成性测试”的题型跟“测定性评价”并没有多大区别,但在内容的选择上更丰富、更具拓展性了,因为我们要通过它来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比如同样考“以”字的一词多义,但在例句的选择上范围更大,有初中学过的,也有高中学过的,甚至还涉及到课外的,看看学生是否能做到举一反三。把“形成性测试”结果跟“测定性评价”比较了一下,“以”字的用法在“测定性评价”中的正确率为15%,而在“形成性测试”中的正确率为48%,虽然这个数字还不尽如人意,但这已经是一个飞跃。在这里有一点要强调一下,就是在“测定性评价”和“形成性测试”的题目设置上,需注意内容的相关性,也就是说两者的题目要相关联,不然课堂上针对导学案上的问题进行了讲解,课后的测试没有检查相关内容,那课堂讲授的效果体现在哪儿呢?学生的积极性又如何调动呢?只有把两者关联起来,学生学起来也有目标,学完之后也能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刚开始尝试导学案模式教学时,可能会费点时间,费点精力,也可能会觉得教学进程会慢很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我们编制导学案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导学案模式教学的作用逐渐显露出来。首先,真正实现了向语文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目标。因为从导学案本身就能看出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哪些,对学生来说一目了然。在选择题目时,都是经过多次反复的探究后设计的。在选择练习题时也是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掌握程度进行练习,使学生全面进步。其次,课堂学习内容更具针对性,学生学习方向相对集中,对所学知识更容易掌握,虽然一节课上积累的知识有限,但如果每节课都能高效完成,一学期下来学生的收获也是可观的。
  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有利就有弊。导学案教学模式对于学习主动的学生来说,如鱼得水,而对于学习上相对被动的学生来说,则是雪上加霜,课前对即将要学的知识不能及时了解,课上听讲的时候就会磕磕绊绊,久而久之,学习越来越落后,长此以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会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我们十分头疼,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作者单位: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其他文献
一  站在北京东长安街1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的门口,丁平仰望天空。他喜欢看蓝天,看那些无拘无束、变幻莫测的白云。他总觉得,人的心也该是这个颜色,湛蓝如洗,清澈坦荡。  时间是个匆匆而过的信使,留给我们的都是打了标签的信件。我们在回顾过往的时候,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往往是这些标签。比如2008年,除了奥运会这个重大事件外,似乎再无其他标签。但实际上,那一年发生了无数大大小小的事情,在醒目的标签下
中国“五四”时期的小说家中尤以鲁迅先生实现了启蒙思想家和富有创造性的小说家之间的完美结合,他以无可比拟的震撼力量影响和推动了时代的发展,表现出理性的巨大力量。笔者试以叙事学的方法,从其小说的场景、内容和话语的繁复处,重新审视《祝福》理性融进形象叙述所产生的巨大魅力。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繁复”不同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概念,它是指叙述频率中的一个概念,是一种修辞手法和叙事方式。杰拉尔·日奈特认
庄子的文章有着汪洋恣肆的想象,奇谲隽永的寓言,独特深刻的思想,向来以难解著称。然而两千多年来,阅读者从他的博大浩渺中,总能够找到与自己心灵契合的东西,在会心一笑后穷追不舍,往往有欣然忘食的愉悦。而作为《庄子》总纲的《逍遥游》,更为人津津乐道,起笔直写大鹏翱翔于浩茫辽阔的天地,先声夺人。它仰望苍天,无边无际;俯视人间,一无所见。这个极度夸张的寓言创造了大鹏展翅的澄明境界。  大鹏颠簸沧溟,扶摇青天,
民间传统歌舞艺术的瑰宝——安徽花鼓灯在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地发展与创新。  花鼓灯艺术起源于夏代,发展于宋代,明清时期盛行于世。花鼓灯的音乐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集民间综合艺术之大成,熔舞蹈、灯歌、锣鼓、小戏于一炉,素以节奏明快、气氛热烈奔放、姿态优美、表演细腻、富有艺术魅力而著称,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每逢传统佳节、庙会、农历节气和五谷丰登之时,人们都会梳妆打扮一番,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形
3月3日至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开幕  3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应出席委员2158人,实到2149人,符合规定人数。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汪洋、张庆黎、刘奇葆、帕巴拉·格列朗杰、董建华、万钢、何厚铧、卢展工、王正伟、马飚、陈晓光、梁振英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说好了七点半在酒店的餐厅碰面,大家一起吃早饭,然后出去逛逛,结果,我发现我是最实诚的那个。早饭都快吃完了,那三位也没见人影。其实我早该想到是这种情况的,上大学的时候,这三位就没有守时的习惯,我以为这些年的历练能让他们改变一些呢——是我想多了。  艳秋是我们大学时代的系花,那时我们俩一个宿舍,好得形影不离。现在想想,她之所以那么喜欢和我在一起,大概是两个原因:第一,我不算太丑,跟她在一起不会让她显得
无论是羁旅不归的迁客,还是漂泊异乡的游子,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对这方土地都有一股浓浓的情思,那就是乡思。  他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是一样的,但不同人的不同经历,使得他们对这种感情的表述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首先,感情的触发点不同。作客他乡者的思乡之情,在平时自然也存在,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媒介,就很容易爆发,甚至一发不可收。总的来说,引发作客他乡者思乡的媒介主要有以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是同时入选人教版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名篇,这篇辞体抒情诗,不仅是陶渊明一生从仕到隐的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归隐”主题的巅峰之作。欧阳修甚至曾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对于文中“复驾言兮焉求”一句,两个版本的教材均将其中“言”字注释为“语气词,无义。”既是无义的语气词,当然可以在理解和译文时忽略不计。但是我们知道,“言”本身作为指事字,其最本
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环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在显性课程的实施中,语文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时刻都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众所周知,人们在通过言语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同时,也常常运用非言语行为将信息输送给对方。有关言语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交际中,约有37%的内容靠非言语行为表达。这就是说,非言语行为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果人们的交往仅仅局限于言语,那就不仅缺乏趣味性,而且人
最近在教材中读到了两篇欧阳修的文章:《六一居士传》《与尹师鲁第一书》。在对两篇文章进行分析时,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就是欧阳修在对待“酒”的态度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中我们似乎可以窥见其官场心路的一个变化。  为了进行更全面的分析,我又找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文,与这两篇文章一起构成一个系列,以这三篇文章中的“酒”为线索来分析和探究欧阳修一生的官场心路历程变化。因为按照写作时间排序,《与尹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