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孕妇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与分析

来源 :检验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uu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正常孕妇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特点,建立本实验室正常孕妇血浆D-二聚体的参考区间。方法选取正常孕妇664例、非孕正常女性对照者100名(正常对照组),产后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静脉血栓患者18例。将正常孕产妇按孕周分为5组:(1)孕<20周(127例);(2)孕20~32周(86例);(3)孕32周至临产≥32周(191例);(4)产后第1天(130例);(5)产后第2天(130例)。采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凝血仪检测所有正常孕妇及正常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确定相应的参考区间。孕妇D-二聚体浓度呈偏态分布,采用百分位数(P95)表示参考区间的单侧上限。采用建立的参考区间评估18例产后发生DIC或静脉血栓孕产妇的D-二聚体水平,验证该参考区间的有效性。结果 D-二聚体随着妊娠期的延长逐渐升高,从20周开始至32周逐渐上升,32周以后升高幅度最大,孕<20周组、孕20~32周组及孕≥32周组D-二聚体参考区间分别为<1.54 mg/L、<3.46 mg/L及<4.96 mg/L;分娩过程中D-二聚体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产后第l天急剧升高,至产后第2天明显下降,基本恢复至妊娠末期水平。产后第1天及产后第2天参考区间分别为<11.76 mg/L、<5.87 mg/L。5组间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正常对照组和孕妇组D-二聚体浓度低于排除DVT临界值(0.5 mg/L)的比例分别为92.3%、55.1%、7.0%、1.0%、0.2%和0.7%。采用上述参考区间评估18例产后发生DIC或静脉血栓孕产妇的D-二聚体水平,均为阳性结果。结论初步建立本实验室正常孕妇血浆D-二聚体参考区间,妊娠中后期D-二聚体已不具备特异性,不能作为排除诊断依据。
其他文献
《中国药店》杂志在2006年第4期刊登了有关儿童用药零售渠道的调查,本次调查问卷的有效问卷包括上海致联市场研究公司(IMS-URC)负责完成的访问问卷和药店工作人员邮寄回来的问卷
针对断面面积近100 m2的大采高支架换装硐室,采用现场观测、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其变形破坏机理:硐室断面增大致使围岩破碎区、塑性区增大,超大断面硐室塑性区半径达到普通断
以南襄盆地、湘鄂西、渝东等地区的5个页岩气试验区块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地质参数对页岩气富集程度的影响,建立了页岩气勘探开发评价优选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裂缝系统复杂。根据常规水力压裂经验进行的地层改造效果时好时坏,难以解释。因此迫切需要对煤层气水力压裂机理进行研究,深入认识煤层气压裂裂缝起裂和
现代新型计算工具计算器教学时务必高度重视。计算器在教学中具有双重作用。为克服计算器所带来的弊端,在教学中可采取多种途径,使学生合理运用计算器,提高计算分析能力。
整合LAMS和Moodle应用于技工学校E-Learning平台,设计基于LAMS和Moodle平台一体化教学流程,构建以“学生主体,任务驱动,小组协作,教师指导”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积极调整教学策
合理地运用分角色朗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要结合文本特点、做好充分准备、教师予以正确的指导,能够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搭建平台。分角色朗读的作用绝不局限在调动学生的积
目的探索阿莫西林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特点。方法选择54例在我院接受阿莫西林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研究其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给药方式和给药剂
烟草企业是我国烟草行业的基层构建,主要包括:涉烟企业和非烟企业。目前,我国烟草行业正处于稳定运行中,但烟草企业中存在的采购管理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因此,本文分析了提
<正>近年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患者不断增加。由于患者自身特点,其恶性肿瘤发病率居高不下。有研究显示,膀胱癌在MHD患者中的患病率为3.8%。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