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课堂质疑能力培养例谈

来源 :教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1583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最佳时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质疑设计,创设良好的质疑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传授科学的质疑方法与思维策略,使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反思;质疑能力
  一、引言
  世界的进步皆因人们敢于对现实世界提出疑问、深入思考,进而谋求改变、创新思维,敢于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一个司空见惯的平凡事件,由于人们敢于质疑,常会发现“新大陆”。如同样是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掉到了牛顿的头上,就发生了完全不同的改变,由于牛顿敢于质疑的精神,终于发现了地球引力,牛顿第一、二定律也因此产生。对于学习也是如此,要敢于怀疑,有小的质疑精神就会有小的进步,有大的质疑精神就会有大的进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质疑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高中生的数学课堂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1]。
  二、高中生数学课堂质疑能力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辨析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学生要敢于提问,这是提高质疑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对于学生的疑虑心理要及时的疏导,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敢想、敢问。即使他们问的问题不恰当,老师也应该采取友善的态度、鼓励的语言,帮助学生打消顾虑,树立信心,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提高数据的学习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质疑辨析水平
  数学质疑能力的形成有助于解题技巧和能力的提高,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能力,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关键是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鼓励学生对要求解决的问题进行回顾、反思、质疑和评价,不能为做题而作题,要以提升质疑能力为最终目的。如在线性规划问题中如何求目标函数最值问题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多思考,提出质疑,在讲授给出约束条件组,求目标函数z=2x+y最大值时,先让学生求解,总结解题方法,这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有同学提出如果目标函数是z=2x-y时,应如何计算,下面马上就有同学说一样,认为这样的提问太过简单,有些同学甚至发出嘲笑声,这时老师要对学生主动提问表示赞赏,接着让全体同学仔细观察,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解析,发现该同学提出的正是平时大家容易忽视的符号问题。
  随后又有同学提出如果目标函数是时,
  教师立刻鼓励学生,表扬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义,并让其他同学做答,提出自己的想法,同学们对于问题的答案进行辨析,统一答案。后又有同学提出问题,如时,此时继续让同学们回答问题,并让同学们对不同的答案提出质疑,说出自己的观点,随后结束讨论,统一结论,明确了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对于问题提出质疑,不断加深认识,从问题的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不断的提升质疑的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辨析意识
  一些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缺乏想象力,越来越不喜欢观察和思考,越来越难提出质疑,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老师习惯于把知识梳理的井井有条,把课程内容的每一个细节都解释详尽,较少的启发学生,从而造成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较多,而对于问题的思考较少。这无形中限制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积极的培养学生的质疑辨析意识[2]。如:函数的值域是由其对应法则和定义域共同决定的,求一个常见函数的值域。教师在课堂的问题解读中采用了直接法来计算:
  一次函数y=ax+b(a0)的定义域为R,值域为R;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为{x|x0},值域为{y|y0};
  二次函数的定义域为R,
  当a>0时,值域为{};
  当a<0时,值域为{}
  接着有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质疑,认为这种方法比较繁琐,随后提出了配方法。转化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特征来求值;常转化为型如:
  的形式。随后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可用分式转化法、换元法、三角有界法、数形结合等方法计算值域。
  (四)培养学生的质疑辨析兴趣
  质疑源于问题,问题源于情境。对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不仅取决于知识和能力,而且还在于对问题情境的设置。质疑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想象力。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出问题,给学生讲解容易出错的问题,让学生发现问题,选择教学中容易出错、易混淆、隐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数学的实践学习中,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辩论,发表不同的观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质疑中深入思考,形成质疑辨析的能力。老师要培养学生对问题质疑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提出质疑,增长智慧。
  结语: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渐进过程,教师要积极营造民主的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勇于质疑,养成优秀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采用良好的质疑方法,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在质疑中反思、学习提高,形成民主、平等、合作、探究的课堂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星.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10),16-17
  [2] 闫玉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2(13),11-12
其他文献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是人才的培养。如何利用区域高校的优势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文章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对东阳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必要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区域高校;东阳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项目来源:2013年度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RWZD6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
期刊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如何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要我学”的陈旧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充分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培养自主探究性阅读兴趣,充分开展自主探究性的阅读教学,是初中许多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下面就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谈谈看法和认识。  一、自主探究,激发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都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提升意义重大,但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面对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学生不够重视、学生学法不科学、教师教学方式落后等。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创新教育理念,然后从创新教学方法、重视课堂互动、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等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教育理念  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性别、学校、专业、户口所在地、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性格、气质类型、对大学生职业倾向的影响,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兴趣,指导大学生选择最适合的职业。方法 选用自编的个人情况问卷和职业倾向问卷对183名西安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6.0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性别、学校、户口所在地、父亲职业、母亲职业、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气质和职业倾向存在显著性差异(p0.0
期刊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也是汉乐府中最优秀的一篇长篇叙事诗,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组人物形象。诗中最主要的人物是刘兰芝。如果说崔莺莺、林黛玉、祥林嫂、朱丽叶、安娜·卡列尼娜为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典型的话,那么作为一个敢于同命运抗争、敢于向封建礼教宣战的不朽典型,刘兰芝是当之无愧的。  她才貌双全,几乎集中了妇女的全部优点:“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可谓聪颖过人,无所不通;
期刊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有其独特性,它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的,通过听、说、读、唱、玩、演等方式,着重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学习智力,使之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形成初级语感、语音、语调,培养其简单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要取得小学英语教学的成功,就应当把握好其特点,遵循其原则。  一、农村小学的特点  农村小学的生源主要来自于附近的一些乡镇,与城里小孩相比会有一定的差别。因而农村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
期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是至关重要的。课前预习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预习可以使学生大致了解新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新课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旧知识,使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复习;第二,预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他们在听课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第三,通过长期的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长久以来,小学习作教学的效果不佳。许多教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深感困惑,很多学生也不时发出“作文、作文,听见头疼”的感叹。在教学中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总结以前的教学经验,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的习作教学不顾学生是的客观实际,人为地提高要求。长期存在揠苗助长的现象,以成人化的习作标准要求小学生习作,总认为所谓作文就应该写一点“有趣的”、“有意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院校对教学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机械基础课程作为中职院校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根本上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了诸多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首先对一体化教学的优势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今后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应用 
期刊
摘要:本文以减数分裂染色体数减半为主线,通过发现问题——配子染色体数减半,然后环环相扣,探究染色体数为何减半,减少怎样的一半,如何减半?利用多媒体动画、模型模拟,将复杂、抽象的过程直观化、趣味化,通过观察、推理、动手模拟、画图和自制检索表等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关键词:减数分裂;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减半  传统的减数分裂教学,教师往往是利用挂图或多媒体动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