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enhui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阶段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名多年的数学教师,我感觉现在的孩子们很聪明,思维也很开阔,可计算能力却大不如从前。许多数学上的暂差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计算不过关。一旦计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就上去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在教学中,我做了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总结几点心得如下:
  1. 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巩固
  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前提。学生面对计算题,要得到计算结果,首先要考虑运用什么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法则和计算公式等等,因此能否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决定了一个人的计算能力水平。例如:计算的顺序,相同数位的对齐,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常遇到学生向十位进1个,十位不加1和向十位退1了,还是按原数减的现象等等,所以加强学生基础知识训练是很重要的。要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做题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良好的计算习惯是直接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认真抄题,不要抄错数或运算符号,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竖式上的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书写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计算时精力集中,不急不抢。要求全班每位学生准备草稿本,平时的作业,特别是考试要求连同草稿纸一起上交,因小学生在计算时缺乏一定的自觉性,还需要老师的督促,压一定的重力,才能认真地计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其次对计算中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验算。因此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是防止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3. 持之以恒,加强口算,听算训练
  知识靠日积月累,练习需少食多餐,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簇而就,因此加强平时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每节数学课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多种形式变换练。如:视算训练、竞赛、抢答、开火车、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形式。激发学习兴趣,挖掘了学生的潜力,这样既提高计算速度,又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培训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要求学生们准备一个听算本,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进行听算练习,每天10道已成为学生的习惯。家,校结合,每天听算的情况利用校讯通及时反馈给家长,得到家长的重视和配合。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取得了好的效果,同时也培養了学生坚强的意志。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而又复杂的教学工作,也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养成的。在教学时,要把握好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公平化,但教师要做到把每个学生都教会、教的有自信简直太难了,特别是我们农村的语文教师要做到这一点更难。经济的落后,信息的闭塞,思想的封建让农村的学生从小就对学习的认识度不够,学困生越来越多,教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我们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今年学校开展了“农村课堂趣味活动的开展”的课题研究,这一年多的实践,我发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对新课程改革下农村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接着从课前预习、课堂授课以及课后练习三个方面对生活化的运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授课  小学阶段是数学知识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奠基阶段。在这个关键性的学习阶段,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有效提高课堂质量,使
期刊
“注重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发展”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理念之一。其中的探究能力是指探索追究原因,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的能力。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递,学生机械被动的接受,他们的个人素养并没有得到提高,这将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首先,培养学生语文探究意识。  语文学科是一门纵贯古今、横穿中外
期刊
【摘 要】德育的形式和内容直接决定着德育效果。日记作为师生双方思想碰撞、心心交流的平台,保证了德育的有效进行。孩子在日记里畅所欲言,教师在日记里循循然善诱人,博生以文,约生以礼,使生欲罢不能。可见,日记的德育功能不容小觑。  【关键词】日记;生活;德育;长善救失;针对性;连贯性  德育是一种沟通。沟通,是人生活的基本需要,也是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面。《学记》载:“亲其师必信其道。” 成功的德育要从成功
期刊
习惯是一种于需要相联系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德育资本。习惯的资本由于使用就不断的增大着,而且使人能够象经济界的物质资本一样,有成效地利用自己最宝贵的力量——有意识的意志的力量。把自己生活中的道德大厦建筑得越来越高。”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一般来说,人的很多的习惯都是在早年形成的,好习惯受
期刊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牢固掌握,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也是发展物理思维的出发点,是学生解题的依据,是学生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起跑线。因此概念教学一直受到大家的重视,以下是我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点看法。  1. 如何理解“概念的掌握”  概念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家经常一起谈论“学生概念模糊不清”。但怎样才算概念清楚?怎样才是掌握了概念?这一问题实质上一直没有
期刊
【摘 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当前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当中,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手中的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指导,完善实施教学活动,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最终实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目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广大教师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当前信息技术课堂
期刊
化学这门学科,对初三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既陌生又新鲜的课程,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来说,正是对生新生事物感興趣,求知欲较高的阶段。如何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学好化学这门课,是摆在每一位化学教师面前的课题。下面是我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供同行参考。  1.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的优势,化学实验具有神奇的魅力,它能提示物质世界
期刊
【摘要】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一直为高考的热点。分析问题时要充分利用数形结合、化归与等价变化等思想方法,结合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圆锥曲线的性质和直线的基本知识及联立方程,设而不求等方法解决问题。  【关键词】 直线;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综合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是解析几何的核心内容之一。直线与圆锥曲线联系在一起的综合题在高考中多以高档题、压轴题出现,主要涉及位置关系的判定,
期刊
【摘要】为了使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变得更有效,专家学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情趣教学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具有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学生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趣教学;课堂  1. 情趣教学的基本内涵  情趣教学主要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
期刊