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现状与培养对策的研究

来源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ceg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全面了解我校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现状,深入了解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此基础上探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现状;培养对策
  1前言
  体育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所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是推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动力。兴趣是近年来体育学界和一线体育教师关注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探讨的热点问题。大量研究表明体育学习兴趣对体育课堂教学和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体育学习兴趣严重不足是引发学生厌烦体育学习、体育锻炼参与下降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近20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快速生长、心理发展的敏感时期,处于运动能力快速发展和体育学习兴趣及终身体育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充分了解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现状,了解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因素,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对策,对体育学习兴趣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促进学生的运动参与、体质健康的提升、运动能力的培养及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等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深圳中学龙岗初级中学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分析法
  本研究以“体育学习兴趣”、“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育教学”、“体育学习兴趣培养”、“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等为主题词、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进行检索,并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及时了解研究进展,丰富本研究理论知识的储备,为本研究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编制
  测量工具:本研究以汪晓赞教授研制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量表——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量表》为主要测量工具。该量表的编制严格遵循了量表编制的要求,以实践需要出发,并且充分考虑了初中生的身心特点,经检验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并得到了较多研究者的认同和广泛应用。该量表共有42个题项,由六个维度组成,分别为消极兴趣、积极兴趣、运动参与程度、自主与探究、体育关注和体育认识。每个题项采用五级计分法,完全不同意选1,完全同意选5,除 5,9,11,12,17,20,25,27,28,31,33,36,39 题为反向计分外,即选 1 得 5分,选2得4分,选 4 得 2 分,选 5 得 1 分,其余各题均为正向计分,即选 1 得 1 分,选5得5分。而问卷中存在部分问题是互为相反意义的,为测谎题目,即前一题的答案为 1 或 2,则后一题的答案为 5 或 4。 如 7 与 25 题相反,26与11,14与33,24与28,35与27均互为相反意义。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510份,剔除无效问卷29份(涂抹严重、问卷填写不完整等情况),回收有效问卷48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2%。其中男生244人,女生237人,初一年级177人,初二年级146人,初三年级144人,样本具体分布如表2所示。
  2.2.3访谈法
  本研究设计了“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访谈提纲”,并对我校30位学生进行了结构化访谈。结构化访谈不仅为问卷选项的编制提供依据,也进一步了解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和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思考如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运动参与等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
  2.2.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21.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男女生体育学习兴趣进行差异性分析;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对不同年级学生、不同锻炼次数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进行差异性检验等。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总体情况分析
  通过均值分析得知(见表3),学生在体育学生兴趣均值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体育认识维度、消极兴趣维度、自主与研究维度、积极兴趣维度、运动参与维度和体育认识维度。学生在体育认识均值最高,为3.9584,说明学生对体育的价值和作用等具有较高的认识。学生对体育关注均值最低,得分为2.9139。学生对体育新闻、赛事等情况关注得较少。此外,积极兴趣、运动参与、自主与研究兴趣维度处于中等水平。
  3.2 体育学习兴趣差异性分析
  3.2.1 男女生体育学习兴趣差异性分析
  为了解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本研究将体育学习兴趣的消极兴趣、积极兴趣、运动参与、自助与研究、体育关注、体育认识作为观察变量,性别作为独立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以下分析结果。由表4可知,男生和女生在体育学习兴趣六个维度上均存在非常大的显著性差异。在消极兴趣维度上,男生得分(4.0656)高于女生(3.8404),在积极兴趣维度上,男生得分(3.6276)高于女生(3.1804),在运动参与维度上,男生得分(3.5925)高于女生(3.1284),在自主与研究维度上,男生得分(3.5837)高于女生(3.3171),在体育关注维度上,男生得分(3.2648)高于女生(2.5527),在体育认识维度上,男生得分(4.0502)高于女生(3.8639)。说明从整体上来看,男生体育学习兴趣普遍高于女生。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女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3.2.2 不同年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对不同年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5),结果发现三个年级学生在运动参与、自主与研究、体育关注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消极兴趣维度和体育认识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积极兴趣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通过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分析發现(见表6),在消极兴趣维度上,初一年级学生非常显著高于初二学生(P<0.01),初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初二年级学生(P<0.05)。在积极兴趣维度上,初三年级学生非常显著高于初一、初二年级学生(P<0.01)。在体育认识维度上,初一、初三年级显著高于初二年级(P<0.05)。   3.2.3 不同锻炼次数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对不同锻炼次数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差异性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见表7),不同锻炼次数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六个维度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通过进一步多重比较分析得出,锻炼次数越多的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的六个维度得分也越高。由此可见,体育学习兴趣对学生运动参与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研究结论
