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之我见

来源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wei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总分馆制的含义及发展现状入手,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制的3种模式:集中式、集中分散式和分散式。以辽东学院为例,分析了辽东学院建设总分馆制存在的问题,并构建了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总分馆制模式。只有采取集中分散式模式,制定科学的总分馆运行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制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7)06-0028-03
  Opinions on Construction of Central-Branch Library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Taking Library of Liaodong College as an Example
  WANG Dan-mei
  (Library of Liaodong College, Dandong Liaoning 118003, China)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central-branch library system,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ree modes of central-branch library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entralized, central-decentralized, decentralized. Taking Library of Liaodong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entral-branch library system in Liangdong College, and formulated the central-branch library system mee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college. All the resources could be co-built and co-shared only by central-decentralized mode and drawing up scientific central-branch library operational mechanism.
  Key words: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entral-branch library system
  總分馆制是近年来国内图书馆建设发展比较迅速的一种运作模式,它实现了“统一管理,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图书馆建设理念,节约投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方便广大用户。是一种理想的集群管理模式,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总分馆制在我国起步较晚,不少学者对国内各地的公共图书馆进行了总分馆制建设的探索,但只有少数学者对高校总分馆制
  作者简介:王丹梅,馆员,研究方向为中文编目。E-mail: 359263119@qq.com
  建设提出自己的观点,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证构建一个适合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总分馆制模式。
  1 总分馆制的含义及发展现状
  美国图书馆协会从总馆、分馆的功能这一角度阐述了总分馆制定义,认为总馆是独立的的图书馆或一个图书馆系统中充当管理中心的图书馆,它是图书馆系统集中加工文献的场所,也是收藏整个系统主要藏书的处所;分馆是总馆把一部分业务分离出去而形成的附属场所,必须拥有基本馆藏、常规人员配置和规定的开馆时间[1]。也就是说,总馆是一个图书馆的各项业务的核心,而分馆只是作为总馆的一个延伸,可以单独开展某些业务的场所,是总馆的业务补充。
  总分馆制起源于西方国家,美国的总分馆制起步早,发展成熟。1924年,加州大学开始建立学科专业图书馆,到目前共有80多个分馆 [2]。美国的大学图书馆普遍实行总分馆制,加拿大的大学图书馆总分馆体制比较灵活。英国的剑桥大学图书馆更是采用多级馆的形式,它有大学馆5个,系馆55个和学院馆30个,所有的这些馆都采用统一的网络管理系统,各级馆分工明确,但提供统一的借阅、目录和教育培训系统,总馆和分馆之间形成统一的管理和服务[3]。
  目前,国内的总分馆制在北京、上海、深圳发展较好,在其他地区也有尝试。总分馆制由于它的布局合理,便于一体化管理,能更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共建与共享,越来越受到国内图书馆界的重视。
  2 高校图书馆的总分馆制模式
  随着大学城的建立以及高校合并后一校多馆现象的出现,许多综合性大学都进行了总分馆制模式的尝试,如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将原有的院系资料室取消,按各类学科建立专科分馆;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设立一个总馆和若干分馆的模式;海南大学将院系资料室改造成二级馆。这些模式归纳起来可分为:集中式、集中分散式和分散式3种模式。
  2.1 集中式
  集中式就是人事管理和财政经费都由总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业务活动统筹安排,统一采编,统一配送,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实行通借通还。这种方式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统一规划,合理分配资源,可以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劳动,避免资源浪费。但在高校的经费和人事管理权限都集中在学校的情况下,要想实现这种纯粹的总分馆制无疑是很困难的。
