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之吻”男主角走了,但传奇依旧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ky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2月17日,美国海军老兵乔治·门多萨辞世,享年95岁。你也许不知道这个名字,但一定见过他的身影。
   门多萨是著名照片“胜利之吻”的男主角。他身穿海军制服,亲吻“白衣护士”的场景,一直是“二战”胜利的经典影像之一。而“胜利之吻”的女主角格蕾塔·弗里德曼已于2016年9月去世。
  
   她,并非真正的护士
   对21岁的格蕾塔·弗里德曼来说,1945年8月14日的清晨再寻常不过。因为害怕迟到,她洗漱完毕、扎好头发,随便吃了点儿东西便冲出家门,疾步奔向纽约市区的地铁站。
   她穿着白连衣裙、白袜子、白鞋和白帽——如果不自报家门,陌生人都会把牙医助理弗里德曼误认为护士。上班不久,她便发觉前来就诊的不少患者都喜形于色,同事们也窃窃私语,说战争即将结束。
   当年纳粹在奥地利猖獗,1938年弗里德曼与两个妹妹被送往了美国,但她们的父母都在之后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中丧生。
   眼看时钟接近午后1点,同事和患者纷纷出去就餐,她也摘掉白色便帽,走出诊所大门。弗里德曼发现,西装笔挺的银行家、精心打扮的老妇人和全身戎装的士兵等正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拥向紐约时报广场(又称时代广场),一些人毫无规律地狂奔,另一些人仿佛有所期待地肃立不动。
   弗里德曼绕过落成没几天的“硫磺岛插旗”群雕,下意识地转身望向时报大厦,后者三楼的窗口刚好跳出一句话——日本已宣布无条件投降。
  
   他,忙着享受最后的假期
   对乔治·门多萨而言,1945年8月14日是假期的最后一天。当时的门多萨身穿标准的蓝色海军制服,这让他看上去英俊挺拔。他决定和交往不久的女友去城里的音乐厅转转,并去观看一部新电影。影片放映没多久,剧场大门就被猛地撞开,一名剧场职员高呼“战争已经结束”!数秒钟的惊愕过后,随着火山喷发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这对情侣随着人流冲出音乐厅,像被传染般加入了街头狂欢的队伍。
   在“硫磺岛插旗”群雕附近的蔡尔兹酒吧内,平时的秩序和礼仪荡然无存,慷慨的调酒师不断为空杯注满烈酒,路过的门多萨自然不会放过这豪饮的机会。走出酒吧后微醺的他将女友甩开了一段距离。
  
   老牌摄影师化身“猎手”
   随着自发的庆祝进入高潮,各大主流媒体的记者成了这座城市里为数不多的,仍在坚持工作的人。
   午后,《生活》杂志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抵达时代广场。他脖子上挂着硕大的莱卡相机,悄悄地在狂欢的众人中穿梭,寻找着足以成为经典的瞬间。
   站在地铁站的楼梯上,艾森施泰特首先抓拍到人们在电影院前扔纸片、抛彩带庆祝的场面。
   艾森施泰特看到一名水手在沿街奔跑,拥抱他见到的每一个女孩。艾森施泰特拿着相机追到他前面,但没有一个镜头能让他满意。他暂时关闭快门,把目光投向另一侧,望着时代广场上汹涌的人潮,下一个“猎物”很快出现了。
  