  4.1.1 学生在体育学生兴趣均值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体育认识维度、消极兴趣维度、自主与研究维度、积极兴趣维度、运动参与维度和体育认识维度。其中,体育认识维度均值最高,说明学生普遍对体育的价值和作用等具有较高的认识。体育关注维度得分最低,对体育新闻、赛事等情况关注得较少。此外,积极兴趣、运动参与、自主与研究兴趣维度处于中等水平。
  4.1.2 男女生在体育学习兴趣六个维度上均存在非常大的显著性差异,男生每個维度得分均高于女生。由此可知,男生体育学习兴趣普遍高于女生。因此,我们应更多关注女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4.1.3不同年级学生在体育学习运动参与、自主与研究、体育关注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消极兴趣维度和体育认识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积极兴趣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通在消极兴趣维度上,初一年级学生非常显著高于初二学生,初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初二年级学生。在积极兴趣维度上,初三年级学生非常显著高于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在体育认识维度上,初一、初三年级显著高于初二年级。
  4.1.4 不同锻炼次数学生在体育学习六个维度上都存在非常显著差异。锻炼次数越多的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六个维度得分都显著高于锻炼次数少的学生。
  4.2 建议
  4.2.1提升体育教师素养,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
  体育教师学生体育知识学习、运动技能的直接传授者,是学生体育学习的引导者,其自身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一般来说,初中生对体育的价值和体育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刚从小学阶段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对体育的理解更多的停留在“玩”、“娱乐”等层面。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将“育体”与“育心”相结合, 重视体育学习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教师应充分挖掘体育学科的教育素材,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如通过小组的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责任感,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胜负观和良好的体育道德。如通过耐久跑的练习,不断引导学生战胜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苦和累,克服惰性、极点等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难,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学生坚毅的意志品质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让学生在锻炼中体会到体育活动的魅力与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体育学习的目的、意义的教育,以此提高学生对学习体育的认识,逐渐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并将此内化为体育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4.2.2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兼顾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与趣味性
  体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最关键的因素。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设定、组织形式的开展都会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特别是在体育中考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要兼顾练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首先,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明确、具体、可行。教学目标的设置要考虑个体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体能、运动技能等不同情况,帮助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对学生来说应该是“跳一跳、够得着”的。并在体育学习中对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与检测,使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学习速度和练习难度,帮助学生建立体育学习的自信心。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不断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组合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考虑性别差异,如男生更喜欢球类等有身体对抗性项目,女生则更喜欢羽毛球、乒乓球、垫上素质练习等项目。在锻炼中,尤其要关注女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进入中学阶段,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和好奇心逐渐增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通过教师的正向引导与鼓励,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设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体育学习能力。
  4.2.3营造良好运动氛围,提升学生心理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LP·索普指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和良好的堂气氛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合作,这是学生取得最好成绩的主要因之一”。初中学生“成人感”逐渐增强,更加渴望平等、尊重与信任。良好的教学氛围,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主动融入课堂练习中。教师应更加关心、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积极互动,及时给予学生学习反馈,使教学达到佳的信息传递,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运动中,通过及时有效的激励手段,让学生树立体育学习的自信心,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这种快乐绝对不是“放任自由”的快乐,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帮助,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超越自我、战胜自我、不断进步的快乐。良好的体育学习心理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运动参与。
  4.2.4丰富体育活动载体,促进学生运动参与
  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离不开运动参与这一载体。除了体育课堂之外,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体育活动的平台,丰富体育活动的载体。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等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应根据学生实际,增加体育活动内容,使活动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校体育竞赛、体育活动中来,营造浓厚的的运动氛围,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的运动参与。
  参考文献:
  [1] 汪晓赞,季浏,秦海权,等.多元体育学习评价对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8,15(12):52-58.
