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 “作文奇葩”放异彩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yi0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作文教学;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6(B)—0040—01
  
   一、仿效课文,激发写作兴趣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读范文指导作文,习作文效法范文,评作文对照范文,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叶老这段话,精辟地道出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关系。读与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也是作文教学的两个密切相关的教学手段,读课文(范文)不仅可以掌握写作方法,得到技巧上的启示,还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尤其是选入教材的文章大都是声情并茂、文质俱佳、便于效仿的名篇。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这些佳作,引领学生徜徉在这些佳作所创设的意境中,使学生逐渐产生一种急切表达自己的情感、看法的欲望,即产生写作冲动。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较快地提高写作水平,可以让学生仿效课文命题。如,教学《假如我是一粒种子》后,让学生模仿本文的结构,以《假如我是一只小鸟》为题作文;学完《夏天好》后,让学生仿写《春天美》;学了《我不是废气》,让学生尝试以第一人称写自己喜欢的事物。这样,学生学有例子,写有样本,每次都能按教师的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二、积累素材,培养写作兴趣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无素材,就等于做饭无米,他们很难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怎样才能让学生有丰富的作文素材呢?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广开文源。这样,不仅能使其开阔眼界,增加知识积累,还能活跃其思维,激发其写作的欲望。因此,除了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细心观察外,教师还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如,元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新年大联欢”的活动;3月5日,是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可以开展“我们要做活雷锋”等系列活动;清明节,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母亲节,开展“我送妈妈一件礼物”的活动;教师节,开展“老师,我想对您说”的活动;国庆节,开展“祖国妈妈,我爱您”诗歌朗诵活动。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笔会”、“寻找春天”、“优秀诗文背诵擂台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亲身经历的多了,视野扩大了,积累的写作素材就丰富了,拿起笔来就有大量的内容可选择,从而改变了过去看到题目皱眉头、咬笔头,无话可写摇着头的状态,进而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注重实践,提高写作兴趣
  
   小学生对作文往往缺乏整体的认识,一开始就让他们写作,无疑会让他们感到困惑、茫然、无从下笔。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进行习作,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上“好书共分享”作文指导课时,我先让学生尽情地读自己带来的好书,在活跃的气氛中引导学生说一说书名、作者、主要内容等,并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想。学生看得认真,说得具体。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大胆习作,详细介绍。此外,我还让学生写了《我的小制作》、《画鼻子》、《故事接龙》……,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同时,体会到了写作是一种乐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珍视成果,保持写作兴趣
  
   学生的作文是语文教学成果的体现,教师应该非常珍惜。教师平时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秀之作,在给予充分的肯定后,让学生再三斟酌,多次修改,修改好后送给自己。这样,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作为示范,让其他学生好好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对写作越来越感兴趣了,写出了不少的佳作。教师还可以主办班级优秀作文集。为了办好作文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挑选一篇最满意的作文。学生在挑选习作时,认真准备,精挑细选,甚至会不惜花费功夫重写重改,生怕收入作文集的不是最优秀的作文,代表不了自己的作文水平。这样教学可以有效地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卫生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教学方式;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8(A)—0035—01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现在很多职业学校只注重教师的选拔与任用,却忽视了对教材的审核与把关,这势必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素质。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的英语教材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掌握有
期刊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8(A)—0031—0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新知,使他们初步形成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
期刊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8(A)—0039—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老师们为了体现教学新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通常会安排大量活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活动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学生实际
期刊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习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8(A)—0047—01    一、教学内容变抽象为生动    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把抽象的数学内容转变为生动的故事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中,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故
期刊
〔关键词〕 数学教学;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8(A)—0046—01    一、精心预设,促进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材、教法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研究学生会对什么感兴趣?旧知与新知之间有什么联系?
期刊
〔关键词〕 三看识别法;细胞分裂图;奇与偶;同源;联会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8(A)—0053—01    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有关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教学中的重点知识之一,也是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考查内容。其中对于识别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内容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迁移应用,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属于基本技能。
期刊
〔关键词〕 备课;教学内容;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5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6(B)—0018—01    新课程课堂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调节整个教学环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从三个方
期刊
四大名著,想说爱你不容易    4月初,长沙市一中的学生们以无计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我最喜欢的十本好书”,分别是:K·罗琳《哈利波特》系列、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七堇年《大地之灯》、兰迪·鲍许《最后的演讲》、姜戎《狼图腾》、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赎》、落落《不朽》、米奇·阿尔博姆《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拿到评选结果,记者发现,够经典分
期刊
〔关键词〕 小学生;识字教学;情景;   游戏;规律;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6(B)—0039—01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为第一教学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富有想象力,但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教师要不断思考:该如何牢牢抓住
期刊
〔关键词〕 评价语言;简洁到位;   点拨;激励;幽默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6(B)—0021—01    一、评价语言宜简洁到位,忌笼统刻板    评价语言要简洁到位,拨云见日,让学生豁然醒悟。不要让“很好,请坐。” “谁能比他说得更好!”“你真会读书!”“哪位同学还有补充?”等笼统的、公式化的评价语言充斥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