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营造高中体育课堂和谐氛围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0412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体育课堂氛围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营造的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当前中学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因素、课程内容、学生因素、教学环境因素等方面都是影响中学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主要因素,提出营造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重要意义以及营造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途径。总之,和谐课堂的构建不仅是师生的职责,而且是学校教育管理者的职责,社会和家庭也具有重要的协助责任。体育教学过程也是一种社会性交往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建立起一种平等与信任的良好氛围,就会促进教育环境、学生间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从而为促进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协调运作,为加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事业心,更新观念,完善自我,注重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组织好各项活动,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出现在课堂上,用自己热情洋溢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实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造的能力,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在运动中产生兴趣,达到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三,教师上课时应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注意听、注意看、注意想、注意练习,争取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如果发现学生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或练习动作不到位、不准确时,应耐心仔细地指出学生动作完成不好的原因并及时给予指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学习活动中。在进行一些具有危险性技术动作教学时,教师应在旁边进行保护与帮助,给学生安全感。
  2.选择和谐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终身受益。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尽量突出健身性、全面性、实用性、终身性、娱乐性、观赏性的特征,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武术、韵律操、羽毛球、毽球、体育舞蹈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意愿选择和搭配教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广和深入,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如排球的教学,以往我们总是像培养运动员一样进行教学,大量的时间花在垫球、发球等基础技术动作练习上,忽视了让学生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现在教师可以采用小场地、低网等方法降低练习难度,只要排球不落地就可以继续比赛。这样可以使同学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锻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改变,使技术动作的教学有机穿插到比赛游戏中,让学生在"玩球"的过程中喜欢上排球运动。 转
  3.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中学体育教学面对的学生是多种多样的。在进行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表现出男女性别的差异、体质强弱的差异、运动基础上的差别;有的项目需要保护与帮助、有的项目需要助力和阻力。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内容、学习方法与适度的疑难问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实行分层教学,因为不同的层次小组有不同的知识能力和练习要求,同一活动的不同环节要有不同的难度,教师可预先向学生提出经过努力可以达至的指标,让学生按预定的指标进行练习。如:跳高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不同的高度将学生分组,实施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促使每个学生尽心尽力地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最大的潜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允许有不同进度的学习,如障碍跑、立定跳远、不同人数的足球、篮球、排球比赛等等。创设这种课堂情景,学生们才能做到人人参与,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地展示。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意义所在。另外,教师应要求学生之间多加沟通,进行互帮、互学、互教,适时进行点拨,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如完成动作的正确与否,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跟其他同学的差距。这样对于改进与提高动作技能起着积极的作用,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更积极有效地参加体育学习,不断积累体育运动经验,扩大体育知识领域。
  总之,营造中学体育课堂的和谐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优化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必要条件。体育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才能使课堂氛围主动活泼。教师应尊重学生对体育的个性选择,在此基础上,科学的编排体育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式,促使学校体育内容成为营造中学体育课堂的和谐氛围的主要条件。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改善,对于中学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营造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之,加强对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和谐氛围的研究,有利教师与学生正确的认识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作者谈了四点高寒边远山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增强学 生使用英语的自信心,养成使用英语的习惯,培养英语思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关键词】高寒边远山区学生 英语兴趣 方法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每当在黎明时分听到部分学生在空旷的校园里用方言朗读英语的声音,我就会蹙起眉头,内心就会涌出一种迫切的想法,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学好英语。  山里的孩子不比城市的孩子条件好,我们学校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教学不但为初中英语教学在课时少、学生多的状况下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提供了可能,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竞争和合作意识,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本文对新课标体系下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 小组合作教学 有效开展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课时少、内容多,而且多为集体大班授课,学生人数众多,使得学生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受到极大限制,进而制约了初中
期刊
工作中,我一直在忙忙碌碌中,上课、备课、批改作业。休息时,我常常在想,怎样才能顺应时代潮流之所动,作一个合格的教师?我想,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那么如何提高自已的教学水平,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觉得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认真备课,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老师备课的质量也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没有任何准备的备课,实质上是对工作不负责的表现,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
期刊
【摘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删繁就简、主次分明,才能使语文课堂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使学生得到更大的收获。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减肥教学  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今天,肥胖成了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出于对美的向往,对健康的追求,减肥成了最流行的话题。减去多余的脂肪,才能显得浓纤合度,从而塑造出更优美的体型,拥有更健康的体魄。其实,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删繁就简、主次分明,才能使语文
期刊
【摘要】论述小学班级管理:要热爱学生,积极开展班级管理,对于选拔班干部,做到培养和使用并重,充分利用好班会课和活动课,开展德育教育,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积极开展家访工作。  【关键词】关爱 情感 管理 发展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组织,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德育工作的成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
期刊
兴趣培养历来为中外有影响的教育家们作为对教学艺术的高层次追求而倡导。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地理学习兴趣培养与成功的教学过程互为因果。进行教学评价,兴趣状态比分数更为可靠。  实行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思考、
期刊
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课旨在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要达到这个要求,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师,更应根据当前中学生的基础与学情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学生交流与合作,把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为新型、适应新课程要求、更适合高中学生要求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老师的教学活动设计的要求也相应变化,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创设情景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师生的情感是基础,课堂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在积极的模仿表演活动中动起来。  【关键词】英语课堂 新课标  这几年,随着教育教改工作的进行,实行了电脑派位后,我发现了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别很大,对学生学习新课本的难度也增加了,同时对老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很多,教师课前要做好精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教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评价机制都有了新的变化。作为历史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是实施新理念的关键,搞好历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就能有效推进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  高中历史教学,是在具体历史课程实施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最优的教学设计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而展开的师生和谐共处友好发展的教学活动。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下,需要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和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分析总结,论证了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从课内作文和课外作文双管齐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工作实践,对课内作文和课外作文双管齐下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探索。得出了课内作文和课外作文双管齐下是切实有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作文教学模式的结论。  【关键词】作文能力 课内作文 课外作文 作文教学  作文是体现学生的文字表达、知识储备、生活积累和思考水平的一种形式,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