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身份焦虑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tian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文学史上的又一位辉煌人物。这位多产的现实主义作家创造出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遭遇不幸的儿童形象无疑是狄更斯小说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而在他对儿童这一形象的刻画过程中,读者往往会发现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孤儿—-这一形象特质是不能为人们所忽视的。在所有的孤儿形象中,被誉为狄根斯自传小说的《大卫·科波菲尔》对此做出了更好的诠释。
  一、身份追求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中说,身份一般指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词根源于拉丁语statum(拉丁语stare的过去分词形式,意思是站立),即地位。狭义上指个人再团体中法定或职业的地位(如已婚、中尉等)。而广义上则指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和重要性。
  狄更斯小说中的孤儿毫无疑问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身份问题,他们自然会产生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同与肯定这样的想法。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追求身份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主题,它反映在主人公大卫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所讨论的身份追求是指外部世界对于其自身价值的认同与肯定。大卫对于身份的追求表现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向往高贵文雅的生活这两方面。
  大卫的一生总是被人忽视甚至是遭到别人的蔑视。大卫还未出生时,她的姑姑坚信他是一个女孩,并且想要成为他的朋友,而当她发现是个男孩时,大卫的姑姑“像一个没有得到满足的仙女一样立即消失了”。这段描写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大卫之后的生活经历。生父去世,继父将他视为眼中钉,处处为难他。小小年纪 身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大卫内心非常渴望得到继父的认同。他“当时只要能听到一句温和的话语就也许会被塑造成另外一种人”。更多时候,他觉得自己在家里完全是“多余”的。
  大卫在求学经历中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继父当初将他送到寄宿学校时告诉校方他是个“爱咬人”的问题孩子,显然在学校里大卫也是屡遭排斥,过得非常不顺心。当斯托夫—他的一位小同学对他讲的故事表示出很大兴趣时,大卫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为了不让他失望或者不开心”,大卫虽然一到夜里就打瞌睡,非常困,但他还是坚持给斯托夫每天在睡前讲故事,因为在内心里,他需要斯托夫的“赞扬作为回报”。只有这样,他才能感受到在别人眼中他不是一个野蛮并且只知道咬人的家伙。而且,他还赢得了其他学生的认可,并且过了一段时间认为自己“最终被学校所接受了”。这一点对于他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大卫对身份的追求还体现在他追求上流社会高贵的生活这方面。母亲去世后,继父将他赶了出来。大卫渡过了人生当中最黑暗的一段日子。在小作坊工作时,他不愿意去跟同在那里工作的人交朋友,因为他清楚自己和他们是有“天壤之别”的。终于有一天他决定离开那里去找他姑姑去。从那一刻起,大卫正式迈出了追求上流社会的步伐。完成学业之后的大卫在面临职业选择时,仍然想要选择一份体面的职业。他的目标就是要过上体面高贵的上流社会的生活,追求外界对于自身的认同是身份追求的一个基本的体现,而追求高贵文雅的上流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追求他人认同的延伸和升级。
  二、身份焦虑
  “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取尊严和尊重,这种担忧的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生活的松紧度;以及担忧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等级过于平庸,或者会堕至更低的等级。”大卫在追求身份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自己的特殊经历,他在这个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难也就不足为奇。一旦现实与自己内心设定的位置有差距时,大卫会担心害怕,沮丧失落,这也正应证了阿兰邓波顿所讲的身份焦虑这一概念。大卫焦虑的表现则更为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归属感的缺失和心理的不稳定。
  家本应该是每一个人找到归属感的地方,但对大卫来说,从小在家里的生活就蒙上了阴影,甚至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悲伤和痛苦。在家里,他没有任何的地位,唯一可以依靠的母亲也只是个“蜡油娃娃”,性格懦弱,再婚后任由继父摆布,到后来都不敢随意表现出对大卫,自己儿子的关爱。大卫再见过继父第一面后,感觉自己像“窗外在寒冷攻击下的小草,不得不低下自己的头,瑟瑟颤动。”母亲最后郁郁而终,大卫伤心欲绝,但继父兄妹立刻将他赶出家门,家的概念从那一刻起就消失了。外面的世界更是很多次地无情拒绝了一直追求自己身份的大卫。大卫在初次离开家去学校的路上体会到了世间冷暖,有人要骗他钱,有人嘲笑他,他说“那时候自己比鲁宾逊·克鲁索还要感到孤独。
  大卫的这些经历都使得他总处在一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中,担心害怕伴随着大卫的整个成长過程。小的时候在家中找不到归属感,只要呆在家里就总是一副惴惴不安的样子,怕自己的一句话和一个动作惹怒继父。长大了又一直为自己多追求的上流社会的生活而奋斗,担心自己最终无法达到那个心里预期的位置。
  三、结语
  《大卫·科波菲尔》对身份追求作了很好的诠释。主人公从小成为孤儿的经历使得其更迫切地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和重视。尽管在这过程中会遭到拒绝甚至是蔑视,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最终取得了成功。而这条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和失败也总是伴随着他。由此而产生的挫败感正提现出了一种身份焦虑。担心害怕以及归属感的缺失正是这种焦虑的外在表现。
  
  参考文献:
  [1]罗经国.狄更斯评论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2]胡磊.从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看其人道主义思想[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3]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其他文献
