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适当的时机,渲染英语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校本教材,认真仔细备课,在各种教学环节中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注重“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习兴趣等。
[关键词]英语学习 兴趣 感情交流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019-01
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地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新课标的任务,在深入教育实习和在阅读大量教育著作的过程中,我对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把握学习良机,渲染英语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在课上的语音、语调、肢体语言等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课效果的好与坏,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使课堂充满乐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英语作为一门有别于母语的语言,在教学上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想使学生对英语充满学习的动力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积极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充分研究校本教材,认真仔细备课,在各种教学环节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研究直接影响其教学成果,而针对教材所设置的教学环节更是重中之重。作为英语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环节与内容,同时加以运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要在研究教材的过程找到师生间互动、交流的切入点,最大化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在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并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革新,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下学生,应运而生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引导者。母语习得研究及二语学习研究都已经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该是“我们应该怎么教”。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开发学生潜在的语言学习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现代教育观认为人的本性应该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具有生长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学生的潜能,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将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合作要求教师应该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硬的手段——批评、责怪等方式已不再适应当今教学。作为教师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不能将各种强硬的手段搬到课堂上来。很多时候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使其失去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因此,教师不应再以教育者的身份来教育学生,而要转变观念,在平等的基础上教育开导他们。
(二)和谐是指师生之间情感上的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热情,对学生各方面给予关心,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该如此。爱拉近了师生的关系,使师生进行了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教学过程其实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由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的。
(四)融洽的师生关系。情感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也影响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新形势下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改变与学生间生硬的教与学的关系,师生间应该是融洽的朋友关系,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心与爱护,让其信任教师,双方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这样学生才能热爱学习。
总而言之,英语学习培养兴趣是最主要的。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影响。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怎么能够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4(2001.1重印).
[2]张承芬.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英语学习 兴趣 感情交流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019-01
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地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新课标的任务,在深入教育实习和在阅读大量教育著作的过程中,我对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把握学习良机,渲染英语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在课上的语音、语调、肢体语言等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课效果的好与坏,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使课堂充满乐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英语作为一门有别于母语的语言,在教学上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想使学生对英语充满学习的动力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积极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充分研究校本教材,认真仔细备课,在各种教学环节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研究直接影响其教学成果,而针对教材所设置的教学环节更是重中之重。作为英语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环节与内容,同时加以运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要在研究教材的过程找到师生间互动、交流的切入点,最大化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在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并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革新,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下学生,应运而生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引导者。母语习得研究及二语学习研究都已经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该是“我们应该怎么教”。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开发学生潜在的语言学习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现代教育观认为人的本性应该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具有生长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学生的潜能,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将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合作要求教师应该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硬的手段——批评、责怪等方式已不再适应当今教学。作为教师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不能将各种强硬的手段搬到课堂上来。很多时候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使其失去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因此,教师不应再以教育者的身份来教育学生,而要转变观念,在平等的基础上教育开导他们。
(二)和谐是指师生之间情感上的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热情,对学生各方面给予关心,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该如此。爱拉近了师生的关系,使师生进行了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教学过程其实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由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的。
(四)融洽的师生关系。情感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也影响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新形势下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改变与学生间生硬的教与学的关系,师生间应该是融洽的朋友关系,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心与爱护,让其信任教师,双方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这样学生才能热爱学习。
总而言之,英语学习培养兴趣是最主要的。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影响。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怎么能够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4(2001.1重印).
[2]张承芬.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