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人口红利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ongf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人口红利优势即将消失,劳动力低廉将不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农民工是否能顺利融入城市,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存在什么问题?伴随着人口红利远去,中国面临的另一个巨大挑战是“未富先老”,中国当如何应对……
  执著于简单的穷人经济学家
  走进他的办公室,简单的是里面的布置:两张桌子、两个书柜、四把椅子、一台电脑,不简单的是放置于上面的一摞摞的与农业经济、人口经济、劳动经济相关的书籍。从几年前开始,人们谈起他总会想到他提出的现在正逐渐引起热议的我国已经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的观点。他是我国经济学家中少有的自觉把自己定位为研究穷人的经济学的人。他,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
  专业选择源于农村体验
  1956年,蔡昉在北京出生。同那个时代的人一样,蔡昉也经历了我国特殊的时期,也是因为这才让蔡昉有机会体验到农村的生活,了解真实的农村是什么样子。
  “文化大革命”中,蔡昉的父亲在山西某小镇一所著名的中学教书。在小学的最后一年,蔡昉被送到这里。农村中很多的事情他都不明白。蔡昉清晰记得一件事:在田野里,他看到一个相识的孩子赶着驴车得意洋洋地从同学们面前经过。于是蔡昉问周围的人,那是他家的驴?没想到引来哄然大笑。笑过后,有人告诉他:“那是生产队的驴,家里是不可能有驴的。”蔡昉说,这是他关于所有制的第一个概念。
  高中毕业之后蔡昉又插队到了北京顺义的一个村庄。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的人,对社会的现实有最深刻的体会。蔡昉说:“对于当时的环境,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这种深刻的体会更有利于自己进行农村改革问题的研究。”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恢复招生。多年高等教育的断档,让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填报志愿。于是蔡昉请教了一位“文化大革命”前大学毕业的中学老师苏国勋(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蔡昉说:“苏老师比较早地预见到今后的中国将进入一个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加快的时期,建议我报考这两个专业中的一个。当时我看到了农业经济学专业,就毫不犹豫地将它填在了志愿表中的第一志愿栏中。”
  那时最主要的课程仍是学习计划经济的知识,与市场经济有关的知识也只是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中作简单介绍。更多有关市场经济的知识,都是蔡昉后来自学的。而且当时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面积很小,教室也不够用,还要将校园的大部分分给军队使用。除了上课,有讨论活动时就是每人发一个小马扎,在院子里找一个阴凉的地方进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蔡昉完成了大学学业。
  用蔡昉的话说,因为自己不知道毕业之后要干什么所以就选择了考研。1982年,蔡昉成功进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继续他的农业经济学学习。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习期间,蔡昉曾到过山西、河北、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进行调研,广泛地了解了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状与问题。随着调研的深入,蔡昉开始认真思索我国的“三农”问题与农村发展的路径。
  好奇是他工作的不竭动力
  20多年来,蔡昉做了很多方面的研究,与“三农”有关的包括土地制度、农产品价格、农产品流通、粮食政策等,以及关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诸多领域。对于他来说,结束一个课题,交了一份答卷,同时他也知道了哪些东西是他没有弄明白或说清楚的,下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也就出来了。面对研究中的冷板凳、想不通、读不懂、查不到资料的痛苦,蔡昉有自己的看法。
  “越是想不明白的事情,越能激发我的兴趣,引起我的好奇,就像是哥德巴赫猜想,吸引了很多人,虽然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想明白,但是它让参与其中的人们体会到了中间的乐趣。当你为了解决一个问题穷尽各种办法的时候,不但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而且形成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另一种收获。”
  他的好奇心存在于所有的领域,虽然经常忙于研究和管理,但是他并不会在其他方面掉队。他常对周围的年轻人说:“我阅读的文献比你们多,做研究的时间比你们长,出的成果比你们多,但是我也敢说我读的各类文学作品也比你们多,看的大片不会比你们少,看的美术馆也许你们加起来都没有我多。”
