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的应用进展

来源 :医疗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椎-基底脉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国外研究者大多以“后循环缺血(PCI)”来称呼VBI,但在我国仍以“VBI”广泛应用在临床和学术交流中.VBI的多发人群为50岁以上人群,近年来逐渐年轻化.椎-基底动脉由于走向曲折、变异复杂,病症辨识难度增加,漏诊情况时有发生.目前,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术(DSA)、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等多种诊断方法已应用于临床,其中TCD检查具有无创、灵敏度及可重复性高的特点,能够清晰显示血管的实际情况,已成为临床诊断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总结VBI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综述VBI常用的诊断方法,并重点分析TCD在VBI诊断中的作用,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桡动脉置管在ICU重症患者血气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医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桡动脉采血法采集血气标本,观察组采用桡动脉置管法采集血气标本,比较两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平均采血时间、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平均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88例CR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持续干预10 d,比较两组恶心呕吐症状评分、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10 d后,观察组恶心呕吐症状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分别为(1.20±0.11)分、(37.58±5.81)分、(40.88±6.49)
目的 探究针对性护理在体外自动除颤仪频繁电除颤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电风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45例急性心肌梗死后电风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体外自动除颤仪频繁电除颤抢救,并配合针对性护理,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统计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皮肤灼伤)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