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节目中明星与民众的互动方式研究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CHUN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自2012年大红大紫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真人秀节目的特点在于真实,在节目规则中,明星参与者通过自己的判断和选择,用自身的努力去推动情节的发展。明星参与者与民众的直接互动是真人秀节目的一个重要特色和亮点,不仅增强了节目的观赏性,也使节目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更为观众所喜爱、所认同。同时,明星在与民众互动的过程中,也将自己更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从而达到“真”的目的。《了不起的挑战》源自韩国真人秀节目《无限挑战》,在舍弃一些综艺、游戏成分的同时,更着重于明星在各种生存环境中的生活体验和各行各业的工作体验,旨在传递社会正能量。节目在央视播出后,即广受好评。其互动方式多样,别出心裁,也发人深思。为此,本文以《了不起的挑战》为例,重点围绕“师徒”式、“身份互换”式和“助人”式等三种互动方式展开了研究。
  一、“师徒”式互动方式
  “师徒”式互动方式作为《了不起的挑战》中明星与民众互动的主要方式,在明星参与者需要学习相应的工作技能来完成挑战时,就需要相关行业、经验丰富的师傅来对他们进行教导。例如第二期《极限打工》中,绝壁清洁工师傅教导撒贝宁攀爬技巧和搜集垃圾技巧;矿工师傅教导岳云鹏挖煤、钻孔、坐猴车技巧;棒棒工师傅教导沙溢、乐嘉接活和挑担子的技巧等。明星参与者的学习能力较强,师傅们的讲解也是通俗易懂。但是工作过程中却着实考验了明星参与者的体力、耐力和毅力,需要他们竭尽全力才能完成。师傅们的工作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导,他们同时还担当着保护、协同、指引的工作。例如绝壁清洁工师傅一方面要搜集垃圾,另一方面还有保护撒贝宁的安全;矿工师傅则在指导岳云鹏工作的同时,还要和他一起合作挖煤、打孔,更是作为长者来安慰岳云鹏在矿井中压抑不安的内心;棒棒工的工作看似简单,但如何接活、讨价还价,如何最省力地背扛货物、挑担子,都需要师傅对徒弟一步步引导,当货量较大时,则是师徒齐上阵,师徒同心,其利断金。
  “师徒”式是真人秀节目中,明星进行职业挑战时,比较典型的与民众互动的方式。从学习效果来看,《了不起的挑战》中各位明星都能快速掌握师傅教导的工作技巧。一方面是由于明星参与者的学习能力较强,另一方面是因为师傅们都是多年的从业者,拥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在明星挑战过程中,师傅从始至终都伴随他们左右,一方面如上述所说是继续引导并保护徒弟,另一方面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位拥有多年丰富经验的普通劳动者是如何工作的,从而使观众对这些普通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普通的劳动者有了更深的敬佩。“师徒”式在《了不起的挑战》节目中多次应用,不仅使明星学习到了相应的工作技巧,完成挑战,更展现了普通劳动者的风采,让观众认识到平凡生活的艰辛与伟大,认识到普通劳动者的了不起。
  二、“身份互换”式的互动方式
  明星参与者与民众进行身份互换,民众成为参与者进入节目进程,而明星则获得民众的身份,去体验他们的工作生活。第六期《他人的人生》中,岳云鹏与刘云鹏进行身份互换,刘云鹏参与到团队中进行人机大战,岳云鹏则接任刘云鹏的泰国汉语教师工作。明星体验普通人的生活,是真人秀节目中经常见到的,但是令其毫无准备,尤其是去其他国家,从事一份陌生的工作,则是罕见的;民众协助明星完成任务是经常见到的,但是民众直接作为参与者的一员完成节目,则是不多见的。身份的互换,对双方都是极大的挑战,二者都需要在陌生的环境中,完成陌生的任务,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更何况任务本身的挑战性极大。岳云鹏不仅需要完成对他来说非常陌生的教师工作,还要克服与泰国人民交流不便的困难;刘云鹏则不仅需要融入到团队中去,还要面临人机大战这样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岳云鹏和刘云鹏最终都圆满完成任务,这是他们二人全身心投入,积极迎接挑战的成果。而《了不起的挑战》导演组能别出心裁地策划并顺利完成挑战,更是难能可贵的。
  “身份互换”式互动是节目组的一个创新点,明星和普通民众完全的互换身份,没有一点拖泥带水,也没有一点逢场作戏。由于导演组的一贯作风,岳云鹏丝毫不知道本期的挑战任务,甚至单纯的以为是去泰国游玩,而接到任务后准备时间也只有短短的一晚上,因此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岳云鹏,一个积极思考,迎难而上的“小岳岳”。刘云鹏虽然事先知道挑战任务,但是从普通民众到摄像机前的明星,这样巨大的反差,不是一点点的准备工作就可以弥补的,但是我们仍从节目中看到一位很快融入团队,并通过自己努力顺利完成挑战的刘云鹏。真人秀节目中,身份互换只有来得彻底、来得干脆,才能让观众看到参与者真实的一面,加深对参与者的了解和理解。
