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电话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
  几十年来把我牵挂
  我却十天半月想不起她
  即使偶尔回到老家
  也会和她吵吵架
  每天都充电的老人机
  只为能接到我的電话
  我每天捧着手机
  流水的话费中
  没有一滴因为妈妈的电话
  有时夜半
  有时地铁站
  疲惫的饥饿中
  我有时想起了妈妈
  可是我觉得不方便打电话
  今天早餐
  孩子他妈
  让我们尝尝她新做的泡菜酱瓜
  我想起了我的妈妈
  忽然发觉妈妈从不给我打电话
  嘟嘟两声接通后
  我喊了声妈妈
  妈妈问我咋有空给她打电话
  早饭吃没吃
  又问吃了啥
  妈妈说最近猪肉又涨了价
  你们春天买的小鸡小鸭
  已经长大啦
  下了好多蛋
  还送给了舅妈
  妈妈说今年秋天太阳多,雨不下
  河水要干啦
  但她地里的青菜萝卜很大
  浇菜只提半桶水
  就是河岸有点滑
  妈妈说今年的收成好啊
  做了几坛泡菜酱瓜
  准备买几斤肥肉炸点豆果米粑
  我们回家的时候
  弄那白菜煮好吃的油渣
  妈妈说天凉了衣服记得加
  妈妈说加班也要早点回家
  妈妈说熬夜不好,夜里不要凉到娃
  妈妈呀,我的娃长得比我都高啦
  中年的儿子我呀头有点秃眼有点花
  妈妈说你忙就把电话挂了吧
  然后很久很久没有说话
  我喊着妈妈,就是没有应答
  默默地按下挂断
  (人到中年的)我禁不住滴滴泪下
其他文献
一团雪 在火盆上烘烤  肉体已凹陷  连同岁月的吻痕 和那一曲老了的音乐  慢慢地消失在夜的深处  对季节而言 不在乎谁是谁  穿过能量的自身  让躺在霓虹灯下的液体  从欢乐向外渗漏 迷醉中  一盏灯 在远方忽明忽暗  捆绑不了的是欲望  捆绑不了的 不只是不安的心  欲望 是夜里的躁动  还有女人那妩媚的双眸 和  一颗早已播下的种子  也许 是早已布下了一个局  设了一个台  让你不得坦荡
摘 要:随着文化的发展,通过翻译的方式能够将一国文化在多个国家传承发扬。在翻译日本文学作品《源氏物语》时,因为《源氏物语》是日本学术造诣最高的一本文学著作,翻译周期很长,过程繁琐,每个翻译者都有自己独有的翻译方式,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只是将日文转译问中文,而是要了解日本的文化背景,了解《源氏物语》创作的时代。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日本文学作品翻译版本的多重比较,随后从两个方面来讲述日本文学作品翻译的
将树叶当纸  春天开始为树撰写编年史  记录树过去一年来经历的风雨  记叙树为尘世遮风挡雨的温情故事  也记叙树被剪枝锯臂  仍屹立向上的励志故事  实录树在北风中的孤寂  也实录树在春风中的盎然  辑录鸟鸣献给树的赞歌  也辑录蝉鸣为树朗诵的诗歌  还辑录一对情人送给树的山誓海盟  一部厚厚的生命编年史  交给大地珍藏  春雨  全村的春雨  都下到了我家  都下到了母亲的床上  都下到了母亲的
摘 要:《风雪夜归人》是现代戏剧大师吴祖光的代表作,他力图通过这部剧作来关照当时的社会现实,探讨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认识到人的生存困境与自身能力局限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仍然执着地追问人的价值和自觉,并高昂生命的意志做含泪的前行。这是作者清醒的悲剧意识的体现,也是剧中人物身上折射的理性光辉。  关键词:吴祖光;风雪夜归人;悲剧意识  作者简介:赵冰月(1980.1-),女,湖北荆门人,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摘 要:在日本的平安时代,女性作家藤原道纲母创作出了日本历史上第一部真正出自女性之手的女性日记——《蜻蛉日记》。此外,藤原道纲母在和歌领域的造诣颇深。本文以藤原道纲母的代表作《蜻蛉日记》为底本,对其中藤原道纲母所咏的和歌,尤其是表达对丈夫藤原兼家积极思念之情的和歌进行考察,并阐明此考察对于今后进一步了解处于日本平安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复杂心理状态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蜻蛉日记;藤原道纲母;和歌;藤原
曾几何时,我是个长不大的孩子,生活中对爸爸妈妈的依赖随时随地,爸爸妈妈对我同样是疼爱有加,我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  记得刚上小学那年,我学习用的铅笔不会自己削,要让妈妈帮削好,书包自己不会收拾,要让妈妈帮收好,甚至家庭作业中写错的字,都需要妈妈帮忙用橡皮来清理。生活上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不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过着小皇帝般的生活。爸爸妈妈平时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回来还要做家务、辅导我写作
摘 要:爱丽丝·沃克是美国黑人文学的典型女作家代表之一,提出了著名的“妇女主义”,在其经典作品《紫色》中,爱丽丝·沃克塑造了主人公西丽女性意识从沉睡到觉醒到释放的过程,揭露了黑人女性解放要勇于反抗斗争,实现自我价值与自我尊重,在黑人女性与男性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  关键词:爱丽丝·沃克;西丽;女性意识  作者简介:李燚(1985-),女,汉族,河北武安人,硕士,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喋喋语不休,却是爱娃由。  等到无叨絮,三春意怎酬?  立夏憫农(通韵)  骤雨初歇脚,犁耙好下墙。  谁知农事里?最是打田忙。
摘 要:民族民间口头文学是一种口头的艺术,因此要靠人和人之间的交流进行传播。民族民间口头文学它起源于早期文明阶段,在当时文字还没有被普遍运用,只能通过口头的表达交流彼此的情感。而且民族民间口头文学扼要而精炼的表现了很多非凡的人物故事和民族精神。其中一些运用幽默讽刺的描写技巧来表现社会现象的真实性,也因此其能够产生并得以发展延续。民族民间口头文学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的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非物质文化
乡愁淡淡  小雨随风,吹打着  长路  花香弥漫  腳步沉重  故乡在远方  泪眼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