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小学时期学生应学习的重点学科,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教师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围绕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方法展开讨论,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依据的同时,还能指导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合作学习;主动性;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8.163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的时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这不仅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还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合作学习方法体现出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对课堂采用创新教育模式积极的响应,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模式中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形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同时还能强化学生在小组中建立的合作关系,以此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一、合作小组的组建
帅玲在《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一文指出建立小组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科学合理的分配小组成员,让每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能展现自己的优势,提升他们的语文学科素养,有助于改善班级整体语文学习水平[1]。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每个小组的成员可为6人,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有利于形成一个积极讨论和交流的学习氛围,同时结合教学内容控制小组学习进度,确保每名学生都能跟上班级学习的进度。教师为每个小组设立一名组长,担负起管理各自小组成员学习的任务。
例如,在讲解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时,教师在教学的导入阶段向学生展示与牛有关的图片,在上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关于牛反刍的简单资料,了解牛的习性,通过故事形式引进课文主题。学生思考红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教师为学生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并对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产生初步认识,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激发出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另外结合教材内容,小组组长应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中的生字、生词等知识。在小组内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会按照学习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并理解牛吃食具有反刍现象。在合作小组内教师应为学生拓展学习有关动物生理学的知识。
二、合作小组学习的课堂实践
王守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一文中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方法,结合教材内容应增加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以小组的方式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2]。设置灵活的课堂实践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设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学习目标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才能保证我们学生在小组中学习能力获得真正的提升。合作小组学习尽管体现出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但是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在教学的设计阶段应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教师与学生及时交流沟通,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以此保证学生在合作小组中学习到语文知识。在课堂中应用合作小组学习模式,教师还应融入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保证学生在课堂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增强语文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例如,在講解六年级上册《在柏林》一文时,在教学的导入阶段教师以话题开始: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以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开始导入文章主题。学生自由想象发言。探究文章标题“在柏林”这个词的深意。然后带领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通过阅读课文内容让学生领悟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学生思考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鼓励学生围绕这一主题,组内交流,自主批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既能调动小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
三、合作小组学习的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都会处在被动状态下去学习语文,以往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小组方法,既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与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相比,合作小组的评价具有多元性功能,在合作小组的不同阶段,通过评价可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意识以及习惯等进行指导,使学生在学习时出现的不足进行弥补,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合作小组模式可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评价可使学生更加注意到自己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摆脱成绩的束缚,最大程度为学生创造可发展空间。合作小组学习的评价使得更多的重视学生自我学习评价,不以考试成绩为参考指标,以评价为指导原则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知识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解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一文时,通过合作小组模式要求学生学会教材中出现的生字,知道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学习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培养人定胜天的信念。组内学生可通过词语接龙形式,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学生词义理解回答的不完整可以互相对其进行讨论补充。在合作小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对每位学生做好相应评价,并给出适当的指导建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对比描述方法的运用要领,提升小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小组的学习方法,这既体现出新课标教育改革下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要求,还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团结协作的素养,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和讨论中激发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学习视野,为语文素养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帅玲.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J].新校园(中旬).2016(09):122.
[2]王守江.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J].学周刊.2016(25):727.
【关键词】合作学习;主动性;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8.163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的时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这不仅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还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合作学习方法体现出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对课堂采用创新教育模式积极的响应,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模式中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形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同时还能强化学生在小组中建立的合作关系,以此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一、合作小组的组建
帅玲在《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一文指出建立小组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科学合理的分配小组成员,让每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能展现自己的优势,提升他们的语文学科素养,有助于改善班级整体语文学习水平[1]。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每个小组的成员可为6人,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有利于形成一个积极讨论和交流的学习氛围,同时结合教学内容控制小组学习进度,确保每名学生都能跟上班级学习的进度。教师为每个小组设立一名组长,担负起管理各自小组成员学习的任务。
例如,在讲解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时,教师在教学的导入阶段向学生展示与牛有关的图片,在上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关于牛反刍的简单资料,了解牛的习性,通过故事形式引进课文主题。学生思考红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教师为学生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并对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产生初步认识,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激发出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另外结合教材内容,小组组长应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中的生字、生词等知识。在小组内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会按照学习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并理解牛吃食具有反刍现象。在合作小组内教师应为学生拓展学习有关动物生理学的知识。
二、合作小组学习的课堂实践
王守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一文中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方法,结合教材内容应增加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以小组的方式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2]。设置灵活的课堂实践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设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学习目标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才能保证我们学生在小组中学习能力获得真正的提升。合作小组学习尽管体现出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但是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在教学的设计阶段应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教师与学生及时交流沟通,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以此保证学生在合作小组中学习到语文知识。在课堂中应用合作小组学习模式,教师还应融入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保证学生在课堂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增强语文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例如,在講解六年级上册《在柏林》一文时,在教学的导入阶段教师以话题开始: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以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开始导入文章主题。学生自由想象发言。探究文章标题“在柏林”这个词的深意。然后带领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通过阅读课文内容让学生领悟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学生思考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鼓励学生围绕这一主题,组内交流,自主批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既能调动小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
三、合作小组学习的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都会处在被动状态下去学习语文,以往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小组方法,既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与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相比,合作小组的评价具有多元性功能,在合作小组的不同阶段,通过评价可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意识以及习惯等进行指导,使学生在学习时出现的不足进行弥补,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合作小组模式可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评价可使学生更加注意到自己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摆脱成绩的束缚,最大程度为学生创造可发展空间。合作小组学习的评价使得更多的重视学生自我学习评价,不以考试成绩为参考指标,以评价为指导原则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知识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解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一文时,通过合作小组模式要求学生学会教材中出现的生字,知道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学习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培养人定胜天的信念。组内学生可通过词语接龙形式,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学生词义理解回答的不完整可以互相对其进行讨论补充。在合作小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对每位学生做好相应评价,并给出适当的指导建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对比描述方法的运用要领,提升小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小组的学习方法,这既体现出新课标教育改革下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要求,还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团结协作的素养,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和讨论中激发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学习视野,为语文素养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帅玲.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J].新校园(中旬).2016(09):122.
[2]王守江.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J].学周刊.2016(2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