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远去的报馆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theme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一书于2002年2月已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书是我大约十年前就萌生的念想,今日终于可奉献给广大读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当改革开放逐渐深入至各个领域,新闻媒体也由“完全一律”走向个性化,这在改革开放前是不可想像的。在报刊上,也零零星星的出现追忆“1949年以前《大公报》”的文章。我突发奇想,可否出一本书,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的概貌,编者也不必为“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作辩,请读者自己鉴别。如果能为新闻媒体改革起到点借鉴作用,那就更好了。
  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的社评以及那时的照片,是最能反映实况的。于是这两样成为我搜集的主要目标。但《大公报》资料,在十年浩劫中几乎损失殆尽,要想搜集谈何容易……
  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属于“文人论政”的报纸。1926年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续办新记《大公报》以来,标举“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办报方针。“四不”说到底就是独立办报,不受党派、金钱、私利和权势所左右。正如新记大公报首任总编辑张季鸾所说:“我们对任何人或党派并无说好说坏的义务。除去良心的命令以外,精神上不受任何约束。我们在私的意义上,并不是任何人的机关报,在公的意义上,则我们任何人甚至全世界任何人,只要在正义的范围,都可以把《大公报》看作是自己的机关报。”
  “文人论政”就是文人参与谈论政治。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主要是通过社评实现的。《大公报》始终坚持每天一篇社评。自1934年1月由胡适先生建议《大公报》开辟“星期论文”专栏,星期日的社评由“星期论文”所代替。而“星期论文”由《大公报》馆外著名学者、教授、文人参与“论政”。
  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的社评谈论时事、议论政治、针砭时弊,受到朝野上下、中外论坛的重视,也受到各个党派乃至领袖人物的关注。抗战期间有一位文人杨云史,他写了一首词,盛赞《大公报》社评,句中有云:“六合朝朝雨露布,笔阵横扫千军上。”这是文人对办报的期望与心声。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读了这首词后说:“我们真有苦自己知。我们的社评,不见得就是露布;我们的笔,也不能横扫千军。我们始终是一个有理说不清的秀才。”
  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统。《大公报》里的“秀才”,诸如张季鸾、胡政之、王芸生等,就是这样的“秀才”,有一股执著的爱国、爱民的“呆劲”。
  近日,有位博士生,他写的论文与《大公报》有关。他说读了不少1949年以前《大公报》的社评,却把他弄糊涂了;到底大公报是向着共产党,还是向着国民党?我说,你还是再多看一些,就会明白了。《大公报》的社评作者,他们没有固定的站在那个党派一边的立场,而是就事而论,依据事实说话。尽管不能说《大公报》社评的言论总是正确的,也常常有错误,但由于脱离了“党”、“卖”、“私”、“盲”,就建立起言论公正的坚实基础。
  为搜集《大公报》社评,我采用一年一年来的笨办法,以总馆为主,分馆不漏,将每年重要社评复印回来装订成册。因此对于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来说,我是常客。我与图书馆人员开玩笑说:“我不是故纸堆的蛀虫,而是故纸堆的探索者。”
  据当年《大公报》担任摄影记者的管绍熙先生介绍,我得知文革初《大公报》被红卫兵查封后,有点照片是管先生亲自移交给新华社的。我又从已故《大公报》著名摄影记者魏守忠子女那里得知,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也有点《大公报》照片。于是买了张月票,凭一封单位介绍信就开始行动。原以为很容易到手,其实不然,最后还是凭着“诚恳”与“执著”,仅以成本费拿到手。照片另一渠道,就是找原《大公报》老人和已故老人的子女。几乎所有家庭都在文革时失散了那些珍贵的老照片,但仅是“残存”的“漏网”的,我已是收获颇丰了。需要感谢的名单就有四五十名,恕不一一列名了。
  由于篇幅限制,此书仅选载了《大公报》不同历史时期社评40余篇、星期论文12篇、专文3篇,我写的“《大公报》史略”不到两万字。最令我遗憾的是,我搜集到的近千张照片(包括版面照),只用了40多张。《大公报》诸多名记者的《新闻通讯》,也只能“忍痛割爱”。
  此书另一个主编刘自立,是《大公报》老记者刘克林的长子。他涉猎颇丰,近五年来也花了不少时间关注《大公报》问题。尤其是对于《大公报》历史谜团,他常有独到的见解。
