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力布亚 巴扎的诱惑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的巴扎,囊括了各民族的贸易习俗、生存状态、痛苦欢乐,并将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沉积在阳光之中,使你行走在巴扎上总能闻到尘土味、禾香味、果香味、烤肉孜然味与阳光味混合而成的巴扎味。
  巴扎上的人们,有时像阳光一样明亮,有时又忧郁得像被沙尘暴遮阴了的灰暗茫然。但无论如何,置身巴扎的你,很快就会浸染于那个群体的质朴率真、诙谐幽默、快活奔放中。
  尽管历史的大书飞速翻动着页码,新疆的巴扎一天天变换着新貌,其独特奇异的魅力却总是吸引着人们追寻的目光。
  浪巴扎 恣意徜徉
  北京最古老、最著名的商业闹市区“大栅栏”,素有“繁华市井何处有,大栅栏内去转游”的美誉。而新疆的巴扎也曾记作“八栅”、“把栅”,至于它是否也与京师的“大栅栏”一样,因街巷道口建有木栅栏而得名,今已无从核查。但来源于维吾尔语“Bazar”之音译的巴扎,往往被译为集市、市场之意。此外,在俄语中,“集市”的发音即为“巴扎”(базар);在英语中,“巴扎”(Baza)则特指东方国家的集市、市场。到底是谁借用谁,只能留待专家学者去考证了。
  毋庸置疑的是,巴扎对于新疆人尤其是当地维吾尔族群众而言,有着比集市、市场更为广泛、更为深远的意义,它与内地的“墟集”、“会市”不是同一个概念。就像“大栅栏”是古都北京重要的人文瑰宝和文化资源一样,遍布新疆城乡的巴扎不仅是商贸活动的场所,更是绿洲文化的缩影,是一部涵盖流通经济、社会交往、技艺展示、美食娱乐的百科全书。
  内地人“赶集”,新疆人“赶巴扎”,尤其维吾尔人更是把“赶巴扎”的活动视为传统习俗予以世代相传。
  内地人“逛街”,新疆人“逛巴扎”,特别是到新疆旅游的中外宾客多爱“逛巴扎”而领略西域风情。
  有趣的是,“赶巴扎”、“逛巴扎”到了新疆人口中,竟然演绎成一种形象、写意的说法:“浪巴扎”。
  浪,原本是指波浪——由于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水的涌动。
  浪,依恋着岸边,却总向大海的中心跑去。由此延伸,“浪巴扎”的“浪”,是比喻没有约束、自由随意地到处遛,这里的一个“浪”字,惟妙惟肖地描摹并迎合了巴扎悠哉游哉、尽情尽兴的特性。
  据悉,起初巴扎天的日期源自民间的约定俗成,如:周五或周日作为巴扎天。后来,一个星期的七天天天都是巴扎天,因为巴扎天轮流出现在了不同的绿洲区域——不仅人烟稠密的县城有巴扎天,各乡各镇也各有各的巴扎天,就连荒漠深处的小村庄都有了自己的巴扎天。于是,不同时段在不同片区出现的巴扎天,被人们集结、架构、综合之后,形成了分别出现在每周七天的周一巴扎、周二巴扎、周三巴扎、周四巴扎、周五巴扎、周六巴扎、周日巴扎。于是,分布在不同绿洲区域内的乡村,甚至被人们用巴扎天的日期来命名,如闲拜巴扎(周日巴扎)、聚满巴扎(周五巴扎)等等,这“闲拜巴扎”、“聚满巴扎”就成了村名,即使这个村的巴扎只不过是在碱滩一隅席地铺开的巴扎,也不会影响这个村巴扎的知名度。
  而每个巴扎天的巴扎,都是盛大节日的欢庆会所,于是乎,便有了如此这般的热闹场景:
  仿佛四里八乡的人员全体出动了,赶车的、骑驴的、步行的……一个挨一个,一个挤一个,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黑压压,密麻麻,潮水般涌向巴扎,将通往巴扎的翻浆土路和巴扎内部拥堵填塞得满满当当、乱乱哄哄。那马车、牛车、驴车装着羊只、木柴、粮食、蔬菜、水果,或者围坐着一家老小;活泼泼的毛驴子驮着东西或者被人骑着;步行的人有光脚的有穿鞋的,男人肩上搭着羊毛捻线编织的褡裢,女人腋下夹着印花布包裹……但见尘土飞扬,但闻人喧畜鸣。
