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就业困境及途径的探析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jie_850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而对于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更是一种不容乐观的形势,如何解决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关系重大。家庭经济困难和自身的因素是导致他们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解决贫困生就业困难,需懂得改变贫困的方法,坚持锻炼并保持身体和心理的不贫困。
  [关键词]贫困生 就业困境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184-02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仅为26%,本科毕业生35%,高职高专毕业生32%,均比2012届同期低10个百分点以上。而据中国教育在线网站报道: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在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透露,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这意味着,继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699万,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后,2014年将再增28万,再创历史新高。由此可以看到,高校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而对于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更是一种不容乐观的形势。如何解决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命运,关系到学校与教育的使命,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国家的未来。
  一、目前高校贫困生就业困境及其原因
  “我们班76个人,贫困生很多。毕业时有30多个同学考研。我没报名考研,因为是老大,责任重大,又怕家长心理负担过重,就说自己想工作了。”小康说这是自然的选择。小康是家中的老大,他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在读大三,一个在读大一,三兄弟的生活学习费全靠父母在老家种地所得。对于许多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职业选择与小康同学的选择是大同小异的。面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状况,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中往往遇到更多的困境。究其原因,国内很多学者都做了调查与研究,总结起来有:1.我国政府实施的高校扩招战略带来前面提到的毕业生人数不断膨胀而导致的就业人数多岗位少的情况,使得就业压力不断扩大;2.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仍显薄弱, 缺乏职业生涯教育专业人才给予毕业生必要的辅导;3.家庭经济的困难导致不得不在就业选择、就业期望等方面做出无奈的决定;4.自身的因素。
  然而以上的1和2两个因素,非贫困大学生与贫困大学生都是共通的,所以本文主要阐述3和4这两个原因。
  (一)家庭经济困窘导致的就业压力
  在国家建立的覆盖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多元资助政策体系下,我国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贫困生基本实现了踏入大学殿堂的梦想。但是面临着毕业,很多贫困生却又是一筹莫展。例如,寻找工作时的交通费、住宿费、餐费和装扮费,尽管他们想方设法尽量减少花销,但对于一些特别困难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不算少的开支,也会让他们在经济和心理上承受不少的压力;又如我国还是一个比较讲究人情的国度,所以关系网在就业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对于贫困生而言,很多情况下是欠缺的,特别是靠着外债完成学业的他们,关系网就更加紧张了,更不能指望使用关系网来寻找工作;再比如,为了能够减轻家里的负担,他们一般不敢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想尽快就业,所以迫使他们只能在更小范围进行更为现实和更低层次的职业选择,于是也会出现大学生去端盘子和扫地等的事例。
  (二)自身的因素使得就业更加困难
  当一个人无法选择出生时,那他只能改变自己。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客观决定主观,主观能反映客观,并对客观具有能动作用。大多数贫困生都能够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去改变自己,克服各种困难,在校期间踏实认真,利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利用机会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最终找寻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然后也存在个别贫困生自暴自弃,常常感觉自卑,很少与人沟通,浑浑噩噩度过大学,综合能力低下。个别贫困生认为在入学时享受到了国家的资助,便指望着国家在就业方面给予自己帮助,存在“等、靠和要”的思想。个别贫困生甚至存在不切实际的想法,好高骛远,高不成低不就等,这些都使得这种类型的贫困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二、解决贫困生就业困难的一些思考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号)提出:各地区、各高校要将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作为帮扶的重点,认真开展摸底排查,掌握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从以上的通知要求可以看出,针对贫困生就业的问题,国家在不断做出努力,所以作为贫困生个人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争取尽快就业,就好业。
  (一)家庭贫困但懂得改变贫困的方法
  家庭贫困的状况对于贫困生来说目前尚不能立马解决,但在就业过程中因为贫困而停滞不前,那么永远都不能解决贫困的境遇。贫困生应该懂得:
  1.多角度、辟渠道去构建并维护自己的关系网。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脱颖而出,就必须学会运用人际交往的手段去从别人那里获得自己所需,也即获取自己的社会资本,构建自己的关系网。作为贫困生,或许你会自觉自卑,与人相处时唯唯诺诺,甚至不敢与别人相处,其实我们应该永远保持一颗平常之心,真诚、热情地与人交流,相信别人也会如此待你。例如,与自己的同班同学和睦相处,虽然你目前只认识了同班的几十个人,但是根据250定律,征服一个人,连带征服他背后的250个人,这样我们的关系网就打开了;又如,积极参加社团活动、联谊活动;再比如,争当学生干部,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研究表明,担任学生干部的贫困生由于工作的需要,不断培养和加强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及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加上他们经常参加和组织各种活动,接触不同的人群,从而使其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较强。有句话说得好“人去茶凉”,所以当我们的关系网建立以后还得不断进行交流与维护,只有这样才能活跃我们的关系网为我们所用,变成我们的社会资本。   2.全方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定目标去寻找并确定自己的职业。目前有这样的一种说话:毕业即失业。当然,我们也确实看到有这样的事实,但是如果学会在入学时就有比较清楚的职业生涯规划,那最后就不会导致择业时机会少、时间紧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条件,确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发展路径,确定学习计划,并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安排的过程,即对人生过程及其关系的分析、计划和实践。家庭经济贫困并不代表就没有了选择职业的自由,只要我们全方位地去思考,做好职业生涯计划,虽然不能保证一定成功找到最理想的职业,但是能提高成功的几率,找到较为适宜的职业。
