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策略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nwenv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共性,尤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教师们一直在探
  物理教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物理教师帮助学生加深对重要物理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研究事物本身存在的定律,最大限度地拓展物理知识的学习范围,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理解能力。但目前初中物理教学并未达到这一要求和目标,还存在许多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策略。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物理作为初中阶段新加入的一门主科,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物理的认知与学习都是陌生的,因此,教师的启蒙作用尤为重要。但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仍以应试教育、题海战术为主。在课堂上,教师只注重物理概念与知识点的讲解,往往忽略对学生物理兴趣的培养。在实际教学实践与观察中发现,当前初中生学习物理时普遍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实际动手能力不强,无法对知识活学活用。最普遍的一种现象就是,教师辛辛苦苦教,学生辛辛苦苦学,成绩却依然没有提高。甚至一些学生从刚开始接触到物理的好奇与兴奋,逐渐对物理产生抵触甚至厌烦。究其原因是教师的引导方式与教学方法不对,学生未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物理的方法。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受到了不错的成效,但目前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还普遍不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种不利因素的存在抑制了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新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的策略
  1.把握物理学科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正在奏响基础教育的主旋律,在教学中应把握学科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发挥学生积极性、创造性,使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得到发展。具体应注意这样几点:(1)重视观察和实验。只有通过观察和实验才能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及其规律产生的条件,实验注意事项,结论的形成,从而有助于深入地认识和把握物理现象和规律。(2)定量分析和定量计算结合,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计算能力。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掌握与数学密不可分,实验数据只有经过定性分析和定性计算处理,才能得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定性表达。(3)重视物理能力。物理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基础科学,教学中运用语言描绘物理情景或者用实物创设物理情境,把物理教学同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广泛联系起来,引导帮助学生认真观察自然现象、生活生产小常识。(4)渗透人文教育。物理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物理知识,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光的直线传播在春秋时期的《墨经》中已有记载,西汉刘向在《五经通义》中已阐释了日食的成因。讲沸腾吸热时,分析“扬汤止沸,莫如釜底抽薪”,既使学生学到了物理知识,又重温了“釜底抽薪”这个成语。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知识都可以融在物理教学中,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继承优秀民族遗产。
  2.改进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我们的头脑中,总会有一些怪异的思想:“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具有创造力,只要我们留意生活当中细小的事物,保持良好的好奇心,就能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中学生虽然在思维能力方面略为欠缺,在思维层次和水平上有所不同,但是只有使他们充分保持思维的活跃性,才能使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我们都要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学生创造力,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庸才,而是一个可造之才,在某个方面一定有比其他同学突出的才能。所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学生、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思维特征,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
  3.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找准自己的定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通过积极引导和互动的方式,增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在一开始接触物理的时候,学生会因为新鲜感而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特别是知识难度的加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如果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那么学习效率就会低下。为此,我们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克服恐惧心理,掌握物理知识的规律,从而突破学习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教学过程,将学习过程分成实验、总结、概念、形成、规律、定义、理解、意义、应用、问题等环节,这样学生就会掌握探究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另外,对于学困生,我们要帮助他们找到原因,对症下药,从而突破学习障碍。只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但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4.创新课外教学活动。
  初中物理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的45分钟,应该在课下继续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当中。课外环境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学生不会受到教材和课堂的约束,为想象力的充分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形成。课外教学活动必须保证内容丰富和形式新颖。例如教师安排一个用什么办法能够让一个鸡蛋从3楼掉下去不会碎裂的问题,然后学生便会绞尽脑汁思考减缓撞击的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均得到了增强,更容易发现平常教学中不易发现的问题,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的内涵,这些带有创新色彩的小活动让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对于学优生来说能够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而学困生则能在课外活动中培养物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章红兵.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与探索.科技展望,2016.8.
  [2]刘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学周刊,2016.8.
  [3]尹俊杰.试论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策略.学周刊,2016.12.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地理作为学生学习地理的起步阶段,对学生往后地理学习水平和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教师只依托教材内容进行填鸭式教学,可能因为课堂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导致学生难以有效实现知识内化,无法充分提升其地理学习水平。生活化教学提倡在进行理论传输的同时,积极结合与地理知识  由于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许多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都以书本理论灌输为主,这样虽然能够将地理原理、概念等基础知识教授给学生,
摘 要: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大学教育阶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做好大学物理与高等数学、科学思维方法和品质教育的衔接等方面,介绍了大学物理教学的几点认识,探讨如何让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大学物理教学 认识 衔接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物理学。大学物理是理工科类的一门物理学基础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
摘 要: 数学知识具有工具性及基础性特质,在现代科学发展中数学知识起到推动性作用.物理知识与数学知识存在关联性,合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是有效解决物理习题的必要前提.鉴于此,本文立足于物理教学实际,重点分析数学知识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物理 数学 习题  物理学发展受数学知识影响颇深,无论是物理学数量分析、运算,还是物理理论概念定义、推导换算,数学知识都起到不可替代的工具性作用.由此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方法与时俱进。“合作学习”法是目前物理习题课教学中最新型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合作学习”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合作学习 物理习题课 教学运用  1.引言  物理是一门比较偏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现代金融服务专业群包括金融、理财、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业人才.高职院校应根据教育部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金融专业人才培养
摘 要: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手段。本文结合中职物理实际课堂探究教学,着重探讨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中职物理 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职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重教轻学”、“重知识轻智能”的传统教学仍未得到
摘 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性和探究性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选取情境创设的素材,把握好情境创设的方向,以难易适中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关键词: 高中物理 教学情境 学习兴趣  对于物理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