  在上世纪80年代的巴扎上,农民是主角。农民们将自己生产的各种产品拿到巴扎上换回自己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农民与农民之间进行着最直接的以物易物各取所需的平等交换。巴扎上有专业生意人但主体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农民们售卖自己种植、养殖的农副产品,甚至一堆胡萝卜三把芹菜四个鸡蛋就可以摆一个摊儿。
  由于散布于戈壁大漠的绿洲相对隔绝与封闭,居住绿洲依靠种植庄稼饲养牛羊过活的新疆人尤其是当地维吾尔族农民,对巴扎的感受与需要是极其深切的。外地人也许很难体会和理解这一点。但如果你想要真正走近新疆,就一定要走近绿洲,而要走近绿洲,就必须去“浪巴扎”,因为巴扎是绿洲文明的说明书。虽然时代的发展渐渐改变着绿洲的落后与闭塞,也使巴扎的样貌发生了改变,但巴扎作为绿洲重要的政治、文化、宗教活动中心,始终是解读新疆的最佳切入点。所以,找个时间、找点空闲去“浪巴扎”,是非常值得的。
  新疆的巴扎实在是极富人间气息,可谓无所不包、无奇不有:骡马市、鸡狗场、土产摊交织;车鸣、驴叫、人喊交响;有吼的,有跑的,有斗的,有玩的;有用的,有看的,有穿的,有戴的;有说的,有唱的,有弹的,有敲的,有各种麦西来甫让你跳个够。吃的东西就更多啦:蒸的、煮的、炸的、煎的、烧的、烤的、凉的、热的、荤的、素的,有的你听过,有的你想过,有的你见过,可就是没吃过……
  “浪”这种包罗万象的巴扎,你就好比恣意徜徉在认识新疆的捷径之上。
  只是切记了,“浪巴扎”时你千万别性急,最好“嘿”、“嘿”坐着维吾尔族老乡的驴车去“浪”,或者干脆像阿凡提一样骑着小毛驴去“浪”,那才叫悠然闲适、妙趣横生呢!如果你坐着汽车去,可能会跺着脚发脾气,因为喇叭响破、汽车顶着人屁股也没人给你让路,几百米的巴扎土路,你有可能花费一个多小时还驶不过去。
  汽车适合匹配公路,骏马要在草原奔驰,驴子才是巴扎土路的宠儿。
  乡村大巴扎 原始浪漫
  我曾一次次地走进新疆南部(南疆)最有名的乡村大巴扎——巴楚县色力布亚镇巴扎。这里每逢巴扎天都聚集着来自喀什、和田、克州等地的生意人和附近周边的农民,还吸引着许多慕名而来的国外游客。坐落在省城乌鲁木齐的“新疆大巴扎”与色力布亚巴扎相比,前者更像是一座大型超市或综合商场,后者才是一个真正具有巴扎涵义的巴扎——它通体散发着燥烈的原始浪漫气息,“土”得掉渣,却“土”得原汁原味。   在我刚开始用相机进行初期的民俗记录时,色力布亚巴扎就曾一次次闯入我的视野。有一天,因为拍摄刀郎狩猎人收工较晚,我借宿在了猎人吾斯曼·毛拉家。去年,我来这里拍片时,就曾住在吾斯曼·毛拉家,那次不仅品尝了他捕到的野味,走的时候吾斯曼·毛拉还硬是把家养的唯一一只大公鸡炖了给我送行。一大早,我跟随吾斯曼·毛拉一家五口坐他们家的毛驴车去“浪”色力布亚巴扎。吾斯曼·毛拉要把家里的一只小山羊和他逮回来的几只野兔卖掉,给小女儿古丽做上学的书费。可是,还没等我们进入巴扎,就无法前行了,车挨车、车挤车、驴头碰驴头,吾斯曼·毛拉只好把自家的驴车停放在路边的碱滩上。此时,土路两边的碱滩早已成为“免费停车场”,老乡们满不在乎地将自家的畜力车往那儿一停,便自顾自地携妇将雏“浪巴扎”去也。吾斯曼·毛拉和我约好下午见面的时间地点后,也牵上小山羊领着老婆孩子赶往巴扎。
  我独自背着相机混在人流中来到了曾令我数度留恋的色力布亚大巴扎。