  2.2 集中分散式
  集中分散式也就是一种准集中式,它在人事及财政权限不变的情况下,总馆负责采编、配置及统一的服务规范等工作,分馆只负责读者借阅指导工作,总馆和分馆之间实行通借通还。这种准集中式虽然在人事和财权上有弊端,但它避免了重复建设、重复劳动,节约了资源。这种方式在促进高校总分馆制的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 分散式
  分散式是最不理想的一种方式。总馆只在业务上对分馆进行指导,其他行政、人事、财政各不相干,分馆保持人员和财产的独立性。总馆与分馆只在业务上有部分合作,严格来说,这种模式不属于总分馆制。
  3 建设总分馆制存在的问题
  笔者就辽东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图书馆与资料室之间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一下我校的总分馆制的建设形式及存在问题。
  3.1 辽东学院图书馆及图书资料室现状
  由于我校是由几个高校合并而成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地理位置上自然形成了南北2个校区,并根据这2个校区设置的专业划分成2个专科图书馆。2个专科图书馆统一管理,有统一的采访和编目,但由于所设专业的需要,2个校区的纸质文献不实行通借通还。我校共设17个二级学院,4个学科部,共有19个图书资料室,这些资料室不归图书馆管理,而是由各个院部自行管理。各个资料室的藏书也是由院部根据自己的需要购进,但经费还是属于总馆的采购支出。在人员管理方面也是院部自行设定,不是由图书馆派出的专人负责,这些人员在行政上隶属各院部,在职称编制上属于图书资料系列。图书资料室的文献加工也是由这些资料员自行完成。总馆只在管理系统的使用上对其进行指导。
  3.2 建设总分馆制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南北校区的专业分科,总馆的设置存在着问题,加大了采编的难度,到馆的新书在验收时就要分门别类的放置,典藏时不能把南北校区的典藏地搞错。如果南校区读者想看北校区的图书,只能到北校区借阅。这种不能通借通还的借阅方式不仅给读者造成了不便,还大大降低了图书资料的利用率。
  其次,资料室在采购环节上与图书馆脱钩,他们可以自行购进少量图书,但费用由总馆支出,这很容易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同时浪费了人财物力资源。在人员的安排上,这种行政上隶属于院部、编制上隶属于图书馆的管理方式,使得总馆对资料员的工作时间、业务熟练程度以及业务培无法掌握,总馆只能在资料员有业务上的咨询時才能进行指导,这种方式更接近业务工作上的合作。
  第三,资料室与图书馆在编目上使用的是同一管理软件,但资料室在分类上有着自己特有的标识,占用着记录控制号,导致资料室在编目过程中在总馆的数据库里造成同书异号现象,这不但占用了数据资源,而且给编目工作带来了麻烦。
  第四,资料室只对本院部开放。开放时间不固定,读者无法掌握开放时间。图书资料不对外借还,文献不能流通,更无法实现网上借阅、查询、咨询等工作。所以资料室的利用率很低。资料员也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对图书馆业务了解不多。
  4 总分馆制模式的构建
  4.1 改变总分馆制的建设和管理体制
  尝试采取准集中式。图书馆作为院部的平行机构直属学校,总分馆内部的行政管理权和业务管理权由总馆馆长负责。总馆统一管理人、财、物,各资料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购书经费都由总馆统一规划和报批,资料室不再受院部领导,而是作为图书馆的二级分馆,由总馆进行人员和财物上的管理。这些二级馆根据不同院部设立不同门类的馆藏,方便师生的查阅。
  4.2 制定科学的总分馆运行机制
  总分馆实行统一的资源管理、人员管理、业务管理及服务标准。实行统一采编,按各院部的不同专业需要,统一配送;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各馆统一作息时间;总馆和分馆之间一馆办证,多馆借还,分借通还,最大程度方便读者;实行统一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原资料室的资料员由总馆统一考核、聘用、培训和调配等,各分馆作为服务终端,直接面向读者,承担读者服务工作[4]。
  4.3 文献分藏,资源共建共享
  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辅助部门,是重要的教学科研辅助机构,主要作用就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由于目前各资料室只对本院部开放,开放时间短,不固定,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而且文献不自由流通,不对外借阅,这就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如果实行总分馆制,辽东学院南北校区图书馆可以按所在校区设置的院部有侧重地收集各学科的文献资源,各院部按专业需要配置文献资源,防止重复购进。这些文献由总馆进行编目,建立数据库,然后按学科馆或分馆进行典藏。对于纸质印刷品,读者可以进入数据库查询文献在总馆和分馆内的分布情况,再根据文献的馆藏地借到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料。读者如果需要电子资源,只需要输入借书证号就能在任意馆查询和下载所需资料。这样,既方便了用户,又实现了资源共享。
  5 小结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实现成为可能。高校在实现总分馆制时,一定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来实行,不能盲从,一定要树立“互联网+图书馆”的理念[5],以充分有效的利用资源,实现体系内的资源互补,以提高服务效益为最终目的,这样才能凸显这种总分馆制模式的优点,体现总分馆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邱冠华,于良芝,许晓霞.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29-33.
  [2] 李晓辉,孙坦.国外大学图书馆总分馆制的优势及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0(8):14-18.
