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二甲氧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来源 :化学研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ang7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3,4-二甲氧基苯胺和丙二酸为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合成得到一系列6,7-二甲氧基喹啉衍生物(3~7b),中间体及产物结构经1H NMR和ESI-MS表征。并着重考察了Suzuki反应中,物料比对化合物5a和5b收率的影响,确定适宜物料比为n(化合物4)∶n(乙烯基硼酸频哪醇酯)=1∶2.0。在该反应条件下,化合物5a和5b收率分别为54.5%和33.8%。采用MTT法测定6,7-二甲氧基喹啉衍生物3~7b对人肝癌细胞HepG2及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7b对HepG2细胞的
其他文献
烯烃的1,2-双官能团化反应是一种将烯烃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分子的有效方法,分别对烯烃的氧化、胺化、磷化、硫化、卤/杂化、催化加氢及硼化进行了综述。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铜-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CuNPs-CNFs),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检测芦丁的电化学传感器.在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体系中,采用电化学阻抗法和
合成了N,N′-二甲基-5-硝基-2,2′-联咪唑配体及其镍、铜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率等测试手段分别对所得配合物进行表征和对化学组成进行了推测。以紫外光谱分析和黏度法研究了配体及其镍、铜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镍、铜配合物与ct-DNA之间相互作用强于配体。
以三氯化磷和甲醇为原料,在无溶剂的条件下,研究了在具有特殊微结构的金属微通道反应器中酯化合成亚磷酸二甲酯的连续流工艺.考察了n(三氯化磷)∶n(无水甲醇)比、反应温度和
以三聚氰胺、噻吩-2-甲醛、呋喃-2-甲醛、吡咯-2-甲醛为原料,合成了3种新型席夫碱,并利用FeCl3制备了相应的铁盐。采用质谱、红外和紫外等手段对席夫碱及其铁盐进行了表征。测定了3种席夫碱及其铁盐的电导率及电磁参数,结果表明,共轭平面性质的席夫碱铁盐具有吸波性能,且电导率比席夫碱提高了2~3个数量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席夫碱进行结构优化,将优化的数据进行初筛,对可能影响较大的某些量子化学参量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4号C原子的净电荷越小、间隙能量越小,则吸波损
犯罪嫌疑人在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时经常会佩戴手套,有时也会将手套丢弃在现场周围,从而成为重要物证,目前对于手套上遗留汗潜手印显现的报道较少。采用五种常规显现方法对日常生活中常见材质手套内表面的汗潜手印进行显现,并对其显现结果采用评分制进行评价,探究了不同材质手套内表面汗潜手印的最佳显现方法。结果表明,手套内表面汗潜手印显现的最佳方法为小微粒悬浮液法和氰基丙烯酸酯熏显法,最佳方法对不同材质手套或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种材质手套内表面手印的显现效果不尽相同,因此在对手套内表面汗潜手印显现之前,需采用最佳方法在空白处进行
本文以碳酸氢钠(NaHCO 3)为致孔剂制备了海藻酸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G-APCGs),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其形貌。水凝胶(G-APCGs)有清晰的孔洞结构,其结构受到单体和致孔剂投加量影响。进一步研究了丙烯酸(AA)、NaHCO 3投加量对复合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水凝胶具有良好的pH敏感性。当海藻酸钠和AA质量比为1∶1.2时,G-APCGs溶胀度最大,可达209 g·g-1,且在6 h内达到溶胀平衡;NaHCO 3加入量为0.16 g时,G-A
以2,4-D为模板分子,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Gr/CH3NH3PbI3纳米复合材料为载体,2,4-D分子印迹聚合物膜采用聚合法合成,并以此印迹膜构建光电化学传感器,采用电流-时间法(I-t)对蔬果中2,4-D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峰电流与2,4-D在浓度范围为1.0×10-9~2.0×10-6 mol·L-1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I0-=3.8536+0.016C2
为研制具有缓释效果的解热镇痛材料,以阿司匹林(Asp)为模型药剂、壳聚糖(CS)为纺丝基材、聚丙烯酸钠(PAAS)为助纺高分子,采用静电纺丝和热处理制备了Asp-CS/PAAS复合纤维材料
二维材料MoS2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但由于其原始状态是块状的,平面结构为催化惰性,活性位点高度集中于边缘位置,为了提高二维材料MoS2的催化性能,我们利用水热法成功地制备了阶梯式边缘型花状的二硫化钼基电催化剂(Bi2O3/MoS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作为析氧反应(OER)的电化学催化剂进行了性能测试。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