  这个巴扎分门别类归置得井井有条。木材市场的木料一般是旧房子拆下的檩条,可买去做家具,新砍的杨木则买去做新宅的房梁。杨木必须是新疆杨而不能要钻天杨,因为钻天杨是速生木材,木质疏松易折,一般把它劈成柈子当柴禾卖。柴禾大多是黄色梭梭柴和红柳柴(黄色梭梭柴的维吾尔语即“色里布亚”)。也有个别把熬煮甘草膏余留的甘草渣滓压成块状晒干后当柴禾卖的。服装百货市场最吸引眼球的是那些风格独特的花帽、做工细致的皮靴、绚丽多彩的艾德莱丝绸、古朴典雅的地毯,以及五光十色精雕细琢的珠宝首饰、玉器、铜器、银器等。蔬菜瓜果市场实际上是瓜果的家天下,金灿灿水灵灵的库尔勒香梨,红嘟嘟绿莹莹的吐鲁番葡萄,皮薄个大的库车杏子,香脆流蜜的哈密瓜,咧着嘴露出玛瑙般果粒的和田石榴,吃一口甜到脚尖的阿图什无花果,被商贩们码放得琳琅满目、勾人馋涎。
  但与新疆其他地方的巴扎一样,色力布亚巴扎的主题曲仍然是“吃”。
  从某种程度上讲,在新疆,“浪巴扎”的主要内容其实就是“吃巴扎”。农民们“浪”一天巴扎,是不会空着肚子回去的,即使只卖了两筐杏子、一袋青菜,价格卖好了就吃一盘素抓饭、两个烤包子,卖不好哪怕买一份凉粉就着自带的干馕,也要美美地撮一顿,然后才心满意足地回去。
  而一旦走进色力布亚巴扎的饮食市场,烤馕、烤包子、烤鱼、烤鸡、烤鸡蛋、烤南瓜、烤羊肉串、烤全羊等美食在轻烟袅袅中香味扑鼻,诱得人根本舍不得挪开脚步。单说那烤馕,就有十多种形式,小的窝窝馕直径才10厘米,大的薄片馕直径足有50厘米。至于烤南瓜,那可是南疆独有的小吃,是将整个儿的南瓜放入烤馕的炉灶内烘制而成,那家伙,包你吃一块想两块。烤全羊,则堪称新疆小吃的代表作。穆斯林朋友认为,羊有灵魂,应该受到尊崇;羊吃草料,其生命精气可深入人的内体。所以,穆斯林吃羊肉时,会将筋骨上的肉用匕首剔刮干净,一点也不浪费。他们制作烤全羊的过程十分复杂,难度很大,炉灶、调料、火候都极为讲究,味道嘛,自然是鲜美无比。
  色力布亚巴扎卖的面肺子、米肠子也是新疆名小吃。面肺子的做法大致是:把和好的面团在水中洗出面筋,将洗面水用箩筛澄清后倒掉,再重新加入清水,放入适量的盐,调匀,然后把这样的面水灌入肺管,陆续加入一些食用油,最后用麻绳扎紧肺管放入锅中煮熟即可。米肠子的做法是:洗净不剖开的羊小肠,灌入大米、羊肝、葱头、盐水混合物,像做腊肠似地分段扎紧然后放入锅中煮熟。通常,维吾尔族乡亲喜欢把面筋抹上剁碎的干红辣椒、葱末、调料卷起放入羊肚扎紧,与面肺子、米肠子一道下锅煮熟,装盘的时候,可以面肺子、米肠子、肚儿、面筋各切一点,浇上原汤吃。
  当然,新疆小吃远不止以上这些,还有手抓肉、缸子肉、羊头羊蹄羊杂碎;拉条子、揪片子、油塔子;抓饭、黄面、凉粉,发面包子、薄皮包子等等。这些小吃发展到今天,已经远远超出了词典关于“小吃”的定义范畴,已经成为新疆的重要特色而被学者当作一种文化现象加以研究。
  像香馥的美酒
  书归正传。转眼间,已近午后3点钟,我也“浪”累了,便去牲畜交易市场找到了吾斯曼·毛拉一家。他们已经卖掉山羊和野兔,正着急地等我呢!古丽一见我就带着哭腔埋怨道:“叔叔你想把我饿死啊!爸爸要请我和妈妈吃‘于布给’(羊肺子)呢!”我歉意地拉起古丽的手递上给她买的新书包,然后和她一家挤入小吃摊密布的人海中,好不容易在烤全羊的摊位跟前找到一块空地。吾斯曼·毛拉解下腰巾铺在地上(腰巾是维吾尔人野外生活的餐巾),让大伙儿围成一圈就地坐下,小古丽却站在那里不坐,摇着头说一定要吃羊肺子不吃羊肉。我说,你先坐下,叔叔立刻到旁边给你要去好吗?我要了一大盘羊肺子两个大馕,又要了3公斤烤全羊肉,于是,我们的巴扎盛宴拉开了帷幕。吾斯曼·毛拉把最好的肉递给我和古丽,说:古丽,你今天和叔叔要好好吃,叔叔吃了好好照相,你吃了好好上学。大家边吃边聊,气氛和谐融洽。忽然,吾斯曼悄悄用胳膊肘捅我一下,小声说:老韩,你快看古丽!我抬头瞅了一眼,见小古丽鼓着腮帮子正大嚼羊腱子呢!吾斯曼笑道:你以为她闹着要吃羊肺子是不喜欢吃烤羊肉啊,她是怕我把卖羊和兔子的钱吃光了没法儿让她上学呢!她那小心眼子多着哪!