   成就经典只需几秒钟
   弗里德曼站立在“硫磺岛插旗”群雕旁,左手不远处就是蔡尔兹酒吧。数百人在她周围奔跑欢笑,无数道目光落在这位一袭白衣的姑娘身上,毫无疑问,其中也包括乔治。
   几乎与此同时,艾森施泰特注意到了水兵那抹蓝色的身影。看到水兵迅速向雕塑接近,他似乎预感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
   门多萨也几乎是在奔跑,酒精令他血脉贲张。在血火交织的战场上,他曾不止一次地从浩瀚的大海中救起伤员,并将其交给温柔的护士照料。正是护士们白衣天使般的形象给了他和更多水兵生存下去的信念:战争终将结束,和平会再次降临。
   而今,这一天已经到来。门多萨的眼中只剩下“护士”弗里德曼,而她尚未察觉到乔治的靠近。尽管四周人潮鼎沸,他还是径直冲向她,仿佛彼此就是世界的全部。
   随后,男女主人公的身躯相撞。乔治俯下身,弗里德曼不由自主地朝后方跌去,他立刻伸出右手托起她纤细的腰肢,紧紧将她揽入怀中。下一刻,二人双唇紧锁,他用左臂揽住她的脖颈……
   这样的瞬间稍纵即逝,但对艾森施泰特来说已经足够。
   艾森施泰特在1985年的著作《艾森施泰特谈艾森施泰特》中回忆道,当时他在时代广场看到有个水手抓到女子就亲,他看到有个白影闪过,于是迅速按下快门,10秒内拍了4张照片。他说:“如果她(指弗里德曼)穿的是深色洋装,我就不会拍下这张照片。如果水兵(门多萨)穿的是白色制服,我也不会。”
   门多萨和弗里德曼都没意识到自己被抓拍。门多萨转过身,朝赶上来的女友笑了笑,两人并肩离开了广场;弗里德曼回到诊所,向人们讲述完自己的奇遇,也早早踏上了回家的路。
   短暂的邂逅过后是漫长的分离。当时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1956年,弗里德曼与一名“二战”老兵结婚,搬到了马里兰州。生下一儿一女后,弗里德曼重返校园,开始缓慢地重拾自己的艺术学业,于1981年毕业。她随后从事书籍修复工作,还创作自己的画作。
   1946年,在门多萨从海军退役后,他和丽塔结婚,并重返入伍前的职业——捕鱼。他和丽塔育有一儿一女,三个孙子,和四个曾孙。
  