  今年6月17日是《大公报》百年诞辰。但愿《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一书是一份贺礼,能为还其原来面貌起点作用就好。今日的新闻工作者还是应当继承和发扬老报人优良作风。新记《大公报》继任总编辑王芸生曾说:“真正的记者代表的是真理与正义。”他还说:“新闻记者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栖栖皇皇,食不甘味,席不暇暖,风雨奔波,秉烛达旦,皆是为了读者每晨所看到的一张报。”
其他文献
从自由主义诞生以来,它就受到保守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当代社群主义者的诸多批评。保守主义者以英国的埃德蒙·柏克、法国的梅斯特尔和德国的卡尔·斯密特为代表;社会主义者以马克思和拉斯基为代表;当代社群主义者则包括了像桑德尔、麦金太尔、迈克·瓦尔策和泰勒这样一些杰出的哲学家。在当代,自由主义内部也发生了严重分裂,一方面是以诺齐克为代表的自由至上主义者向古典自由主义的回归,另一方面是以罗尔斯和德沃金为代表的
期刊
在历史研究中,对历史人物的评论需要遵循学理化原则,所谓学理化原则,即是要排除学术和理性之外诸如政治、宗派与个人的感情及功利因素,从评论对象的实际出发,进行有根有据的理性阐释,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但近年来,一些有关人物评论的文章,却往往只凭主观臆想,对历史人物随意下判词,以冀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严重地亵渎了学术的严肃性,希望引起学界的注意。  《书屋》杂志2002年3月号上,王澍先生《中国近代著
期刊
  
期刊
《书屋》2000年第九期发表毛喻原先生的文章《论汉语的险境和诡谬》,对汉语尤其是汉字作了“体无完肤”式的大批判,如:  汉字是方形的、单音节的,这对无限放射着的环圆形宇宙,以及注定了不可终极的思想之终点无疑是一种近乎残酷的凝固、定格、裁截和强硬规范。  汉字似乎是从气象万千的世界中给强切割出来的,它的方块性与宇宙的圆融性似乎构成了一种截然对立的形象。……这情形好像是,汉语插上了一双升天的翅膀,直上
期刊
正是荧屏上常晃荡着英明果断、风流潇洒、知识渊博、慈爱纯情的辫子皇帝形象的时候,读金性尧先生积数十年研究心血用随笔手法记下清代文字狱的《土中录》,无异服下一帖清醒剂。“前言”中说:“清以乾隆为盛世,高宗又自称‘十全老人’,而文字之祸的繁荣与奇妙,也以乾隆朝为最显。顺治至雍正三朝,文字狱约为三十余起,乾隆一朝,却达一百三十起以上,即是以一朝而抵三朝的数倍。”进入盛世而血腥的文网越织越密,读史人不应一厢
期刊
两千三百多年前,被马克思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至今仍然被人们不断引述的著名命题:由一个最好的人或最好的法律来统治,何者更为有利?亚氏的结论是法治胜于人治。他的理由是,法律是没有感情的,因而不会偏私;而人却是有感情的。另外,法律是由许多人决定的,多数人的判断总比个人好一些。可见,在古代西方的法治思想里至少包含两重意义:其一,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其二,大家服
期刊
上个世纪有人说过中国人长着膝盖骨是拿来下跪的,不下跪要它何用?先跪皇上再跪洋人。我读过的小学课本就有许多洋人花着中国大元宝和象征割地地图的插画,让我们小学生毋忘国耻。洋人打到哪儿在哪儿签约,中英南京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英法联军的天津条约、英法联军烧完圆明园签北京条约留了几个石头桩给后代找乐子。中日马关条约后来居上,赔款二亿两银子人说是天文数字。  中俄条约更邪乎了,他们只派来使不交兵
期刊
自古以来,东西方妇女的权利地位呈现着巨大的差异——西方妇女的权利与地位明显地优于东方妇女。以往人们只了解古代东西方法律对妇女的共同歧视与男女不平等,却没有注意到在这一共性下的相对差异。毕竟,古代西方的妇女从未被置于任由男子奴役的境地,不论在法律上,还是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她们的权利得到了相当的保障,不似东方的女性处于极为悲惨的境地。    一    当我们研究古代东西方法制与文明时,只要稍微留心,
期刊
陈四益先生的文声并不如某些大家彰显,大凡订阅《读书》杂志的人,才会对他那短小精悍、鞭辟入里的文章有着深刻的印象。许多人喜爱他的文章,趣味却有所不同。萧乾先生曾说:“倘若有人要我列举这最后十年间,我们在文化上有什么特殊贡献,在我所举的众多成就中,会把丁聪、陈四益合作的这些漫画诗文列进去。”而《书屋》杂志中有庄周的一篇文章,说看陈四益先生的一部著作《绘图新百喻》,“颇觉情绪怏怏,言语无味”,倒不是说他
期刊
科学和宗教是现当代社会的两大支柱,没有科学就没有我们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没有宗教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不可思议的。在本质上,科学〔1〕是对宗教的反动。宗教宣传人是上帝创造的,科学宣称人是由低级生物逐步进化而来的;宗教否定现世的意义,号召人为了来世或天堂而努力,科学否定来世和天堂的存在,而聚焦于改造现实世界;宗教引导人们注意精神追求和灵魂的解救,科学旨在改善物质生活和帮助人们实现物欲的满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