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果苷磷脂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理化性质研究

来源 :中草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sij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制备熊果苷磷脂复合物(APC)以改善熊果苷的皮肤通透性并探讨其形成机制.方法 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APC,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1H核磁共振(1H-NM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用于分析APC的形成机制,并对APC的溶解度、皮肤渗透和酪氨酸酶抑制能力进行测定.结果 分析表明磷脂和熊果苷分子之间弱的相互作用力形成了APC;APC中的熊果苷在正辛醇中的溶解度从1.29 μg/mL增加到9.54 μg/mL,APC的形成有效地提高了熊果苷的亲脂性;体外释放研究中APC展现出持续释放行为;体外渗透研究表明,熊果苷难以通过皮肤到达皮下组织,但APC显示出强大的渗透能力,其渗透通量从0.02 mg/cm2提高到0.42 mg/cm2;酶活性研究中APC的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约为熊果苷的1.85倍.结论 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熊果苷的生物利用度,并且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美白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扶肾颗粒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肠上皮(IEC-6)细胞屏障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IEC-6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扶肾颗粒组、p38MAPK抑制剂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1
目的 对中药栀子Gardenia jasninoides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 综合应用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栀子环烯醚萜苷富集部位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
目的 建立UPLC-ESI-HRMS方法同时测定藏药小大黄Rheum pumilum及酒炙、炒炭、蒸炙3种炮制小大黄中11种成分.方法 色谱采用KinetexTMC18色谱柱(150 mm×4.6 mm,2.6 μm),流动
目的 基于“鼻-脑”通路体外细胞模型,探索药物制剂经鼻入脑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Calu-3细胞与嗅神经鞘细胞(OECs)细胞共培养,构建“鼻-脑”通路细胞模型组.以荧光素异硫氰酸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乙肝宁颗粒中10种指标成分的UPLC方法,为乙肝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UPLC-DAD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100mm×2.1mm,1.7 μm);
不久前,在我市某化工厂发生一起急性氮气合并氯乙烯气体泄漏中毒事故,死亡工人两名。气体泄漏在地平面下一个4×4×2m~3的空间内。一名工人下去工作后已经死亡,当班工人发现
石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非金属矿物,具有耐高温、导热、导电、润滑、可塑和抗腐蚀等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润滑、国防工业、原子能、日用和化学染料等工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