  在蔡昉看来,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相通的,做研究之外的事情经常会给他的研究提供思路,这也是他愿意花费时间做这些事情的原因。比如对于很多的人不能接受的抽象派艺术,他说:“抽象思维是人脑与照相机的最大区别,抽象的艺术正是人类这一能力的体现。理论也是抽象的,需要抽象能力来总结和提炼。在欣赏抽象派美术作品的时候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抽象能力,也拓宽了自己的审美幅度。审美幅度宽、好奇心广,自然就会触类旁通。”就是这样,蔡昉到任何地方包括外国,哪怕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只要能赶到当地的美术馆看看,他都不会放过。
  1998年,蔡昉成为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所长,繁忙的日常工作占用了他很多时间,但他并没有丢下一线研究。一有时间,蔡昉总是扎进他喜爱的课题研究中。虽然他实地考察的机会相对于以前来说少了,但是如果有机会去外地出差的话他都会和主办方协商,安排他到当地的企业去看看,同工人们聊一聊,或是去农村看看,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到企业没有到农村去看看,他就会感觉到和社会脱节了。也就是在这期间他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的观点,引起了我国经济学界的热议,社会现实的发展也在一步步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2009年2月8日,蔡昉与谭崇台、吴敬琏、刘遵义、姚洋、胡必亮等学者,获得了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肯定了他在发展经济学研究中的成就。
  一切只要快乐就好
  “越是研究越是发现自己真的适合做研究,也许让我从政经商我的精神就会承受不起了。”这是蔡昉对自己的评价。不管是同事还是朋友,他们眼中的蔡昉总是很低调。“其实,我刚毕业工作的时候,大家给我起了一个绰号‘观点机器’,因为我总是会提出很多的观点。但是现在想来,并不是件好事。因为观点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学者的不同之处就是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科学的论据。不是我低调而是很多人太高调,一个理论家不应该指望人人都知道,我要做的就是坚持做扎实的研究,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某种观点、判断和预见。我觉得真正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应该是同行的判断,只要同行认为我做得还不错我就已经很满足了。而且我做到了别人没有做到的程度,得到了别人体会不到的快乐。”
  他说:“与有些同行不尽相同的是,我不把从事经济研究看做致富手段,而是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工作时把经济研究作为职业,休息时把经济问题的思考作为休闲。经济学与所有的学问一样,博大精深,穷一生也难以知其一二。面对这种永远不可企及的目标,说乐在其中不尽恰当,但你尽可以在追求中或悲或喜,患得患失。”这就是蔡昉的人生,也是他想要的生活,
  对于教育孩子,蔡昉也是用简单的思想。他说:“女儿从上学开始,成绩或好或差,我们都不过分给她压力。她考上大学选择广告学,也是她自己的选择,后来要出国读书,我们也是支持。我们从来不会强迫她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想让她在很大的压力下成长。虽然她成绩不特别优秀,但是她过得很开心,心理和身体很健康,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圈子里,还是会有人对蔡昉的深居简出有怨言。蔡昉说:“这个我知道,因为我经常拒绝一些礼节性的会议和晚上的应酬。除了我的确需要时间做研究之外,还因为我现在是空巢家庭,女儿出国读书了,就剩下我和老伴,如果我再不回家,空荡荡的房子就剩下老伴一人,她会感觉不舒服的,所以我都会尽量回避很多的应酬,做到至少晚上回家吃饭,除非是必须出席的会议和给学生上课。当然大家的不满也都是表面的,很多人是理解的。”
  问他是否因为已经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所以才会有现在的豁达,蔡昉说:“不是这样的,我也有物质上艰苦的时候。”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蔡昉已经结婚了,他爱人是大学毕业,当时两个人都是几十块钱的收入,租的是农民房,每个月下旬总有几天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如果还剩一个鸡蛋,我们会往里加淀粉加盐,力争把它摊得大一些。总不至于饿死。”虽然他自己也说如果自己规划好这百十块钱的收入,生活可能会过得更好些,但是他不喜欢在家务事上花费时间,也不在意这些外在的物质条件,只要能让自己做研究就好。
  蔡昉总是说他还是一个没有额外期望的人,可是他做的每一件事又与喜爱的研究分不开。接下来的时间,他还是会继续自己对我国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的研究,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不仅要提出这样的观点,还要找出出现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探究在转折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当然还有就是全社会都关心的收入差距和分配等民生问题。
其他文献