  观众在看到一位普通民众加入到明星队伍中去完成挑战任务,自己也会有较强的情景带入感,设想如果是自己去和明星组队完成任务,自己应该如何做,并且与节目中参与的民众做法进行对比。而观众在看到一位明星去从事一份陌生环境的陌生工作的时候,一方面感受到言语不通的痛苦,另一方面也体会到工作的不易,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观众,明星刚工作时的惶恐不安与热切期待,则唤起了他们深深的共鸣。观众在看到身份互换的二人完成任务的同时,不仅会有很强的情景带入感,也会有深深的反思:即使是娱乐性很强的明星,他们的工作也并不轻松,他们在完成节目组安排的各种任务的同时,还要考虑节目的娱乐效果、观赏效果和社会效应,而并不只是简单的娱乐;普通的工作,如教师、技工等,都是我们身边的工作,但是这些工作或简单或困难,都只有用心去做,才能做好,工作不分三六九等,只要做好,就是了不起。
  “身份互换”式互动是《了不起的挑战》中一个大胆的做法,因为它的突然性,而且跨越了国度,跨越了行业,极大地增强了任务的挑战性。导演组如此安排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的自信与挑战精神。明星与普通民众的身份互换,可以极大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并引发人们深思,加深对明星和普通劳动者工作的认识,带动社会正能量:做好平凡的工作,就是了不起。
  三、“助人”式互动方式   真人秀节目中,多为民众帮助明星参与者完成任务,或者明星去帮助一些弱势群体,却很少见到明星参与者为了实现普通民众的一个简单心愿而大费周章。第十期《咱村那些事儿》中,沙溢、尼格买提帮忙将家乡特产送给在外打工的小姨,完成了小姨和家人的心愿。家里的人思念小姨,小姨也想念家人,他们对彼此的思念,除了电话之外,再找不到其他的方式。对于明星来说,通过飞机送一份特产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对于异地他乡的小姨,就如同天降甘霖,因为这不是一碗简单的竹笋炒肉,这是家乡的味道,是家人的思念与寄托。能够对一户普通人家的一个简单的心愿,伸出援助之手,更是体现了人性的关怀,人间的温暖。
  导演组能够不落俗套,不是像其他节目一样,选择养老院、孤儿院等弱势群体作为帮助对象,而是选择普通劳动者,完成他们的心愿。诚然,弱势群体需要大家的帮助,需要社会的呵护。但是对于普通劳动者,他们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坚持,默默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也切实需要我们的关注与帮助。大多数的观众都是普通民众,从事着普通的工作,他们和节目中的小姨一样,每个人都有小小的心愿,但是碍于自己的能力或者其他种种原因而不能实现。节目组的这种做法,使大家切身感受到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注,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同时,观众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也会由此反思,从而去关心、帮助身边的人,社会也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节目组选择劳动者作为帮助对象,一方面唤起了人们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普通劳动者对自身工作的认同,在引发观众共鸣的同时,也洗涤了观众的心灵,提高了观众的认知。这是民众互动中创新性较强、出发点较高的一种方式,节目组不仅帮助了普通民众,更使得观众的心灵得到升华,传递了社会正能量:不仅要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也要关心广大普通劳动者,关心身边的人。
  结语
  《了不起的挑战》中,民众互动的方式还有许多,但无论是上述三种方式,还是其他种种,都可以看出,导演组对于民众互动是精心谋划的。本文选取了比较典型的“师徒”式、别出心裁的“身份互换”式和充满温暖的“助人”式三种方式进行研究。“师徒”式中,民众作为明星的师傅参与到节目中,在让观众感受明星挑战的趣味和拼搏精神的同时,也加深了观众对普通劳动者的认识。身份互换中,民众和明星进行身份交换,让普通民众带着广大观众去感受明星在节目中的趣味与辛苦,也让明星感受到普通工作的快乐与不易。助人过程中,节目组选择普通民众作为帮助对象,使民众感受到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注,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上述三种方式都无一例外地拉近了明星参与者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令观众感受到明星真性情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注。在明星与民众互动的过程中,一方面明星面对挑战表现出来的耐力、毅力和团队精神让我们折服,另一方面他们也带我们走入平凡民众的生活,感受普通劳动者的伟大,感受平凡生活的了不起。
其他文献
[摘要]以味觉视觉化为审美趣味的电影已屡见不鲜,但如何把嗅觉影像化、审美化,却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审美探索。德国电影《香水》运用时空光影、画面声音等视觉造型元素开启了一次神奇的嗅觉视觉化之旅。  [关键词]电影《香水》 嗅觉 视觉化    近来,以美食为主题阐述情感、触及人性的电影愈拍愈热,有逐渐被定型为一种新的类型片的趋势。仅仅近期影院上映的电影就有法国的《美味情缘》、韩国的《食神争霸》、中国的