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与手段了,它为我们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我们简要地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这一科学手段。  一、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许多数学问题都来源于生活、生产中。计算机多媒体能够产生出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
期刊
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在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建带团建工作是在长期实践中证明了的党团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有效方法,高校黨建工作和团建工作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实践证明,没有党建的团建是没有保障的团建,没有团建的党建是不完整的党建。党建带团建既是高校党的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共青团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战斗力的重要措施。因此,做好高
期刊
引言:高校辅导员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1953年清华大学率先选拔思想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的高年级学生和青年教师做政治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这为我国高校
期刊
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自引入课堂教学以来,在改善教学方式、教学气氛、教学效率等诸多方面都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小学英语教学因为多媒体的引入更是注入了无穷的活力,让英语教学不再枯燥、呆板,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也很好地培养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做如下论述。  一、运用简单的课件,帮助学生巧记单词  我们知道在英语学习中,单词的记忆是非常
期刊
新时期下高中体育教师教学的改革研究,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构成。在高中体育课程目标确定以后,体育教师需要认识高中体育教学过程,并以新的体育教学过程观为指导,去创建新的体育教学实践模式,以实现高中体育课程由理想向现实的转化。笔者认为高中体育教师应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和较高的教学素养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相当广博的体育知识与健康理论知识和坚实体育技术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有较强科研能力和组织工作能力。对
期刊
20世纪90 年代,国防和军队建设再次实行了战略性转变。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从对付一般局部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点,由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转向科技密集型。 在美国,军官100%都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硕士和博士约占军官总数的40%。在俄罗斯,90%的军官接受过高等教育,指挥军官100%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印度,少校军官须获得硕士学位。为了适
期刊
一、多媒体课件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多媒体课件设计中,要体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教学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准确、表述规范。各种媒体使用搭配合理、图形、文字、动画等内容层次分明,有丰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教育性原则。应依据教材的要求,以教学实施计划为依据,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并能体现教
期刊
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大学图书馆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有利后盾。但是,受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冲击,涉足图书馆的人越来越少,造成大量图书闲置,资源浪费。此时,我们需要积极寻找原因,及时改变管理,开创新的生存空间,适应时代的新需求,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一、提供“以人为本”的温馨服务  图书馆近几年门庭冷落,一是与网络的快捷相比查阅图书资料速度要慢很多,二是图书管理员不冷不热,毫无表情的服务实在是
期刊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如何开拓创新,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新教育体系,是摆在所有大学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眼前的实际问题。  一、大学计算机教育在信息时代下的新局面  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相结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使用不再像很多年前一样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技能被社会各界所使用。如此一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水
期刊
我们可以一般地把政治哲学理解为是对政治生活的哲学反思。这种反思可以是指向一种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的,也可以是指向一种对于现实政治生活的理解的。政治哲学 的产生与追问同在,追问的内容 围绕如何获得更 好的生活而展开,致力于对现存生活的超越。这种追问可看成是对人类社会的理想性反思,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对现实的批判性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是我们关注的中心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种政治哲学,甚至马克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