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及预防措施研究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l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校园欺凌的事件频频发生,已演变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校园欺凌,不简单的是学生之间的吵闹,而是触及到法律和道德的底线的行为。相关部门虽然也在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但是根治校园欺凌仍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校园欺凌;学校;法制教育
  浙江大学做的一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的调查表明,有49%的学生承认自己曾经对同学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欺凌行为,87%的学生表示曾经遭受过其他同学的暴力欺负。但是,面对自己受到校园欺凌的时候,45%的学生选择了沉默不语、息事宁人。受欺凌者的担心害怕,旁观者的冷漠避让,这都在一定程度上给施暴者变本加厉的勇气。
  一、校园欺凌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校园欺凌的现象屡见报端,国内各大媒体都纷纷关注报道校园欺凌现象,这说明校园欺凌不仅仅是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学生相互欺负弱小的行为,包括拳打脚踢、拍裸照等人身攻击和语言恐吓、敲诈勒索。欺凌手段不断残忍化,发生群体也从高职院校向中小学蔓延。
  从群体上看,校园欺凌通常是持续性多发的,而不是一两次偶然的事件。欺凌的双方,有时候是强大的一方欺负弱小的一方,也有集体欺负单个一人。被欺凌者由于害怕、恐惧或者被欺凌者恐吓,一般只会沉默忍让。
  从性质上来看,校园欺凌不同于一般的学生打架。校园欺凌是蓄意为之,恶意而攻击比他弱的人,从别人的痛苦中获得满足感。此外,故意给自己的同学取带有侮辱性绰号,传播一些关于同学的消极谣言和闲话等软暴力也属于校园欺凌范畴。
  (二)校园欺凌的危害
  对于被欺凌的学生而言,一方面要承受在学校与欺凌者见面的压力和嘲笑,另一方面也担心班级的同学看不起自己。因此,内心更加的抵触去学校上课,慢慢的变得郁郁寡欢,自信心越来越弱,直到退学。
  其次,受欺凌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人在长期精神压抑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症状,严重者会导致抑郁症等。受欺凌学生长期要遭受他人欺负和背后的议论,心理要承受极大地压力。当这些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或者心理的压力得不到舒缓释放,就会出现失眠、抑郁甚至更过激的想法。
  对于欺凌者而言,不仅要承担受害者高额的治疗和赔偿费用,还要受到学校和老师的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这些人虽然一时获得了不健康的心里满足,但是长久下去,终将会在暴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走向犯罪道路。
  对于旁观者而言,容易造成周围人际环境的不和谐。当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路过的学生处于害怕,或者事不关己的态度,不敢挺身而出主持公道。长此以往,校园周边环境让学生们觉得没有安全感,逐渐的人际关系淡漠,不利于学生的团结发展。
  二、校园欺凌为什么屡禁不止
  近年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部分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但是,校园欺凌现象依旧存在。
  (一)校园欺凌,和父母的家庭教育相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家庭的环境氛围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大。美国著名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校园欺凌中,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大多数是由于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长期的争吵让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在家庭不和谐这个因素中,孩子心理也承受这巨大压力,从而模仿父母“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还有家长过分的纵容也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的价值观造成误导。
  (二)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
  青少年时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不愿意继续接受父母的摆布,独立意识逐渐提升。而且在学校里面人际关系处理也影响青少年发展,因此青少年情绪较急躁,容易冲动。
  (三)学校缺乏强有力的应对机制
  在许多校园欺凌事件中,学校的领导、教师一般都是最后的知情者,学校的保安、门卫也只限于维护校内和校门口那一片的安全。此外,部分学校在预防校园欺凌方面意识不够,没有经常性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讲解,及时发现、疏导有暴力倾向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校园欺凌问题的预防和应对
  (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法制约束
  要杜绝校园欺凌的频繁发生,在法律法规层面上加强约束力很有必要。早在2016年4月,教育部门就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完善了相应的治理体系。各省市县相关教育部门需要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校园欺凌治理方案,保证学生的在校安全。
  (二)学校强化教育的正确引导,增强校园安全建设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安全的教育引导,把学生的安全教育作为全年的任务常抓不懈。学校要充分利用讲座、安全宣传等形式,让学生在遭遇到校园欺凌的时候,大胆说出来,同时,对欺凌者严加批评,并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进行处罚。此外,学校要积极完善校园安保制度,在社会、政府、学校和家庭之间形成有效的综合治理模式,保证学生快快乐乐出校门,安安全全回家去。
  (三)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对孩子人生的引领作用
  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教育的前提,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远离家庭喧嚣,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良好形象。同时,家长不能过分的宠溺孩子,要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切实的扮演好孩子第一任老师的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全晓洁,靳玉乐.校园欺凌的“道德推脱”溯源及其改进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
  [2]张琪,郑友训.女中学生欺凌行为心理透析及规避[J].教学与管理,2017:24-25.
  [3]孟凡壮,俞伟.我国校园欺凌法律法规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7,20.
  作者简介
  任佳慧,女,汉族,洛阳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技术的发展,随之崛起的自媒体不知不觉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自媒体的发展与影响,用最理智、平和的态度来迎接自媒体的挑战,使其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尚方宝剑。  关键词:新媒体;自媒体;自媒体优势;影响与挑战  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闭门方知天下事”,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日薄西山,越来越多的人主要通过“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手机软件推送来了解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深刻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国情,才能把握好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才能使我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国情主要有六个方面:初级阶段实情、人口国情、生产力国情、资源现状国情、经济结构不合理、商品经济不发达。深刻认识这六个方面的基本经济国情才能把握好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大逻辑。  关键词:经济国情;经济发展  一、当前基本经济国情的状况  1.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20世纪50年代以来,机械通气逐渐成为呼吸衰竭最重要的治疗手段.随着临床应用的日益普遍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机械通气技术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机械通气的应用时机、实现通气方式、通气模式以及与患者的协同性等方面均有了明显的进步.临床医生、特别是从事危重病学的医生,应对机械通气予以足够的重视,使危重患者从机械通气中更多地获益.
摘 要: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初中级技术人员,近年来,中国已经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作为一个特殊、独立的社会群体,许多中职生在学习、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一些心理问题。笔者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问题;应对方法  中职生在其身体成长的过程中心理方面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使其变得更加敏感,同时其对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更加的在意,希望他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