  [3] 王姝一.大学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22):156-157.
  [4] 张娟,倪晓健.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模式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1(6):17-20.
  [5] 贾西兰,李书宁,吴英梅.“互联网+图书馆”思维下的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J].图书与情报,2016(1):44-48.
  (收稿日期:2017-06-26)
  (修回日期:2017-07-28;编辑:魏民)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图书馆针对患者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对象为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的351名患者和本院100名临床医务人员,调查内容是医院图书馆为患者提供阅读推广服务的态度,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到患者有效问卷317份和医务人员有效问卷100份。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城镇患者还是新农合患者,无论门诊患者还是住院患者,无论病患本身还是患者家属,
期刊
摘要:朴炳奎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临床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于癌症患者始终强调“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治其身也”。治癌当先“调心”,即调畅情志,是最基本的“扶正培本”手段。对于癌症患者,坚持首先要进行适当心理疏导,做到从心入手,让身心交互作用,以便更好改善癌症患者身体状况。在诊疗思路上,始终坚持精神内守法、坦诚相告法、正确认知法、移精变气法、顺志疏导法、劝诫教育法及综合变通法等
期刊
中国质量标准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GB/T 16986—2018中有以下錯误,特此更正。具体更正内容如下表所示:
期刊
摘要:地方志中的药物记述,是重要的药学历史资料。上海地方志的编纂历史悠久,版本丰富。本文以《上海县志》为例,总结整理了明清至民國时期上海县的常见药物与偶见药物,以及药物出产、使用等相关概况。上海地方志中的药物记述,呈现出连续纂修、体例不断改进、内容逐步充实的特点,记载了药名、别名、生长特性、花茎特点、入药部位、主治病症、品种鉴别等多方面的知识。地方志的药物记述较为真实可靠,是发掘方志医药价值的研究
期刊
摘要:股骨头坏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是因股骨头的血流供养受损或中断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从而产生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及功能障碍、跛行等相关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该病发展至后期可致残,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郭永红教授在临床中应用银质针温针灸对本病进行治疗,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本文分析了其作用机理,并举验案与同道交流。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银质针;温针灸  中图分类号:R246;R249.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阅读推广是高校图书馆重要职责之一。中医药院校具有明显的学科特色,结合学科特色及读者阅读习惯开展有效的阅读推广活动是中医药高校图书馆一直在探索的重要课题。文章介绍了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开展的特色阅读推广活动,如“读书月”系列活动、“知书林”讲堂、《本草中国》纪录片展播、“书苑杯”辩论赛、“发现中医古籍之美”系列讲座及校领导荐书等,指出阅读推广活动的实施主体为学科馆员、学生社团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
期刊
摘要:以民国文献刘大鹏所著《退想斋日记》的修复为实例,该文献以各种纸张拼接而成,且背面还有内容。针对这一特殊记载形式,通过对“跟大补小”、“金镶玉”及“接书脑”3种修复技法的对比,探索出适合该文献的最佳修复方法和装订形式,以期帮助古籍修复人员深入感知文献修复工作中修复理念和修复技法的重要性。  关键词:《退想斋日记》;刘大鹏;古籍;修复;特点  DOI: 10.3969/j.issn.2095-5
期刊
摘要:本文对当前大学生的阅读倾向、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形式进行了分析。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现状入手,讨论了图书馆在中医药文化传承方面应发挥的作用。以贵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该馆阅读推广的3个主要形式:“读经典 颂岐黄”中医经典文化展示活动、“习本草 促技能 传国药”读书文化系列活动、“悅读中医”活动,在阅读推广内容及形式上多有创新。并提出了将中医药文化传承与阅读推广相融合、建立健全阅读推广机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情况的对比,揭示了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下降,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上升的客观趋势。面对现实,如何保留和发扬传统图书馆学中的宝贵精华,建设以传统图书馆为主,数字图书馆为辅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使得两者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提出了见解和思路。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  DOI: 10.3969/j.issn.2095-5
期刊
摘要:何常春认为颈椎病临床辨证多从虚入手,辨气滞、血瘀、风寒湿热,治疗以补益肝肾、舒经通络、止痛为主。笔者通过2年多的门诊跟师学习,归纳总结了何师运用自拟定痛方结合电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思路及治疗经验,旨在为中医治疗颈椎病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定痛方;针灸;颈椎病;何常春  中图分类号:R246;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0)02-0060-03  DO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