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口头评价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y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口头评价因其直接、快捷等特点成为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小学数学课堂的口头评价并不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它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确定正确的评价目的,讲究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操作艺术,做到以下几点。1 消除“位差效应”,营造和谐氛围
  课堂口头评价是一种沟通的艺术。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是追求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最大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中,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所产生的“位差效应”给师生之间所造成少数教师的师道尊严、夸夸其谈,从而导致学生谨小慎微、不敢回答问题,甚至使个别学生在评价老师和同学时产生不真实的评价。那么,如何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位差效应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呢?
  1.1 要淡化心理定势。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往往存在着师生之间的口头评价表面上是民主平等的,但因师生双方处在直接或间接的隶属关系之中,各自的权限和地位是不平衡的,因而必然形成了习惯性的“心理定势”——在心理上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教师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居高临下的心理状态,学生相应存在自卑或戒备的心理压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安或紧张,不敢大胆、坦诚地敞开心扉,即使身不由己地发言,也往往是试探性的询问,或是看老师的脸色应对。因此,在评价学生时,教师不仅要坚持讲“理”,更要讲“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隐私权和选择权,尊重学生的看法、建议和合理的辩解。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评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1.2 要针对个性进行选择。不同水平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位差不一致,即使同一水平的学生,与教师的心理位差也有较明显的区别。因而在课堂口头评价时,教师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讲究激励和表扬的语言和方式,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小学数学课堂中激励性口头评价语言要求准确和个性化。准确,是指评价语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当学生的认知出现错误时,老师、同伴等要引导其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取向正确的价值判断。当同伴在评价学生时,出现不规范,甚至是出现不正确和歧视倾向时,老师一定要及时加以引导。同时,评价者(教师、学生)要针对被评价者的个性及价值客体的特点,做出具有评价者自身特点的课堂口头评价,或幽默风趣的评价,或平和亲切的评价,或循循善诱的评价……
  1.3 要化解表达差异。一般说来,教师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评价针对性强,能进行清晰的陈述、论辩和评价,所表达的信息中多余的成分少。而有的学生评价时因为缺乏口才,往往出现表达不准确或不完整,说了许多却又不切话题;有的因为个性心理特点,过于腼腆、怯场而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师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差别还极容易形成“一言堂”“满堂灌”。教师评价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学生则处于“挨训”状态。因而在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中,教师不仅要首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主动传递出自己的关心之情,而且要专心致志地倾听学生的评价,借助微笑的表情,传递出师爱的微妙信息,打消他们的紧张情绪,使学生久旱的心田接受甘露的沐浴,让他们自觉地打开心灵之窗,大胆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样,教师也就能从他们的只言片语的评价中更准确地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引导、启发。
  2 适时评价,把握激励时机
  课堂口头评价的时机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握不好,会影响评价的结果,甚至于适得其反。由于小学生心理素质不够稳定,同一学生与教师的心理位差也存在时间差别。因此,评价时机应选在学生真正感到教师可亲、可信赖之时,选在师生情感在教育空间弥漫之时。
  2.1 瞬时评价,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课堂口头评价有时是一种瞬时评价,教师要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还要引导学生也学习在评价时善于捕捉、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更重要的一点,评价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实施纵向评价。考察学生个体进步或退步及幅度,注意学生个体自身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反思,调整心态和评价行为,不断进步。
  2.2 延缓评价,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课堂口头评价有时也需要延缓评价,就是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样的延缓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拓展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3 多角度评价,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激励,特别是学困生对激励评价的渴望更甚。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找到自尊,找回自信,使他们在充满爱意的激励中体验成功,从而得到满足、快乐、积极、稳定的情绪,洋溢着创造的激情和进取的动力。所以,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去激励、评价学生,并且要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及对教师的评价时,都要从多个角度去评价。
  总之,在课改的趋势下,我们教师要深刻领悟新课程标准的内涵,转变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和谐的氛围,适时发挥评价的魅力,巧妙地运用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我们的数学教育也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说起班级管理这个话题,大家都会说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只是一部分人的认识而已,从我管理班级的经验来看,这虽是一个老的话题,但并不是一个过时的话题。我所说的严与爱是两方面的意思,并不是说严就失去了爱,爱就失去了严,这个严是严厉而要有个度,既要严的让学生怕你,又要让学生想你。而爱既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在关心爱护他,又让学生明白这个爱是事出有因的,并不是凭空的去爱,也是有严的一面。这个严和爱要辩证的去看,在
期刊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构建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达到让学生主导学习、自由学习的目的,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
期刊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且又以其乏味枯燥、令学生望而却步的化学来说,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
期刊
为了更好地实现班级的教育、教学以及人的发展目标,班级管理越来越被人们所注意了,也就是班级管理对于教育来说非常重要,同时班级管理还要讲究科学性。班级的科学管理,就是运用班级管理的研究成果及科学理论指导班级工作,不断提高其水平和效益。  1 小学低年级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行为习惯不好:卫生、坐姿、写字的姿势、喜欢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用,用完后又忘记还给别人、没有完成作业的习惯、依赖性强、自
期刊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这将引领着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课堂上,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情感在数学课堂上得以飞扬,才能提高我们数学课堂的魅力,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1 从具体的情境出发,引发学生学习情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
期刊
后进生的问题在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在班主任的心目中都是一个不愿面对又必须面对的问题。后进生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学习成绩差;一种是纪律松懈作风懒散思想上不求进取等。后进生不是生来就“后进”,而是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主要是教育上的失误所造成的。培养他们成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了解后进生的特点,是我们施教的重点。  后进生大都有哪些特点呢?第一是自尊心强;第二是任性;第三是知识比较贫乏
期刊
计算机,这一代表现代科技的产物,正迅速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计算机老师,我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尽量将抽象化为具体、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不给孩子们造成很深奥的知识点,以免打击他们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唯一促使他们学习的动力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探索计算机知识,掌握操作本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水平。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
期刊
【摘 要】 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成为终身进行体育者锻炼的习惯,体育课堂必须让学生学会自我锻炼,学会自主学习。就自己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进行探索,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摸索出解决一些自主学习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培养 自主学习    1 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文化知识日新月异,所以培养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
期刊
在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下,小学校长对新课程改革精神的领会程度、工作行为方式都关系到学校工作的全局。随着教育发展不断加快,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校长队伍,既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确保教育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一个学校是否发展和提高,与校长素质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同时,校长必须积极主动地完善和优化自身素质,要努力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更新观念,善于钻研,能
期刊
【摘 要】 多媒体技术教学是一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已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工具,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者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多媒体技术 教学优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在改变着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过程。多媒体技术的普及,让教学由传统的“粉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