  [1] 柴娇.近20年国内外体育学习兴趣研究综述[J].体育学刊, 2014(6):116-121.
  [3]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68-72.
  [4] 顾海勇,解超.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的编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3):122-124.
  [5] 刘杨.体育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6):119-120.
  [6] 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7]林加彬,柴娇.我国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现状及培养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9,6(6):64-69.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趋势下,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高效新型的教学课堂,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更加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给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让自己的专业能力、业务水平等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展开分析。  
期刊
摘要:数学具有抽象和严谨的特征,并且其中含有大量符号化的内容,所以数学课堂较为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情绪。现阶段,新课改已经获得一定成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激发课堂的活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  一、开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意义  第一,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新课程标准进行探究,小学数学改革工作迫在眉睫,教师
期刊
摘要:幼儿教师要特别注重美术学习活动的灵活多样性,能够给幼儿带来一些新鲜的感受,让幼儿们在新鲜的刺激面前被充分地吸引。要增加幼儿动手练习的机会,在教室专门开辟美术学习和创作的区域,让幼儿们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里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幼儿美术游戏活动,可以有效提升教学实效,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尊重教育教学的规律,并且能够让教学活动有更多的创新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创新开展幼儿美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一直是亘古不变的一个话题,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进入教育行业,教师岗位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能力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尤其是青年教师,进入教师行列的年限不久,自身经验尚浅,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处理,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际的问题给予建议,旨在推进我国初中数学教育进一步地发展。  关键词:初中
期刊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英语阅读教学至关重要,英语阅读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师生们都密切关注着英语阅读的相关内容。因此总结了一些可能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尽可能帮助提高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策略  当今学校应当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学校教育发展要符合时代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的勃发,课外辅导班的增加等多方因素使得很多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在上升。而且现代小学生接触网络世界的时间过早,对网络上的信息并没有多好的判断力。小学生接触到的负面信息和心理情绪也是比较敏感的,家长和教师如果对这些不良情绪和讯息放任,很容易造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游戏辅导是很常见的一种引导方式,也是被小学生容易接受的。  关键词:游戏辅导; 小学生;
期刊
摘要:微电影因其特殊的文化意义和艺术内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继微博微信之后又一多媒体新兴事物。微电影也为广大电影创作爱好者们提供了成就自己的机会。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不断丰富,加上抖音、快手、剪映等自媒体app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使得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孩子们也积极尝试并深爱微电影创作。由于校园微电影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也具有
期刊
摘要:兴趣是人们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首要目标。基于此,高中体育教师必须立足于当前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立足于学生体能、技能、个性和兴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手段,以唤醒学生的体育训练兴趣,让学生形成科学的锻炼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  关键词:高中生;体育
期刊
摘要: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升学压力,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通过阐述学业压力、家庭问题和人关系对高中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及其影响,从高中生不同年级的心理特点、培养高中生正确三观、营造积极学习氛围以及开展多学科融合教育的视角提出了在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并对具体的策略进行分析,以期有益于提升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业成就。  关键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途径; 策略  
期刊
摘要:计算题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也是考试的重点部分,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手段。然而计算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点,几乎一半的学生拿不到满分。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解物理计算题的能力。本文分析了学生在解答物理计算题方面失分的原因,从审题能力、解题能力、规范答题能力、分类分层训练、巧算速算等方面提出了一套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初中生解物理计算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