摘要 《三峡好人》以三峡移民搬迁为背景从两个向度展开了对社会人生的批判:一是揭示出当代社会上层与底层之间存在的经济差距和情感隔膜,表现了现代底层人们在物质贫乏的环境中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坚韧的抗争;二是表现了现代人的精神被物欲所奴役而迷失,人们在精神家园的追寻尤其是美满爱情的追寻过程中陷入困境。人们对自己生存家园和精神家园的追寻是一种可能付出生命代价的高难度的追寻,但就是在追寻中生活呈现出崇高,呈现出
[摘要] 古典名著的影视改编,是一个带着镣铐跳舞的过程,此过程势必会形成对于原著母本的选择性应用,发生叙事重心转移以及情节结构改变。因此,古典英雄形象的荧屏呈现也随之产生与原著或多或少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英雄的时代性特征,以及英雄精神的本质内涵。  [关键词] 名著改编 叙事重心 情节结构 英雄形象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1.0
摘要 动画片中的电影思维,是一种与一般电影不同的独特的电影思维方式,它的思维独特性是由动画电影本性所决定的。动画作为影视片种之一,是由美术和影视两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它是以电影视觉思维方式为基础内容、以美术造型规律为手段营造情境,它具有造型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电影思维 假定性 画面节奏感 形态家庭    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它的思想性、艺术性或观赏性都是通过一定的技巧体现出来的。电影
一、影视声乐的构成和与影视题材的关系    影视声乐包括影视作品的主旋律、背景音乐等,同时还包括歌曲,本文研究的影视声乐主要以影视歌曲为对象。影视歌曲由主题歌和插曲两个部分组成,两者都是以歌词与旋律结合的形式,在凝练、概括的艺术表达中。强化和延伸主题,展示人物的情感和命运,成为故事发展的推动器。主题歌往往是对影视剧内容的一种高度概括,概括的内容不同,剧情展开的方式不同,采用的艺术处理方式也会丰富多
摘要 我国情景喜剧今年来发展很快,《武林外传》正是其中优秀作品的代表。它的热播绝不仅仅靠着外部的包装,无厘头的搞笑和现代元素的注入,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它弥补了观众在当今的情感需要并在情节上很好的创新,热播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关键词 陌生化 亲情主义 张力 错位    2006年1月2日晚八点半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在中央八套开播,随着《武林外传》的热播对它的褒贬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它只是迎合了
[嘉宾]万玛才旦  [对话嘉宾]李道新  [整理]温斐然 辛垠锡  一、文本的转换  李道新(以下简称李):万玛导演在藏语和汉语之间的转换及两种语言在小说和电影当中的呈现,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您自己在母语写作和汉语写作两者之间是如何选择的?在这两者之间的转换中有何体会?  万玛才旦(以下简称万玛):我在选择语言的时候会考虑到现实层面的意义。当这种题材涉及藏地的现实或者语言状况的时候,我会选择用藏
摘要 影片《色·戒》是李安导演的又一力作。影片忠实再现了张氏的一贯风格,以世俗的审美,实现了对宏大家国叙事的解构。即使《色·戒》的背景放在了抗日这样一个大的政治背景之下,张爱玲在她的创作中也从来没有将得救的希望寄托于社会革命和某种意识形态上,反而是把关注的重心放在了饮食男女的日常生活上,通过现代人浮华背后朴素的底色来把握变化的人生。  关键词 世俗 家国 解构    《色·戒》是李安导演的又一力作
[摘要] 由李安执导、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影片《色·戒》,将叙事重心回归到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全盘过程上,着力填充原著叙事所留下的空白。作为对原著的一种解读,影片《色·戒》存在一些对张爱玲作品理解上的偏误。电影重塑和颠覆了原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其主题意蕴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原著。  [关键词] 《色·戒》 叙事 比较    电影《色·戒》的公映以及引发的热烈讨论,无疑是2007年最受人关
【摘要】一部电影的叙事视角不只是故事展开的方式,它还是评价视角,叙事者的情感态度、价值立场不只存在于故事中,还通过叙事形式得以体现。一种视角,或许开启了一个被封闭的历史空间和历史想象。电影《南京!南京!》采用日本军人的叙事视角,这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因此带来不少误读和质疑。这一新颖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背面,获得了“历史真实”和认识我们自己的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电影《南京!南京!》 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