“技术公司是新兴的出版业的权利掮客,所以像企鹅出版社和兰登书屋这样的传统书商不得不酝酿出新的计划来应对技术公司的挑战”,凯瑟琳·拉什顿如是说。  在星期四的声明中,皮尔森证实“正在和贝塔斯曼讨论企鹅和兰登的合并事宜”。  是时候认识到这一点了,人们需要书,而且他们愿意甚至是渴望买书,只要那些书充满智慧,通俗易懂且价格低廉。  这些话出自于企鹅出版社的创始人伦·莱恩,他是销售高质量平装书的第一人,而
羊皮卷大全集(上下册)  (美)马登 等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03  39.80  ISBN:9787511326102  本书通过14部伟大的作品将人生的哲理和成功的理念,从奥里森·马登的《投资自我》到拿破仑·希尔的《思考致富》,从路易士·宾斯托克的《信仰的力量》到克莱门特·斯通的《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再到安东尼·罗宾斯的《唤起心中的巨人》……它不仅鼓舞着千千万万的成功人士再攀高峰,
本书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的传记。米歇尔是草根出身的黑人女孩,却奋斗成长为哈佛才女;她是曾经的绝望“怨妇”,却力助丈夫当选总统;她是颇具彩响力的政坛人物,也是媒体追捧的时尚明星。    《她可以当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  刘素云等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12  定价:28.00元    高大的身材、飞扬的短发、犀利的思维、咄咄逼人的语气,米歇尔的形象注定不是温婉可人的依人小鸟。她是丈
《浙商1.5代》  徐王婴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9.2  定价:28.00元  说实话,一开始读到《浙商1.5代》的书名,颇有点愕然。作者该不是搞什么噱头吧?有听说“浙商一代”或者“二代浙商”的,比如人们在谈论鲁冠球和他儿子鲁伟鼎的时候。哪里又冒出来一个“1.5代”的概念?  待细细研读全书,还真是觉得这个概念颇有见地。  “经过父辈们七八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培养,他们已经完成了‘掌门人’之位
本书用清新唯美的笔触,讲述了少男少女间青涩美好的朦胧情愫,关注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灵碰撞。  “文学节”那天整个校园里真是热闹非凡 。有把课文改编成话剧演出的,有在大讲堂里举办文学讲座的,有模仿央视王小丫的名曰“文学开心辞典”的,也有诗朗诵的……但没有哪个班能像林子川他们班一样全体参与,规模这么大的。一位理想是当建筑设计师的男同学,采用了废弃的塑料泡沫、纸箱子、易拉罐等等“新型建筑材料”,在偌大的
有史以来,第一次完成户外5公里跑步的机器人诞生。近日,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让一个两足机器人Cassie完成了上述跑步。  凭借纤细的红腿、鸵鸟的步伐和腹部的推力,它在53分钟内跑完全程,没有系安全带,并且只充了一次电。  “这是机器人第一次学会走路和跑步,并成功地越过人类地形和正常地形”,俄亥俄州立大学机器人教授、Agility robotics创始人和CTO乔纳森·赫斯特表示,“这是真实世界
北京图书订货会多年来都被业内视为新年第一次精神生活盛宴。参与其中,感受新的文化潮流,触摸中国书业的脉动,体味读书人的期望,无疑成了出版发行界新年伊始的“第一要务”。  图书订货会从1987年举办以来,已走过了24年的发展历程,它是中国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产物,也见证并推动了我国出版业的变革和发展。24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全国各出版单位、发行单位及港、澳、台同行的支持下,在主办单位和参会
如果“死亡”是一个“蜕变”的仪式,我会用“蝴蝶”作为张国荣的死亡标记。蝴蝶斑斓的彩翅、层层剥褪生命的演化,符合了他曾在舞台上、镜头下的千面形态。张国荣与蝴蝶,共有的贵族气质,在童话的原型里,任情率性、傲慢自我和浮游不定。    难记兴亡事    2003年4月1日的黄昏,我在台北金马奖的办公室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聊天,商议年底的颁奖典礼怎样邀请张国荣出任嘉宾,然后朋友的手提电话响起,告之张在香港跳楼
我知道我们终有一天要回归土地。  可我从来没有认真看过自己的脸。是的,我照过镜子,可我看的是相貌,不是脸。一个人的脸应该包括他的全部生命特征。那时候我还看不清自己。不知自己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我们皮肤的颜色为什么是黄的,它是怎么染成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们的颜色来自于土地,我们与平原一个色调。  是的,在时间中,我曾不断地修饰我的记忆。我篡改了很多东西,包括我的童年……  记得
2009年3月7日,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要继续抓好领事保护工作,切实维护中国公民和企业在海外的合法权益。现在中国的国民出国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同其他国家的合作越来越多,这方面的领事保护工作我们一定要做的更好。杨部长还在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成立仪式上指出:领事保护是外交工作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要重视并做好这项工作。  《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