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村级治理的优化路径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ma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格局,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实践问题。治理转型背景下,村级治理陷入主体性弱化和治理成本外部化等风险,本文基于湖北省A村的调查,发现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是组织动员村民参与、实现村级治理有效的可行路径。遵循村庄本位的治理逻辑,乡村治理共同体通过权力、责任和利益分配规范共同体内主体行为,整合共同体内主体优势,激发共同体内主体动力,确保基层政府、村干部和村民作为价值、行动和利益共同体在村级治理中的一致行动力。这一治理实践表明,凝聚多元主体目标共识,资源输入再造集体利益联结,组织化策略吸纳村民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奋斗”二字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及的高频词。围绕“奋斗”,习总书记从目标维度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世界大同而奋斗的目标,从主体维度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大众、广大青年是奋斗的重要力量,从实践维度指明了艰苦奋斗、共同奋斗、接续奋斗是奋斗的重要方式,形成了富有时代特征、逻辑性强的奋斗思想。这为新时代我们以新的精神状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也为新时代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提供了精神动力。
《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章的句读与理解,古来分歧不一.从文法、义理、语言等多层面综合考察,“与”字不能理解为并列连词,只能理解为动词义.这句话的基本意涵在于:孔子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高校内部的管理事务,又是社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构成其战略地位的两个层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地位进行了深刻论述。从高校系统内部来看,他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从社会系统来看,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地位,必须全面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
“放管服”改革是一场重塑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的改革,它顺应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提升了监管水平,改善和优化了政务服务。伴随改革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放管服”改革也暴露出系统谋划不足、监管权责边界不清、相关部门协同不足、信息数据系统不兼容等问题。协同治理理论关注治理主体多元化、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协同机制的构建以及外部协同环境的搭建等,为“放管服”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新时代,要以人民至上的治理理念为“放管服”改革的价值支撑,加强协同治理的技术和制度支撑,营造协同治
2017年是高校职称评审权全面下放第一年,由于地方高校因在大学制度建设、职称评审经验等方面与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高校有着诸多不同的特点,因而其在职称评审中凸显的问题尤其值得重视。当前,部分地方高校在职称评审时存在着促优汰劣及激励功能弱化、职称评审标准不够完善、评审责任追究难、评审程序不完善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监管信息与放权信息不对称使部分责任人不知法而违法,二是评审标准、程序不完善易误伤优秀从而降低其获得感,三是以往类案的过轻处罚易引发效仿带来不良影响,四是职称评审中的微腐败问题还未引起足够重视
从概念整合的视角出发,对新“被XX”构式的在线意义建构模式进行探讨的结果表明,传统“被”字句所在的心理空间Ⅰ和事件XX所在的心理空间Ⅱ经过概念整合会形成新的深层语义结构:受事NP1+被+(隐性使役者NP2)+(隐性主要谓语)+显性次要谓语,并进而产生三种主要构式义:“被谎称”“被强迫”和“遭受”。
在学界以往有关基督教文本的学术研究中,传教士出版的著作和所创办的报刊是学界研究的重点所在,与此相关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已不可胜数,在此自不待言.但有关《圣经》翻译在
期刊
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修订)》的通知,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将之落到实处是这一更高要求实现的关键。遵循研究生培养规律,立足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的目标、学程和任务的基础,对其实践教学的模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与应达到的标准进行了论述,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是活动教育模式,该模式具有经验性、发现性、实验性特征;其实施路径应基于学科特色,要把好关键节点,进行数量和质量、管理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其保障体系
康德通过对“审美”与“感性”的互通,使近代美学回归到其理论本义——感性学。但是由于康德对鉴赏判断的必然性根据的探讨,追溯到了“共通感”这一主体的先天条件上,导致其走向一种思维含混的形式美学,其实质是对商品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辩护。在马克思的社会哲学建构中,唯物史观向感性世界的回归包含了重要的美学向度。通过将感性内置于现实的社会生产中,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内蕴了一种对审美意识形态的社会批判,其对感性的重构呈现了基于现实的社会生产所把握到的社会内容,美学也由此提升到审美形式与社会内容相统一的层次上,构成了马克
传统观念中对男女两性角色和德性的要求,并不是天然如此的,而是随着父权制社会的形成及父权制的巩固,在其秩序性的构建过程中被塑造出来的。从逻辑上来看,其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首先,强调严格的男女之别,并从社会生活、礼仪制度、思想意识等层面进行渗透和强化;其次,将男女和阴阳相比附,使其成为一种类似天道的自然法则,由此获得了哲学层面的支持;最后,将男女、阴阳与一些位置角色和个性、德性相比附,最终形成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男主女从、男刚女柔、男动女静的角色和德性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