  3.尽全力争取勤工助学,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减轻经济压力,发展自身才能。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作为贫困生,我们在校期间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争取勤工助学。发展自我的同时,也能为家里减轻经济的负担;或者选择国家助学贷款以缓解目前的经济压力,但前提是我们一定要诚实守信。
  (二)尽管家庭贫困,但锻炼并保持身体和心理的不贫困
  1.坚持锻炼,提升自身技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样的道理很多人都非常清楚,对很多贫困生来说,他们很早就开始“锻炼”自己,砍柴、烧水、喂猪、犁地等,这无疑给予他们一定的锻炼机会。但很多时候是在他们身体还没真正发育的时候,这使得一些贫困生身体瘦弱,所以真正的锻炼是很必要的。要提高健身的意识,时刻坚持和保持健康的身体,这样才能使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去面对未来的工作。当然光有身体的健康还不够,更重要的有自己“发亮”的地方,要学会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等。我们应该知道,无论以后自己将从事哪一职业、哪一岗位,都要面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掌握专业技能能让我们适应该工作,同时若能与人和睦相处、坦诚沟通交流,能站在集体的角度思考问题、团结协助,那么我们便能在职场中得心应手。
  2.不失自信,乐观向上。自卑感的人容易轻视自己,认为自己无法赶上别人。家庭贫困确实会给贫困生带来心理的压力,较容易使人自卑,甚至会产生“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我家这么穷”的愤怒想法,继而嫉妒、心烦等心理出现,诸如此类的不适现象。而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你同意,谁都无法使你自卑。”改变不了环境便改变心态,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调查表明,很多企业招聘大学生的时候很看重他们的心态,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往往能够拿到企业的橄榄枝。怎么才能使得自己乐观向上呢?
  首先,要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家庭状况,接受自己目前的不足;其次,要相信自己,我们绝不能像设了限的跳蚤,我们要懂得自己是拥有无限潜力的,只要努力、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潜力终会发挥出来;最后,改变自己。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现在的贫困不代表将来也贫困,不能采取等的态度,要主动出击,坚信自己,用行动去改变自己。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贫与非贫就业选择差异大 贫困生就业退而求其次.新浪教育网站,http://edu.sina.com.cn/j/2005-09-12/1120126615.html,2005年9月12日.
  [2]李宏革,蒋大力,郭秀华,刘琳.贫困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7(3):915-917.
  [3]刘海春.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
  [4]王立志.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8):104-105.
  [5]王章佩,赵旸.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就业选择之比较研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1):13-15.
  [6]洪钦赐.探析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132-133.
  [7]褚惠萍.高校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11):10-11.
  责任编辑:张丽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应该根据我国国家教委对于现阶段高职高专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语言学规律中的第二语言习得规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在非英语专业中创造出英语学习氛围,真正达到用英语作为工具进行交流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高专 非英语专业 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
在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矗立着一座闻名遐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当我们走进这座拥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古老建筑,感受她的沧桑巨变,不禁为中华民族之崛起感
在现今的社会发展中,能源稀缺成为社会发展的难题,如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成为其中的重点和关键,尤其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暖通锅炉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
[摘要]在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中,在体育课中导入拓展训练的内容,通过体验式教育,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团队的力量。通过参与,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社会适应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拓展训练 提高 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181-01  一、拓展训练的起源  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劳
新课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
《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识字,要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我们目前使用的人教版实验教材安排两年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如此大的识字量,如果不讲究方法,必然会加重学生的负担,那么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法律的移植和本土化过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评价一种外来的法律制度是否适合本国时,需要对法律制度本身进行环境、历史等方面的考察.由于移植的本土化过程也需要从功能性的
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旧体制的相互交替,计划经济体制下固有的社会壁垒进一步被打破,加之一些群众对现行法律、政策在理解上存在着误区,近年来,涉检群体性上访事件不断增加。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采取以下措施减少涉检群体性上访案件的发生。一是要完善信访制度,健全信访信息工作网路,及时发现隐患苗头;二是强化监督机制,扩大民主参与度和群众满意度;三是正确发挥检察院司法警察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