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siqyd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而阅读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而且能让小学生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而丰富其情感体验,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某件事物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的去追求,乃至形成爱好,养成习惯。的确,兴趣的魅力是神奇的,它能调动学生内在的潜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也可以说兴趣是阅读的内驱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学生就会挤时间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的效率,关键还在于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1.1 精心创设情境,培养阅读兴趣。教师可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听等方面给学生感官以多重刺激,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获”。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老师可以充分结合文中优美、流畅的语言,配上一段舒缓动听的音乐和精美、生动的动态画面,再加上老师饱含深情的范读,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受到艺术的感染。
  学生在细细的听、看中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也会被老师美的情感、语调和生动的画面所陶醉了。孩子们其实是很善于模仿的,老师的范读无形中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这时他们也显得跃跃欲试了,这时老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学生反复吟读最终领悟到课文的意境,感受到美的愉悦,自然也就培养了阅读的兴趣。
  1.2 充分发挥想象,培养阅读兴趣。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都是有限的,而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内涵却是无限的。只有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从“有尽”的“言” 中领悟到“无穷”之“意”。如教学《小木偶的故事》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现在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谁来接着编下去,让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带有兴趣与思考余地,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自然也就“爱读”了。
  1.3 组织课堂游戏,培养阅读兴趣。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演。在中年级教学童话一类性质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扮演成文中的角色进行分角色表演,或让学生排演课本剧等方式,在编一编、演一演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又能使学生有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从而达到享受阅读的乐趣。
  1.4 开展课间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我们开展朗读比赛、办读书剪贴报、手抄报,开展读书会、讲故事比赛、读歌朗诵会,展示优秀读书笔记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间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觉进行课内外阅读。
  2.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也尤为重要。
  2.1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从表面上看,阅读就是眼睛看,实际上,阅读是一个处理信息的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有效的阅读要求小学生不仅用眼睛看,而且用心“看”,用嘴“看”、用手“看”。特别是对课文以及一些有启迪的好作品,不能走马观花,需用心体会,圈点批注,认真思索。
  2.2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的习惯。阅读方法一般包括初读、品读。初读时,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理解生词、了解文章大意就可以了。品读就要求学生在读中思考、体味、理解、升华,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在品读时,我们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诵读等方式来深刻地理解课文;在略读时,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采用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时,我们不但教学生要根据读物内容来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而且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后再学另外一种,切忌揠苗助长。
  2.3 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阅读习惯。“学贵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蕴含着创新的因素。每教学一篇课文,我就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质疑,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进入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也就逐步养成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了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艰难的活动过程。我们只有在日积月累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語文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对新课程改革下农村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接着从课前预习、课堂授课以及课后练习三个方面对生活化的运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授课  小学阶段是数学知识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奠基阶段。在这个关键性的学习阶段,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有效提高课堂质量,使
期刊
“注重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发展”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理念之一。其中的探究能力是指探索追究原因,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的能力。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递,学生机械被动的接受,他们的个人素养并没有得到提高,这将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首先,培养学生语文探究意识。  语文学科是一门纵贯古今、横穿中外
期刊
【摘 要】德育的形式和内容直接决定着德育效果。日记作为师生双方思想碰撞、心心交流的平台,保证了德育的有效进行。孩子在日记里畅所欲言,教师在日记里循循然善诱人,博生以文,约生以礼,使生欲罢不能。可见,日记的德育功能不容小觑。  【关键词】日记;生活;德育;长善救失;针对性;连贯性  德育是一种沟通。沟通,是人生活的基本需要,也是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面。《学记》载:“亲其师必信其道。” 成功的德育要从成功
期刊
习惯是一种于需要相联系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德育资本。习惯的资本由于使用就不断的增大着,而且使人能够象经济界的物质资本一样,有成效地利用自己最宝贵的力量——有意识的意志的力量。把自己生活中的道德大厦建筑得越来越高。”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一般来说,人的很多的习惯都是在早年形成的,好习惯受
期刊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牢固掌握,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也是发展物理思维的出发点,是学生解题的依据,是学生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起跑线。因此概念教学一直受到大家的重视,以下是我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点看法。  1. 如何理解“概念的掌握”  概念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家经常一起谈论“学生概念模糊不清”。但怎样才算概念清楚?怎样才是掌握了概念?这一问题实质上一直没有
期刊
【摘 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当前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当中,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手中的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指导,完善实施教学活动,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最终实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目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广大教师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当前信息技术课堂
期刊
化学这门学科,对初三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既陌生又新鲜的课程,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来说,正是对生新生事物感興趣,求知欲较高的阶段。如何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学好化学这门课,是摆在每一位化学教师面前的课题。下面是我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供同行参考。  1.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的优势,化学实验具有神奇的魅力,它能提示物质世界
期刊
【摘要】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一直为高考的热点。分析问题时要充分利用数形结合、化归与等价变化等思想方法,结合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圆锥曲线的性质和直线的基本知识及联立方程,设而不求等方法解决问题。  【关键词】 直线;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综合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是解析几何的核心内容之一。直线与圆锥曲线联系在一起的综合题在高考中多以高档题、压轴题出现,主要涉及位置关系的判定,
期刊
【摘要】为了使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变得更有效,专家学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情趣教学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具有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学生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趣教学;课堂  1. 情趣教学的基本内涵  情趣教学主要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
期刊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阶段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名多年的数学教师,我感觉现在的孩子们很聪明,思维也很开阔,可计算能力却大不如从前。许多数学上的暂差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计算不过关。一旦计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就上去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在教学中,我做了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