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与体育人才培养的有效结合探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urr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体育教育以及体育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时代发展以成为高校体育教育领域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以及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其次简单介绍了对高校体育教育以及体育人才培养进行有效结合的途径。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育 体育人才培养
  高校体育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能够适应并且促进社会发展的体育人才,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便是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以及新技术改革所带来的严峻挑战,面对现在汹涌袭来的改革潮,高校体育教育也应该解放思想,将高校的体育教育和体育人才培养进行有效结合,积极培养能够满足21实际人才规格要求的体育人才。
  一、高校体育教育与体育人才培养现状
  (一)传统的教育模式
  高校的体育教育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仍旧较为传统,没有摆脱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仍旧是枯燥的说教式教学方式,老师在课前已经做好了教学计划,上课也完全按照教学计划来,还潜移默化的将自身的理解完全强加于学生,完全脱离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题地位,失去了教育本该有的弹性。
  (二)人才培养规格单一
  高校体育教育方面对人才培养的规格也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并没有应变性。在市场经济之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较为单一,一般都是通过国家下达命令,然后高校实施国家所下达的指令,在人才培养方面走的都是固定的套路,并没有一定的机动性。尽管我国现在已经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仍旧没有摆脱旧的观念,对体育人才的培养大多是朝着体育教师的方向进行培养的,这便使得各地的体育师资开始逐渐饱和,高校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的就业率也不是很高,这便造成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不容乐观的局面。
  (三)忽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无论是理论课程的学习还是实践性的课堂,均采用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在学习中,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创新性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学生的发展应该是老师进行工作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自身专业的发展进行提升。而现今的高校体育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便是忽略学生以及学生研究的倾向,而且教师在教学的内容中也并没有体现出新时代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二、高校体育教育与体育人才培养的有效结合
  (一)建立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人才培养的规格较为单一,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应该打破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建立多元人才培养模式,而且还应该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混合型设置的方向进行发展,在学制配置上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对待,施行弹性学制,对学生们进行分流培养,从而培养出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所需要体育人才,进而可以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
  (二)强化教师资格认证
  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实行教师技能合格证的体制,对于一些没有合格的学生不能参加教育实习,在进行体育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且设定严格的制度标准,只有学生们达到学分要求时才可以毕业拿到学位证以及毕业证。并且应该将职后培训与在校考核相互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还应该将强两者之间的联系,为21世纪的体育基础教育以及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三)具体落实学分制
  目前,世界已经兴起一股实行学分制制度的热潮,自从学分制产生以来,它越来越体现出其对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随着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多元化,只有真正落实学分制度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学分制能够很好的将竞争机制带入教学管理中,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以及体育人才培养的有效结合,促进教学相长,使得教学内容也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促进教学方式的改进。因此,目前应该积极探索体育教学管理的新方法,比如说现今出现的双学位制度、跨系选修制度等等,使得学生能够在确保自身专业学业完成的情况下,申请辅修另外一个专业,使得体育人才培养的路径也逐渐被拓宽,拓展体育人才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使其越来越能够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四)重视实习实践环节
  实行高校体育教育以及体育人才的培养最不可忽略的便是对学生们实习实践环节的重视。现今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一些实践课程主要是以体育实习、见习为主要方面。而现今的体育教学实习,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学生们在实习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专业指导,时间也过于短暂,因此实习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体育教学人员,或者开设专门的讲座对学生们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始终坚持以体验为基础,实践为目的的,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实践环节,为学生们搭建更为广阔的实践教育平台,将高校的体育教育与体育人才的培养进行完美结合,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和体育人才的培养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旧的教育模式、人才培养规格的单一化以及忽略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等问题,均制约着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该注重将体育教育和体育人才的培养进行完美结合,利用新的教学理念对体育人才进行更高一层的培养,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佩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4).
  [2] 肖威等.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需求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
其他文献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倒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
目的:对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64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疑为PE的患者64例,取仰卧位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肺动脉段、叶、亚段,分析诊断结果.结
摘 要 高职院校有着自身的特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高职体育教学。只有真正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技术性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之后从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实情、理论教学、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进高职体育教学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高职体育教学 问题 改进措施  因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虽然是属于高等教育的范
摘 要 学校体育是以体育运动的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体方面施加一定的影响,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的一种教育过程。而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为规定的目标,着眼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为了更好的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认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要进一步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学校体育 意义  素质教育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积极影响,
目的:对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用于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准确性及可行性予以研究,为其临床推广提供支持.方法:选取201 5年3月-2016年3月间我院门诊诊治的疑似发热疾病患者98倒为研究对
摘 要 体操课程是体育院(系)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必修的课程内容之一,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当今时代教育的主题,体操教学通过自身特有的形式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新的形式下,以新的形式,新的教学思维,改革体操教学的方法和内容,赋予体操教学新的活力。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 体操普修课 创新能力 途径  一、传统体操教学的问题  体操运动不但能塑造人的身型,更能够培养人的坚强、勇敢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与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防治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常规药物治疗应用于
目的:讨论应用四维超声Stic技术对胎儿卵圆孔内径的测量值与普通二维测量值的对比,分析应用stic技术对卵圆孔形态特征的观察结果:186倒胎儿中卵圆孔二维测值大小与四维stic技
摘 要 排球运动是我国和世界开展的比较普遍和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深受各层次人们的喜爱。学校排球也是普通高校普遍开设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之一。近年来,普通高校实施了体育选修课教学,学生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体育课,由于排球自身的特点、竞技化的排球教学、学生怕脏怕疼等等因素限制了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校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中排球对大学生的吸引远不如篮球与足球,排球运动在学校体育日渐式微,排球教学与训练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