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金锁记》中作家自我意识与人物塑造的重叠性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tne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张爱玲的代表作和造诣较高的作品《金锁记》在描写人物方面可谓是入木三分,已有诸多学者对张爱玲《金锁记》中人物的悲剧性展开了研究探讨,本文旨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以作家张爱玲的命运意识出发,以曹七巧形象塑造为视角,对两者的命运交织做一些讨论,进而强调张爱玲创作该小说的悲剧性特点.
其他文献
布依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一个勤劳勇敢,历史悠久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布依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各兄弟一道,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本文对
患者,女,17岁,学生,1999年12月22日入院。主诉:三月前因体检偶然发现咽部软腭长有暗紫色肿物而来院,无呼吸及吞咽困难,咽部无异常感觉,追问病史,仅感近段时间说话鼻音较重,鼻腔通气稍差
曲红艳最怕听到的一个字,恐怕就是“偷”了。可这个字却像刻在她的心头和脸上一样,就算没人提起,也总是如影随形地让她浑身上下不自在。说起这个“偷”,还是源自春天的一个早上。  那一年,恰是她生命中的第一个本属年,也就是说她人生的年轮才刚刚交合了一圈。本来头天她和张春玲就约好在胡同口见面,然后两人一起结伴去北城墙下挖小根菜,可她等了半天也不见人来,想起张春玲说过“来晚了就去找我”的话,便提着小筐蹦蹦跳跳
期刊
随着近年来饮酒人数的增多 ,急性酒精中毒病人数也明显上升。酒精中毒常可导致全身多器官损害。一次饮酒量 5 0g即出现临床中毒症状 ,2 5 0~ 5 0 0g即可致死。本文就 1998年 1月
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低起点学生的学习成长一直是教师思考的问题,尽管也有采取很多措施,但有效的方法普遍不多,对此,本文从四个角度进行探讨:教师的心理学知识,教师耐心与毅力,教师的
我国自 196 5年普遍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后 ,麻疹的发病率、病死率已大大减少 ,几乎接近消灭状态 ,然而近年来 ,小儿麻疹又明显增多 ,同时麻疹流行规律及临床特征与过去有所
尼古拉斯·普桑的作品多以神话、宗教和历史故事为题材,并将故事置于优美的自然景色之中.同时,他还创作了多幅风景画,其中的大多数展现了尤为崇高的美好品质,呈现出一片田园
我院自 1992年 1月~ 1994年 11月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5 0例 ,治愈 45例 ,治愈率 90 %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35例 ,女 15例。发病日 :自出生~ 3d40例(占 80 %
从古至今,对于审美经验的见解众说纷纭.把这些观点综合起来大致可以分成近乎对立的两种理论:一种是审美态度说,另一种是审美经验说.这篇论文首先对这两条路线做一下描述,其次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主要目标。情感教育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进行情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