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浅谈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0821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手法的一种文体。一般说来,详尽具体的记叙文,细腻入微的描写是关键。它是通过真实的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记叙文应中心明确,选材得当;情节跌宕,情感真挚;结构完整,脉络分明。
  关键词:初中记叙文 有效教学感想
  
  怎样培养学生叙事能力和描写能力,怎样让学生真正掌握写作技法精髓,写出较高水平的记叙文,这是初中语文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抓住学生特性,引导其细致观察
  初中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尤其是他们刚进人中学的时候,想了解中学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在开学不久,我就让学生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某个同学,在描写数学老师的外貌时,突出了老师眉毛和眼睛的特征。她是这样描写的:他的眉毛非常黑,长得像两个锐角三角形,挺有个性。眼睛不大,可很有神。”她在写这位老师上课时,突出了“教学有方”的特点。这篇作文之所以写得成功,关键是观察的细致。
  二、顺乎其材,出乎其理,注重立意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借用来说明文章,内容可以说是“山”和“水”,其立意恰如“仙”和“龙”,是文章的“灵魂”。古人对文章的立意非常重视,“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文,以文传意”(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这些论说,都揭示了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中学生记叙文应当怎样立意才好呢?笔者认为“顺乎其材,出乎其理,”是其原则,意思是,应该根据作文材料自身的特点,发掘它具备的主题思想。我们常常用“画龙点睛”来比喻文章的立意,点睛之笔之所以妙,首先在于以“龙”为基础,此“睛”不点,“龙”不能飞,但是“睛”如果点在它物上,又岂能腾飞。作文的材料和立意,是互为表里的。立意既不能脱离事件本身,人为拔高,又不能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停留于事件表面。
  三、巧设疑团悬念,掌握“一波三折”技巧
  记叙文的写作,不能平铺直叙,而是应该有起伏、有波澜、有曲折。那么,如何才能用好“一波三折”的作文技法,写出吸引人、感染人的记叙文呢,这其中就必须学会巧设疑团悬念。悬念是指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巧设疑团,然后随情节的发展再一一解开。根据事件的发展及中心的需要,悬念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悬念的设置可使情节发展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如《驿路梨花》,文章结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悬念层叠。当深山月夜,“我们”正焦急时,发现了小茅屋,却没有人、没有灯,房门反扣,用炭字写着“请进”二字。让人感到好不神秘。这是谁的房子呢?这是第一个悬念。第二个悬念是:“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房子的“主人”,而老人说他不是主人。到底谁是主人呢?第三个悬念是:当“我们”要感谢哈尼小姑娘时,她说:“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解放军为什么要盖房子呢?全文悬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误会重重,扑朔迷离。通过这些悬念的设置,使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运用这种方法,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提出的悬念应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环节,不能与中心无关;二是悬念的设置要自然,既要出人意料,又要在意料之中,既要新奇,又要达到生活的真实。
  四、多在片段练笔上下功夫
  一篇文章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个小小的片断,尤其是人物的主要特点、事件发展的高潮部分,必须通过片断突出训练;加之小片断自己确定中心,自己选材,费时不多,自由灵活,有话可说,自然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总的要求是:中心明确,即内容集中,不能漫无边际地写;内容真实,即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写自己的观察所得,不能脱离生活,编造离奇的故事;叙述具体,即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或听到的情景,不能空洞无物;渗透感受,即要赋予片断一定的思想意义。这些要求,对于初中低年级学生而言,还有难度,可循序渐进,梯次进行。
  五、使用亮丽语言,增加语言功底
  在考场上,我们不大有可能对全文的语言字斟句酌,二来因为展示事情全过程必须使用大量的叙述、交代、说明性语言,所以我们展示自己的语言功底,应以使用片段性、局部性的生动、形象的语言为主。可以是风趣幽默的“移用句”!“家里来了客,那美味佳肴就像兄弟姐妹一大群,齐刷刷地来到桌子上。客人走了,你再看,‘计划生育’起作用了,一碗好菜成了独生子女了?”让人读了忍俊不禁。也可以是气势磅礴的排比句!“美是江南水乡的温柔,美是塞外风雪的粗犷,美是雄关险隘的豪情,美是小桥流水的韵致。美啊,你就是我亲爱的祖国?”读来气势雄壮,动人心魄。还可以是思想深邃、含蓄隽永的哲理句,脍炙人口、深人人心的引用句,等等。这些句子点缀、穿插在文章之中,会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六、写好记叙文,关键还要以情感人
  记叙叙文无外乎是作者把自己为之动情的人、事写成文章,介绍给读者,让读者与自己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写人、叙事只是手段,传情才是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使文章“以情感人”。人非草木,岂能无情!以饱满的感情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读者岂能不动情!当然,其中,最基本的还是要“叙”好,力求叙中有抒情、议论,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虽然,写好记叙文还有其他途径,不过,“以情感人”是至关重要的。一篇无情的记叙文恐怕是不能感动任何人的。所以,要写好记叙文,必须抓住“以情感人”这一要领。
  总之,记叙文写作中,关键的人、事、物、境、情、意这六大因素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依存的。在具体写作时我们就要以这六大因素为支点,抓住学生特性,引导其细致观察顺乎其材,出乎其理,注重立意,并巧设疑团悬念,掌握“一波三折”技法,多在片段练笔上下功夫,尽量使用亮丽语言,以情感人,为文章增色。每一篇作文的重心倾斜度尽管不同,但要全面辐射,调动各种感官,眼、耳、鼻、舌、身、心(第六感官)细致入微地去感觉,又从宏观上去感悟,抓住人、事、物、境的变迁,再现生活,释放人生的瞬间感受,歌颂真善美,揭露假恶丑。这样,才能在各自的生活空间、感知领域,挖掘出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作文创新源泉。
其他文献
班级是一个学校最基本的单位,班主任是整个班级学生的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同时也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家庭以及各方面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和纽带。一个班集体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是否符合教育规律。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和新的教育对象,农村初中班主任面对的是一些综合素质不高、学习习惯较差、家庭教育等方面与城市学生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的教育对象,任务艰巨,责
期刊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或回答,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初步探索。  一、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
中国文化魅力和影响力,在近一千多年对世界各国和历史文明进程的历史长河中,都是广泛而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众多方面,绝对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几千年创造的文明结晶。而在当代中国绘画在表达思想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轻学养,重技能  要学养与技能并重。所谓学养,即艺术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张璨作画主张是对艺术内在学养的最早阐释。而吴冠中先生在他的绘画艺术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积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在实验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体验、大胆想象,并充分尊重学生。本文主要分析小学科学实验课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课探究教学    小学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
摘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将学生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究精神。  关键词:化学教学探究式教学能力培养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学探究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提高全体公民整体素质的目的。化学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的维度增加,
目前应用于组织工程的生物材料不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合成的均不能满足理想细胞外基质材料的要求,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体内降解速度过快或过慢、机械强度不足、生物相容性不佳、引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有层次地指导阅读,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创新思维,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关键词]小学语文;  关键词:创新自由探索宽容    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构建新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
摘要:本文针对中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图式理论从词汇的音、形、义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方面的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英语词汇教学对策,强调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图式理论将有助于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实用交际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图式理论 词汇学习 中学英语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词要素和英语学习的基础。学生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他的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