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开思路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ei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的小学生,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不是单一的,他们不愿意做被动的适应者、服从者、模仿者、执行者,而是力求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和选择者,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把科学课堂还给学生,让科学课堂焕发生命力”是新课程的主要精神,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要求。本文从用好教材、和谐关系、多种角度、合作探究等方面阐述了科学课怎样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从而来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用好教材 和谐关系 多种角度 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3-02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不同角度地、不同侧面地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深入探索研究、逆向反复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的特点。它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想,提出新的方法,并使人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我们知道小学生也有符合他们自己年龄的知识和经验,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不愿意做被动的适应者、服从者、模仿者、执行者,而是随时都力求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和选择者,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力”是新课程的主要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运用,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发展。同时,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我认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用好教材”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首要条件
  开放性是科学课程的基础理念,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前提。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活动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是开放的。“教教材”的教学,是封闭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照本宣科,书上是什么就教什么,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掌握;而“用好教材”则是开放的教学,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中,这样才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比较水的多少教学时如果我们只是“教教材”,课本上也就只出现了两三种比较水的多少的方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不能有效的培养的。如果我们“用好教材”,不局限于教材,而是给学生提出比较水多少的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寻找更多的方法,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平台,学生就会找到许多的方法,有的甚至是老师想不到的,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用好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发散,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做适当的增减;对于教学过程要灵活,在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新生成的问题对原有方案进行调整,树立用教材教的思想;对于教学结论要变通,不强调所有学生的答案是一致的,况且科学课的结论有时不是唯一的,允许学生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时间和空间要开放,要更多的给学生自由,不要只用上课的时间、课堂来束缚住学生的手脚,要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精彩才是学习科学的第一大课堂。科学课程资源是丰富的,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科学过程中众多资源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供己所用,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用好教材”成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首要条件。
  二、“和谐关系”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情感基础
  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老师应对学生倾注真爱,用自己的感召力去感染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支持和帮助,努力创设平等互助的学习环境。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学生的不同想法,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优良思维品质、拓展思维空间的前提。老师的话语、关怀、信任和鼓励,都会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动力,从而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养成乐思、善思、勤思、敢思的思维品质。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过于重视自己的权威,使学生敬而远之,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不敢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生怕出错被骂,这样学生的主体得不到体现,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更别说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了。
  三、“多种角度”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保证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吃透问题,把握问题的实质。再通过分析和理解去把握问题的各个方面及其实质,是多角度思考前提。其次,要教会学生善于通过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开拓思路。能否多角度思考,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关键是看能否打破思维定势,敏捷而灵活地思考问题。要想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就必须锻炼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教他们在思考问题时既能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又能在必要时改变角度看问题,或者同时从几个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还要教给他们一些多向思维的方法:1.顺向思维。既循着问题的直接指向去思考。2.逆向思维。它是朝着与认识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不同凡响的超常见解的思维方式。反向思维不受旧观念束缚,积极突破常规,标新立异,表现出积极探索的创造性。反向思维不满足于“人云亦云”,不迷恋于传统看法。但是反向思维并不违背生活实际。3.纵向思维。即在原材料已知内容基础之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推想和引申,从而得出新意。由于得出的问题新颖,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横向思维。即通过联想把材料内的已知内容要素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要素联系起来思考。这两种内容要素之间的关系,常常是相似、相关或相反。这种联想可以由此及彼,也可以由彼及此。
  四、“合作探究”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学习平台
  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小组探究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各组围绕探究学习的问题,组内成员互助与合作,相互启发,扩展思路,使学生在各自小组中尽己所能,各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那么,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2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始终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就感到很困惑,觉得计算教学枯燥,学生不感兴趣,老师总是在感叹计算太难教了,计算的正确率太低了。学生的计算水平愈来愈差了。其实
为研究固态发酵玉米芯制备木聚糖的最佳菌酶组合条件,本试验以木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依次研究单菌发酵、双菌发酵、菌种比例、单酶发酵、双酶发酵、双酶比例、酶
基因序列专利可能引发利益分享问题,以“嘉拿芬”基因案为例,运用实证分析、归纳分析的方法,从法理基础、人格法律基础、专利权归属一共三个方面论证了基因原材料提供者分享基因
烟道式热水器潜在危险的分析王启,刘彤(国家燃气用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300074)烟道式热水器是指自然排气烟道式热水器,这种型式的热水器是继直排式热水器之后普遍使用的一种型式,目前
一、玉米市场10月份,全国玉米由南至北陆续收获。华北、黄淮部分地区出现大幅降温和降雨天气,11月份,全国玉米基本收获完成。东北、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4℃
农业部日前发布《国家口蹄疫防治计划(2016—2020年)》和《国家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计划(2016—2020年)》。根据口蹄疫防治计划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亚洲Ⅰ型口蹄疫达到非免疫无
高炉煤气燃气轮机热力过程的计算郭朝晖(北京首钢设计院,100043)1前言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国际上推荐使用专烧高炉煤气的蒸汽──煤气联合循环发电装置(简称CCP装置)。
【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被高度关注的焦点,尽管这项工作在我国开展了20多年,但是一直存在着一些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生态学的探究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生态学 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3-01  引言  就现在而言,越来越多的国际上心理学研究表明
USPTO与中国商标局近日成功完成了有关地理标志的为期一周的培训项目。该项目在中国北京和厦门举办。培训项目的重点是:通过中国现有的商标制度体系来完成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家用燃气灶非正常燃烧原因的探讨冯宝庭(天津市公用事业学校,300250)1大气式燃烧器工作原理随着燃气事业的不断发展,燃气用具几乎进入每一个家庭。尤其是烹饪用的燃气灶具更为普遍。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