  这时,与我们邻座的一位维吾尔族男子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情不自禁地对同伴高声说:“曼(我)比京(北京)、向海(上海)哈马司去过(都去过),只个(这个)样子的羊肉、只个(这个)样子的巴扎,莫有(没有)!”
  是的,新疆的巴扎尤其是像色力布亚巴扎这样民族风情浓郁的“土”巴扎,简直就是一支歌、一幅画、一杯香馥的美酒,令人陶醉。
  “浪巴扎”的农民们,多数是一辆驴车拉着一家老小,没有时间、没有目标地或玩、或聊、或跳、或听、或晒太阳、或发呆地漫游一天,而雷打不动的惯例是,等到“浪”够了,一家人一定会根据口袋里的钱数,聚在小吃摊边的沙土地上,围坐一圈享受自家的巴扎盛宴。
  农民们并不在乎在巴扎上的买卖获利如何,也不在意在巴扎上吃些什么,他们图的是在巴扎上享受到的精神放松、心情愉悦、感觉满足。
  日落黄昏时分,吾斯曼·毛拉一家赶上自家的“宝马”——驴车,沿着黄土小路向家走。也许,正是巴扎——这个维吾尔人的精神家园、这部解读新疆的大书,指引了他们“回家”的路。
其他文献
6月22日,Foodom天降美食王国机器人餐厅综合体在广东顺德正式开业。  对外乡人来说,广东的空气中除了潮味,还自带一丝美食的香味。  “食在广东”之名,某种程度来说是经过全方位历史认证的:从清代中晚期通商体系的广州出发,粤式饮食文化伴随粤商北上、南下的开拓精神,逐渐成为传播广府文化、中华文明的先行军,成为一张活色生香的“城市名片”。  在广东人的生活情趣中,“识食”可能是最重要的指标:一要食材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寒冷的冬季,冬闲的农家主妇总要忙里偷闲,在呼啸的寒风中熬制一些“鱼冻”,供家人食用。  冬夏吃“鱼冻”是辽河平原的一种传统习俗。炎炎盛夏,农家院中的大人孩子常常因暑气所扰而出现“苦夏”症状。为确保家人安全度夏,勤劳的主妇们就开始动手熬制“鱼冻”。“鱼冻”,健脾开胃,清凉败火,消暑祛热,又兼有养颜美容等作用,可谓一食多功。冬季吃“鱼冻”则是因为“猫冬”的鱼又肥又嫩
回坊的由来  有必要说说“西安回坊”。“坊”源于唐代,是唐时的一种区域划分。唐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容纳了大量从西亚、中亚迁入的穆斯林。随着大量穆斯林的涌入,伊斯兰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了宗教活动和生活的方便,穆斯林们形成了“依寺而居”的生活习惯。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每座清真寺周围都形成一个“坊”。西安古城西北一隅,聚居着约8-9万回族同胞,当地人习惯称那里为回坊。它以浓郁的穆斯
A线 南水北调源头之旅  南水北调工程展览馆——丹江口大坝景区——沧浪海旅游港——小太平洋景区——静乐宫——丹江口博物馆  【上午】:参观南水北调工程展览馆,了解大坝建成的动态过程。参观国家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源头标志性建筑、控制性工程AAA景区——丹江口大坝,感受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壮举和汉水文化的古老传奇(约1.5小时)。后到AAAA景区——沧浪海旅游港乘船至小太平洋,一睹一望无际、碧波万倾的小太平
