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美术活动的灵魂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iy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是美术创作活动的起点,亦是美术作品的灵魂,同样也应该作为欣赏者与创作者交流的内容。没有情感的创作活动是机械的、枯燥无味的,缺乏情感的作品亦是没有灵魂的空壳,不能通过作品与创作者交流情感的欣赏者也不是合格的。情感促进美术创作,创作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欣赏是欣赏者与创作者之间情感的交流。
  关键词:情感;美术创作;美术作品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4-1
  一、情感是美术创作的催化剂
  作为艺术的美术,来源于生活。但是从生活到艺术还需要“情感”作为中间环节,激发创作欲望。可见,情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是重要因素之一。
  美术来源于生活,以生活为根基,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活都适合在美术作品中表现出来,或者说不是所有的生活事物都有必要以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面对复杂缤纷的社会生活事物,美术家会产生某种情感,如喜欢、厌恶、怜悯、渴望、迷茫等等,从而激发其创作欲望。如果单纯地将社会生活事物或现象机械地加以复制,在美术作品中表现出来,这种活动便不能称之为美术创作活动。没有情感的作品就如照相机一般,简单、机械地复制,这种“作品”便不能称之为美术作品,它的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美术家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某种情感,这种情感激发、推动其创作,且贯穿美术创作过程始终,这样才可以创造出血肉兼具,并且富有灵魂的美术作品。
  一般人认为,在写意的美术作品中包含相当丰富的情感因素,但因为写实甚至是超级写实的作品中形象接近原物甚至是逼真,就不认为此类作品含有情感因素,而觉得它仅仅是对事物形象直接的反映,这种观点是有偏见的。首先,写意作品的确含有较多的情感因素,此类作品较多地使用线条、色彩,形象与生活原型有差别,甚至是难以辨认,确实不求形似、旨在传意,其创作活动与情感密不可分。写意尤其是中国画中的大写意和西方绘画中的抽象美术的创作活动,必须在某种特殊的情感支撑下选材、创作。这一点在清初画家四僧中的八大山人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作为明皇室后裔遗民的他,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有强烈的不满情绪和反抗意识,他的山水作品以境写恨、从心造境,可以明显地传达出苍凉、悲戚的意境,予人一种“墨点无多泪点多”的遗民之情;这些无不都是其特殊身份情感的一种表现。不但写意如此,写实的美术作品与情感同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从确定主题到选材,再到最后的创作活动,情感同样贯穿这个过程始终。罗中立的作品《父亲》,虽然用超级写实的表现手法,且形象高度逼真,但传达出强烈的情感同样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作品表现的是一位极为普通的陕北老农形象,干裂的双唇,满脸被岁月雕刻的皱纹,粗糙的双手,手中端着一只粗糙的瓷碗,深陷的双眼流露出的苍凉、迷茫的眼神,这些无不传达出作者对下层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关注,对他们辛勤劳动的赞美,以及对普天之下靠一双粗糙的手养育儿女的父母无比的敬爱之情。如果没有这种特殊的情感,作者是不可能创作出如此优秀的美术作品的。
  二、美术作品中的情感
  美术家观察社会生活应该比其他人更为细致,具有更丰富的生活情感,之后便以美术创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美术创作活动便以情感为支柱,互为表里,因此,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中必定包含一定的情感因素。
  真正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仅是描绘客观对象,而且还包含一定的作者情感。情感,作为一种主观情绪,瞬息变化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因此,美术家对某一社会现象产生某种主观情感之后应该及时通过美术创作的方式将其固定在美术作品之中。美术家在情感催化剂的推动作用下,选择能够表达自己情感的物象或者表现形式,将自己的情感固定在可触摸的、实实在在的、不易变的美术作品中,这样才能达到与欣赏者交流的目的,所以美术家的思想情感必须固定在美术作品之中才会有意义。
  作为一名合格的欣赏者,应该在欣赏美术作品之前应该知晓每一幅美术作品在具体形象和表现形式之后都隐藏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欣赏作品时把握住作者的思想情感,耐心地品味,与之进行对话交流,领悟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这样,美术作品便证明了其存在的意义,这样的欣赏者才算是合格的美术欣赏者。
  《兰亭序》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其主要内容是王羲之记载了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位军政官员在山阴兰亭“修禊”的故事,风和日丽之时,在高峻的山岭中,荫茂的竹荫下,曲水流觞,且配以丝竹管弦之乐,心情怡然、畅爽愉快,因此方做文章以载此事。与此心情完全相反的另一传世佳作,当属唐代颜真卿所作《祭侄文稿》,此作品为颜真卿悼念其侄所作,全文行笔豪放、英风苍劲,浓墨与枯笔干墨相互交织,结体行文所透露出的悲痛哀伤如潮水般涌来;哀伤悲痛的情感贯穿此作品创作过程始终,加上其书法功底深厚,使得后人在欣赏此作品时,非常容易被相隔一千六百多年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所感染。
  情感作为人类的一种主观情绪,与美术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且作为灵魂贯穿整个美术活动始终。美术家在社会实践中产生情感之后,通过一种美术的方式将其传达出来。之后,欣赏者在欣赏作品过程中应该通过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解读出作者的创作情感,与之进行沟通交流。如果没有情感,所谓的创作活动就没有任何意义,生产出来的“作品”也不能称之为作品,欣赏作品的人也不算是合格的欣赏者。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7.
  [2]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11.
  作者简介:
  左兴军,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中国画写意方向。
其他文献
呈贡县马金铺乡地处呈贡,澄江,晋宁三县交界,辖33个自然村,共有2.4万余人,这里四通八达,是通往澄江,晋宁等地的必经之道,很早 以来就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而又繁荣兴旺的农村集市,于1995
<正> 揭示大脑和精神的奥秘不仅将使人们对大脑的认识出现划时代的进展,也会大大有助于神经、精神疾患的治疗。鉴于神经科学已取得的重大进展,有着广阔前景,90年代已被称为&#
对水下航行器热动力推进系统的非线性模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应用线性二次型控制方法设计了系统的最优控制器,采用极点配置的方法设计了系统的状态估值器。并对系统的恒深变速
<正>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加工生产技术等等都与光电子学结缘,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光电子学时代,这里,我们来谈谈光
<正> 神经元及其模型人和高等动物进行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脑及神经系统。脑及神经系统是由大量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所组成。据估计,人的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元,小脑皮
经济系统从表面上看纷繁复杂,使统的经济理论对此显得力不从心,近十年发展起来的非线性经济学为解开经济复杂性之谜提从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摘要:“逸品”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品评尺度和审美标准,在唐朝时方被引入书画领域,直至宋代的黄休复提出“逸格”之说,其在绘画美学中的地位才正式明确下来,并获得历史性的深化与发展。它是指极具人文精神和艺术灵性的画家在自由忘我的境界下,创作出的“不形之形”、“不形之神”,“得之自然,出于法度之外”。“逸品”美学内涵的深化与发展,正是不同时期美学思想发展的逻辑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神
<正> 宇宙浩翰无限,充满无穷的奥秘,它极大地刺激着人类的想象力和对科学的沉思。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月球到黑洞,它为人类提供了展示智慧和创造力的广阔舞台,透过它那永恒的
期刊
在现代宇宙学中,大爆炸理论因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一些最重要的观测事实而独占鳌头。然而90年代伊始,有几位资深的天文学家却再度对它提出了批评。这些诘难本身依然大可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