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事件始末与英美之应对——以英美外交文件为中心

来源 :安徽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digy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侵占东三省后,日军为吞并热河,先后三次与山海关的中国军队发生冲突,最终于1933年1月3日占领了山海关县城。得知此消息后,在华北拥有较大利益的英国积极主导调停。但在调停方案上,英国内部有极大分歧:英国驻华代办应歌兰希望仿照调停一二八事变的方式处理山海关事件,却遭到了英国政府的反对和美国政府的推诿;秦皇岛的英国海军向中日双方提出调停意愿,而国民政府一直怀有疑虑。最终,英国的两套调停方案均未实现。占领山海关后,日本政府还企图利用《交还天津来往照会》,迫使北平至山海关铁路沿线中国军队撤退2英里。国民政府随即向《
其他文献
期刊
德育课教学必须为学生所在的专业服务.使学生具备与专业相联系的、能在岗位上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基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必须实现职业化。
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
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
目的 :探讨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吴桥县人民医院内四科收治的6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