经过半年角逐,高瓴资本拿下了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000651.SZ,以下简称格力电器或格力)的混改(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单。  格力电器在2019年10月28日首次对外确认了这一消息。公告显示,一家名为“珠海明骏”的公司出资416.624L元,获得格力电器上市公司15%的股权,接替格力集团成为格力电器新的第一大股东。格力集团的持股比例降至3.22%,变为格力电器的第三大股东。相关股份转让协议于
声光喷泉耀剧场  一进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南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大片绿色——奥林匹克露天剧场。  这片露天剧场由泰山石、大草坪和舞台广场组合而成,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万名游人。错落有致的泰山石摆放在大草坪南侧、中轴线的两端。广场北侧,以中轴线为对称轴,一套大型音乐激光喷泉隐藏于奥海之中。喷泉长120米,宽80米,由67个万向喷头、1个中心高喷头、2个水门喷头、100个气爆喷头以及
去年3月份,大山里的留守孩子触动了我,我突然想到,要为他们写点东西,于是,我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大山,山上是漫山遍野的脐橙以及层层叠叠的梯田,山脚下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村庄有着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不时传来几声鸡鸣犬吠……  我塑造了一个拇指大小、穿着橘黄色运动装的风精灵形象,他骑着白色自行车,总是载着一个波斯菊精灵,从树叶间飞过。然后,我借着这个有趣的风精灵的视角,去打探大山里一个名叫小辰的留守孩
韩浩月  白桦于2019年1月15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9岁。他是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去世之后,他被提及最多的身份是诗人,也唯有突出白桦的诗人身份,才更能看清楚他的价值。  白桦,原名陈佑华。白桦这个笔名,源自他非常喜欢的一首俄国歌曲所唱出的一种氛围——“田野白桦静悄悄”。黄昏无尽的田野上,一切都显得有些黑暗,唯有白桦树闪着银色的微光,让人们确信它还站在那里,这样的解释,让白桦这个名字,拥
明英宗朱祁镇是出故事的人,明帝中除了朱元璋没有比他的经历更坎坷更曲折的了。少年登极做了皇帝,土木之变成了俘虏当了囚徒,回来后又被软禁七年,南宫复辟成功重又当了皇帝,再次上位后的他殺了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杀于谦是耳根子软,是无奈还是权利欲下的苛毒驱使?历史对他的评价却多有同情,说他是烂好人。烂好人确实做了一件好事,临终遗言废宫人殉葬解放了无辜的妇女。他是宣宗朱瞻基的长子,明朝的第六位皇帝,裕陵为他
B站作为一个公司的历史,是从2014年陳睿成为董事长之后开始的。在那之前,它更像是基于兴趣的个人网站。如果有所谓公司账目,也是陈睿投资时请人厘清的。  B站初期的创业故事已经被人熟知。比如它的名字“哔哩哔哩”,来源于创始人徐逸最喜欢的动漫角色的绰号;比如徐逸创办这个网站,仅仅是因为比它更早出现的弹幕网站AcFun有许多bug;比如陈睿在决定投资并加入B站之前,就已经是它最早期的用户之一。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