   男女主角的最后聚首
   “胜利之吻”的照片中,水兵只露了侧脸,而身穿护士装的女主角完全看不出面部特征,这无疑为寻找真身增加了困难。
   “胜利之吻”女主角被世人所知晓,已经是35年之后的事。1979年,弗里德曼写信告诉艾森施泰特说,她就是照片中的女护士。艾森施泰特看完来信后非常激动,立即飞往弗里德曼居住地,证实弗里德曼确实就是照片上的女主角。
   事实上,直到20世纪60年代,弗里德曼才知道照片的存在,并从衣服和发型上认出了自己。
   “那天大家都很激动,拥抱、接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弗里德曼接受采访时说,“我当时大脑里面一片空白。但没有反对他吻我,因为他曾经为正义而战,同时也为我而战……可惜我那时把眼睛闭上了,没有看清楚到底吻我的人是谁。”
   “胜利之吻”引起世人关注后,有20多人声称自己是男主角,但他们都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因为那天大家都很激动,拥抱、接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也许那些接吻的人,都以为自己就是照片中的那位。
   2007年8月,对于男主角的寻找终于尘埃落定,美国专家通过多次测谎器测试和其他法医学测试之后,才终于相信乔治·门多萨才是真正的“胜利之吻水兵”。
   门多萨后来回忆道:“我当时欣喜若狂,直冲到大街上。这时,我看到那名护士,她面带微笑。我径直走到她身边,亲吻了她。我和那名护士一句话也没说,之后我就离开广场了。”
   据说两人后来曾见过几次面。而两人的最后一次会面,是在2012年8月14日的时代广场。
   象征着和平、爱、浪漫的“胜利之吻”,比其他“二战”照片更受到人们喜爱。每年8月14日,都有数百对男女在时代广场重现“胜利之吻”,以纪念“二战”结束。
其他文献
历史中有些脾气、性格特殊的名人,就如齐白石,这位以画花鸟鱼虫出名的国画大师,却是一位超级会过日子的人才。  齐白石最初是木匠,16岁投师周之美门下学雕花木匠,学得很有兴致,不仅学会了师傅的平刀法,还琢磨改进了圆刀法,手艺不错但最终还是改了行。关于改行,家乡传闻说齐木匠太挑活儿,别的雕花刻镂师傅见工即做,他只会节俭。从晚清到民国到共和国,齐白石的节俭,技术越来越精,声名越来越旺,举国上下无不知晓。
不是真心的人,默默走开;三观不合的人,别勉强一起;懂你的人,请加倍珍惜。   每个人的一生大概会遇到2920万人,但能够真正留在你身边的人却少之又少。   毕竟,每个人的三观、兴趣各有不同,强行与之交往,只会累人累己。   所以说,不必将所有人请进生命里,交几个知心好友就好,闲时品茶论交,忙时浅语问候。      1   我们这一生,会认识很多人,经历很多人。那些曾亲密无间的朋友,转身
演员翟天临说过,“等我什么时候穿上博士服拍照的时候,我相信会上热搜,我再让所有人看看谁牛……”   求锤得锤。只是这个热搜,代价是要掉一层皮。   他的那点事,有人说祸起“学霸”人设,有人说祸从口出,不知什么是知网。还有人说,他没有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其中在非核心期刊一篇谈《白鹿原》人物的论文,与安徽一名教授10多年前发表的论文相似度超过40%。   前脚扮警察在春晚舞台打假,后脚就变为
2019年2月19日香奈儿艺术总监卡尔·拉格斐去世,享年85岁。   卡尔·拉格斐是德国服装界的一名超级设计师,被业界誉为“时装界的凯撒大帝”。而他的另外一个称号更是家喻户晓:“老佛爷”。   1983年1月,老佛爷入主香奈儿公司成了新一任的香奈儿主人。这位天赋异禀的时尚界男人完美地继承了香奈儿创始人可可·拉格斐香奈兒的优雅与简洁的风格,同时又创新添入了运动、摇滚的新鲜元素,使经典与时尚完美结
很多人喜欢吃咸味食物是因为它能激活味蕾。然而,如果你发现自己比往常更爱吃盐,那就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建议,成年人推荐的盐摄入量每天不超过2300毫克,最好在1500毫克以下。然而,大多数普通人每天摄入的食盐超过了推荐量的50%,这会伴随着一系列健康隐患。美国近日总结了一些渴望吃咸味食物的常见原因,以及抑制这种欲望的方法。  一、锻炼量太大  当我们出汗时,身体已经耗尽了钠,这
你知道“养儿防老”的观念已经落伍了吗?随着高龄化社会的来临,养“肌”防老、追求健康老化才是让你能够安享晚年的关键!  60岁以后骨骼肌流失速度变快  传统的生理学与医学认为,骨骼肌是一个配合骨骼的运动器官,主要功能在于维持姿势与动作;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重新塑造了骨骼肌的功能与生理作用,骨骼肌具有能量储备与新陈代谢的功能,而骨骼肌亦会分泌许多物质与其他器官沟通,可以说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  
作为儿女,有时最伤母亲心的,就是在对与错面前,与她争一个理。   我和姐姐,特别是姐姐,有时会在家人面前抱怨母亲经常为了幾个免费鸡蛋,一大早就去超市排队。姐姐抱怨的理由是,排队也需要体力,母亲有关节炎,劳累过度腿脚就疼,就得带她去看医生,还要花钱。   每次带母亲看完病回来,姐姐就会和母亲争论:几个鸡蛋值多少钱?母亲也不示弱:免费的为什么不要?我闲着也没事,再说我去排队也是为商家做广告,不拿白
公元1736年,年仅25岁的乾隆正式登基,成为清朝第六位皇帝。   登基初期,他面临的最大考验就是官僚集团。一方面,大清的运作,不可能依靠一己之力,必须要放权给这些官员去办事,管理。另一方面,当时全国的文武百官加起来接近10万人。庞大的官僚集团中派系林立,关系错综复杂。没有如今发达的网络信息,皇帝想了解国内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只能依靠官员的汇报来判断和决定。一旦官员勾结形成朋党,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長期以来,网络间流传着这个月一个段子“鲁迅在北京任职期间,买一套四合院只花了两三个月工资”。在如今这个房价高涨的年代里,慕古好远的“民国范们”由此细节得出来民国时代房价便宜,是老百姓安家置业的黄金时代的结论。   那么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恐怕众“民国小清新”们要失望了……   话说,鲁迅1912年5月到北京任职,开始了他十余年的“北漂”生涯。   到了1919年,为了全家团聚,鲁迅和弟弟周作
有人说婆媳关系是千古难题,但也有人把婆媳关系处得很融洽。说到底,婆媳关系也是人际关系,把细节做好,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比如说话时,一定要注意,以下这四句话,千万不能随便说出口。      1.“我比你更了解他。”   這是最糟糕也是最引发战争的一句话,因为她是你丈夫的母亲,她一直都认为而且声称没有人比她更了解自己的儿子。这句口无遮拦的话只会制造出婆媳争端:你想代替婆婆的位置去给她儿子洗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