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对小麦的诱变效果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来源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zz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等电聚焦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微核技术,分析检测了三种激光对小麦L1代的诱变效应,电冰分析表明:激光确有提高酯酶活性的作用,表现在酯酶带增加、电泳扫描图上反映出峰面扩大且色泽加深;在形态上植株生长健壮;在花粉母细胞分裂间划,微核率比对照增加0.13~1.99%,研究结果还表明,激光能诱发小麦L1和L2代性状的变异,对经激光处理后的L1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而且使L2的部份经济性状产生了变异,如出现的高秆突变率>矮秆突变率,以15 W的CO2激光处理2分钟的诱变效果最好,我们利用CO2激光辐射处理小麦干
其他文献
为探索适合小麦穗突变体Sda1叶片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寻找Sda1与其野生型叶片的差异蛋白,以Sda1与其野生型的抽穗期叶片为材料,从蛋白质提取、双向电泳条件等方面对适合Sda1
黄梅县公安局濯港派出所,因其独具特色的素质建警品牌,成为黄冈市、湖北省的先进典型,先后被团中央和公安部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人民满意公安基层单位”、“一级公安派出
位于小麦3BS染色体上的赤霉病抗性主效基因Fhb1的效应较大而且比较稳定,是培育抗赤霉病品种最常用和最可靠的位点。我国小麦地方品种黄方柱(HFZ)高抗赤霉病且在3BS染色体上携带
明前毛峰茶是福建近几年来新开发的名优茶产品之一。随着早芽,特早芽品种的迅速发展,明前毛峰茶发展很快。据统计1991年全省明前毛峰茶产量达8380吨,总产值达2.4亿元,占全省茶农收
前言施肥与乌龙茶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生产实际,在开展盆栽试验研究的同时,也进行田间试验研宄,以进一步验证和
3月23日的《新闻出版报》刊登报刊评介文章:“《大河报》上‘灾难’多”,对《大河报》以比较多的版面、比较集中的方式,大量报道社会新闻,以致“颠覆”、“爆炸”、“死亡”
研究了茶多酚、铁离子、铝离子对杨梅花色苷和色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样品(包括对照)的花色苷降解均遵循动力学一级反应规律,而统计结果表明,茶多酚、铁离子、铝离子
为了了解小麦品种(系)的遗传信息,提高优质小麦育种的效率,利用已有的品质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Dx5、Wx-A1、Wx-B1、Wx-D1、1BL/1RS、PPO18和PPO29)检测了144份黄淮麦区、3份国内
本研究以铁观音、黄棪两乌龙茶良种为研究对象,采用416A饱和回归设计,对氮、磷、钾、菜饼四个投入肥因子进行了为期六年的盆栽试验研究,同时定量了获取乌龙茶最佳经济效益的
龙首金银芽,产于霞浦县龙首山西南部的霞浦县茶科所,是县茶叶技术推广站创制的卷曲烘炒结合的特种绿茶新产品。该茶外形条紧呈螺状,毫显色金黄,似金银花,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和,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